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05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质量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包括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布线基本信息分析模块、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布线安全性分析模块、装饰工程数据库和装饰工程布线服务器,其中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包括布线图像获取单元、空间区域划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装饰工程中布线的基本参数和安全性参数进行汇总计算的方式得到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参数,从而更加全面的体现装饰工程整体的质量参数,且布线基本参数通过装饰工程中线管的尺寸符合度和线管到墙面与地面的间距进行分析计算,使得布线的基本参数更加细致准确。得布线的基本参数更加细致准确。得布线的基本参数更加细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质量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饰工程属于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主体完工后需要在建筑内或者建筑外部进行装饰工程的施工,布线是装饰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布线是将导线穿设在线管内,并将线管布设在建筑墙面或者地面合适的位置,以满足后期对电力设备的使用需求。
[0003]装饰工程中布线完成后需要对布线的质量进行检测,以判断布线是否符合要求,装饰工程布线的质量常规检测方法为,通过人工抽样的方式对装饰工程中布线的位置和线管距离墙面或者地面的距离进行抽样检查,这种检测方式只适用一般的装饰工程,对于布线要求较高的建筑装饰工程,这种检测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且人工对装饰工程的线管进行测量误差较大,且通过抽样的方式得出的结果不准确;此外对于装饰工程中布线安全性方面无法进行监测,导致装饰工程检测的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包括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用于根据装饰工程对应的空间结构进行相应装饰工程三维模型的构建,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包括布线图像获取单元、空间区域划分单元,其中空间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按照预设的位置依次划分成多个装饰分区域,并将装饰分区域编号依次标记为1,2,

,j,

,p,布线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装饰工程中各个装饰分区域的空间图像,同时通过该装饰工程三维模型确定装饰工程线管布设的具体位置,装饰工程三维模型以建筑的一侧顶角为原点;
[0005]所述布线图像获取单元包括图像监测端、红外线测距仪、射线探测器、角度传感器,图像监测端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进行拍摄,红外线测距仪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进行红外线测距,射线探测器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进行射线探测,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弯折角度;
[0006]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进行获取,线管布设信息包括线管与地面或者墙面的间距、线管排布数量和线管尺寸;
[0007]布线基本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对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得到布线基本参数;
[0008]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路布设安全性信息进行获取;
[0009]布线安全性分析模块,用于对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线路布设安全性信
息进行分析计算,以此得到布线安全性参数;
[0010]装饰工程数据库,用于存储装饰工程的标准模型、模型中各个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各种标准数据与参数;
[0011]装饰工程布线服务器,用于根据布线基本信息参数、布线安全性参数进行布线标准化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得出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参数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将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数值化并进行显示。
[0012]优选的,所述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具体获取方式为:
[0013]第一步,基于三维模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位置分别通过图像监测端进行线管的外形信息采集,然后通过图片处理技术将线管的外形信息进行分析,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根据接收分析后的线管的外形信息得到线管的数量、各线管的直径以及各线管在墙面的坐标,并将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数量标记为N
j
,N
j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的线管数量,j=1,2,

,p,同时将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的直径标记为φ
jn
,φ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的直径;
[0014]第二步,基于三维模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位置分别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对各线管与墙面或者地面的间距进行监测,将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与墙面的间距标记为D
jn
,D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与墙面的间距,并将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与地面的间距标记为D'
jn
,D'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与地面的间距;
[0015]第三步,根据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数量以及各线管的直径,得到装饰工程中线管的尺寸符合度δ,其中n=1,2,

,i,N
j标
、φ
j标n
分别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标准数量以及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的标准直径;
[0016]第四步,根据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与墙面的间距,得到装饰工程中的线管竖直段的符合度δ';同理得到装饰工程中的线管水平段的符合度δ”。
[0017]优选的,所述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竖直段的符合度δ'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L
min
表示装饰工程中线管到墙面的最小允许间隙,e表示常数;装饰工程中线管水平段的符合度δ”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L'
min
表示装饰工程中线管到地面的最小允许间隙,e为常数。
[0018]优选的,将所述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尺寸符合度δ、线管竖直段的符合度δ'、线管水平段的符合度δ”代入公式得到装饰工程的布线基
本参数其中a1、a2、a3分别表示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尺寸符合度所占权重、线管竖直段的符合度所占权重、线管水平段的符合度所占权重。
[0019]优选的,所述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对应的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方式为:
[0020]根据接收角度传感器获取的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的弯折角度,将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的弯折角度标记为θ
jn
,θ
jn
表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的弯折角度,同时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接收射线探测器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穿设导线占线管总面积比,并记为υ
jn
,υ
jn
表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穿设导线占线管面积的比值;
[0021]通过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的弯折角度得到线管弯折率ψ,通过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穿设导线占线管面积的比值得到线管扭曲率ω。
[0022]优选的,所述装饰工程中线管弯折率ψ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λ表示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线管弯折角度补偿系数,e表示常数,θ
j标n
表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的标准弯折角度。
[0023]优选的,所述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穿设导线占线管面积的比值得到线管扭曲率ω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为常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用于根据装饰工程对应的空间结构进行相应装饰工程三维模型的构建,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构建平台包括布线图像获取单元、空间区域划分单元,其中空间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装饰工程三维模型按照预设的位置依次划分成多个装饰分区域,并将装饰分区域编号依次标记为1,2,

,j,

,p,布线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装饰工程中各个装饰分区域的空间图像,同时通过该装饰工程三维模型确定装饰工程线管布设的具体位置,装饰工程三维模型以建筑的一侧顶角为原点;所述布线图像获取单元包括图像监测端、红外线测距仪、射线探测器、角度传感器,图像监测端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进行拍摄,红外线测距仪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进行红外线测距,射线探测器用于对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进行射线探测,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装饰工程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弯折角度;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进行获取,线管布设信息包括线管与地面或者墙面的间距、线管排布数量和线管尺寸;布线基本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对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得到布线基本参数;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路布设安全性信息进行获取;布线安全性分析模块,用于对布线安全性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线路布设安全性信息进行分析计算,以此得到布线安全性参数;装饰工程数据库,用于存储装饰工程的标准模型、模型中各个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各种标准数据与参数;装饰工程布线服务器,用于根据布线基本信息参数、布线安全性参数进行布线标准化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得出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参数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将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数值化并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标准化施工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对装饰工程的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信息具体获取方式为:第一步,基于三维模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位置分别通过图像监测端进行线管的外形信息采集,然后通过图片处理技术将线管的外形信息进行分析,布线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根据接收分析后的线管的外形信息得到线管的数量、各线管的直径以及各线管在墙面的坐标,并将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布设的数量标记为N
j
,N
j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的线管数量,j=1,2,

,p,同时将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的直径标记为φ
jn
,φ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的直径;第二步,基于三维模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布线的位置分别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对各线管与墙面或者地面的间距进行监测,将各装饰分区域内各线管与墙面的间距标记为D
jn
,D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与墙面的间距,并将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与地面的间距标记为D'
jn
,D'
jn
表示为装饰工程中第j个装饰分区域内第n个线管与地面的间距;第三步,根据装饰工程中各装饰分区域内线管的数量以及各线管的直径,得到装饰工
程中线管的尺寸符合度δ,其中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安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追光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