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02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所述防护装置为防辐射材料制成的臂套结构,包括颈部、肩部、前胸护片、上臂、肘关节过渡部、前臂、腕关节过渡部和手背护片,颈部位于脖颈位置对颈部及甲状腺进行保护;肩部位于手臂肩膀位置,前胸护片设置在肩部下侧,位于前胸部位置对胸部及乳腺进行保护,上臂位于大臂位置,肘关节过渡部位于肘关节位置,前臂位于前臂位置,腕关节过渡部位于腕关节位置,上臂,肘关节过渡部,前臂和腕关节过渡部设有贯通收纳腔,用过手臂整体穿戴;手背护片位于手背部位置,且其端部设置腕关节过渡部的外部边沿。本发明专利技术穿戴方便舒适,不影响其他防护装备穿戴,同时能在现有防护装备基础上提高防护强度。能在现有防护装备基础上提高防护强度。能在现有防护装备基础上提高防护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医疗行业,介入诊疗操作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如: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妇科介入等。介入诊疗操作为微创操作,需要在射线透视下完成,能通过小的创伤为患者带来大的获益。然而治疗时X射线曝光剂量大,历时长,使术者都存在着大剂量X线辐射,具有辐射性,这属于在牺牲操作医生健康基础上的医疗行为,故对介入医生的防护尤为重要。目前介入防护产品主要有铅帽、铅眼镜、铅围脖、铅衣、铅内裤等。能有效的防护头部、泪腺、甲状腺、躯干、性腺等部位。但目前的介入防护用品对操作医生最容易暴露的左侧上肢及左手防护不足。因此,提供了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所述防护装置为防辐射材料制成的臂套结构,包括颈部、肩部、前胸护片、上臂、肘关节过渡部、前臂、腕关节过渡部和手背护片,颈部位于脖颈位置对颈部及甲状腺进行保护;肩部位于手臂肩膀位置,前胸护片设置在肩部下侧,位于前胸部位置对胸部及乳腺进行保护,上臂位于大臂位置,肘关节过渡部位于肘关节位置,前臂位于前臂位置,腕关节过渡部位于腕关节位置,上臂,肘关节过渡部,前臂和腕关节过渡部设有贯通收纳腔,用过手臂整体穿戴;手背护片位于手背部位置,且其端部设置腕关节过渡部的外部边沿。
[0005]进一步的,所述肩部和前胸护片采用开片结构,通过绕过人体另一侧和背部的可调节连接机构穿戴于人体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肘关节过渡部和腕关节过渡部采用可收缩结构。
[000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起到保护颈部、甲状腺、胸腺、左上肢、左手背的作用,且为连体减少射线穿透;穿戴方便舒适,不影响其他防护装备穿戴,能在现有防护装备基础上提高防护强度,设计轻便,不影响手术衣及手套的穿戴。同时能够起到保护颈部、甲状腺、胸腺、左上肢、左手背的作用,且为连体减少射线穿透。穿戴方便,在原有防护穿戴的基础上不影响穿戴,设计轻便,不影响手术衣及手套的穿戴。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肘关节过渡部的结构正面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肘关节过渡部的结构侧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可调节连接机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颈部立领,2

肩部,3

前胸护片,4

上臂,5

肘关节过渡部,6

前臂,7

腕关节过渡可伸缩,8

手背,9

可调节连接机构;41

防护主体、42

魔术贴;91

第一背带、92

第二背带、93

第三背带;931、932、933、934

分支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2]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以左侧肩臂部为例,旨在对介入操作医生的左侧颈部、左胸、左肩、左前臂、左手进行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护装置为防辐射材料制成的臂套结构,包括颈部1,肩部2,前胸护片3,上臂4,肘关节过渡部5,前臂6,腕关节过渡部7和手背护片8,颈部1位于脖颈位置对颈部及甲状腺进行保护;肩部2位于手臂肩膀位置,前胸护片3设置在肩部2下侧,位于前胸部位置对胸部及乳腺进行保护,肩部2和前胸护片3采用开片结构,通过绕过人体另一侧和背部的可调节连接机构9穿戴于人体上;上臂4位于大臂位置,肘关节过渡部5位于肘关节位置,前臂6位于前臂位置,腕关节过渡部7位于腕关节位置,上臂4,肘关节过渡部5,前臂6和腕关节过渡部7设有贯通收纳腔,用过手臂整体穿戴;手背护片8位于手背部位置,且其端部设置腕关节过渡部7的外部边沿。
[0013]在本实施例中,肘关节过渡部5和腕关节过渡部7采用可收缩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肘关节过渡部5由松紧带组成,松紧带为不封闭的半包围式结构,起到连接上下部件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支撑性。腕关节过渡部7也采用相同的结构。
[001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臂4相对于人体的外侧为防护主体41,防护主体41采用防护材料,防护主体41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42,魔术贴42位于靠近人体的内侧,与防护主体41一同穿戴于人体,从而对防护主体41进行固定。前臂6、手背8也采用相同的结构。
[001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调节连接机构9包括长度可调节的第一背带91、第二背带92和第三背带93,第一背带91起于前胸护片3的右上角,第二背带92起于前胸护片3的右下角,第一背带91、第二背带92走行于右胸前;第三背带93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分支背带931、932、933、934,同一端部的,分支背带931起于前胸护片3的左下角,分支背带932起于肩部2的背侧,一同走行于后背,绕行右肩胛;另一端部的分支背带933绕行右肩上与第一背带
91相连,分支背带934绕行右腋下与第二背带92相连,实现第一背带91、第二背带92和第三背带93包绕右肩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作用。第一背带91、第二背带92和第三背带93上皆设有魔术贴,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为防辐射材料制成的臂套结构,包括颈部(1)、肩部(2)、前胸护片(3)、上臂(4)、肘关节过渡部(5)、前臂(6)、腕关节过渡部(7)和手背护片(8),颈部(1)位于脖颈位置对颈部及甲状腺进行保护;肩部(2)位于手臂肩膀位置,前胸护片(3)设置在肩部(2)下侧,位于前胸部位置对胸部及乳腺进行保护,上臂(4)位于大臂位置,肘关节过渡部(5)位于肘关节位置,前臂(6)位于前臂位置,腕关节过渡部(7)位于腕关节位置,上臂(4),肘关节过渡部(5),前臂(6)和腕关节过渡部(7)设有贯通收纳腔,用过手臂整体穿戴;手背护片(8)位于手背部位置,且其端部设置腕关节过渡部(7)的外部边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2)和前胸护片(3)采用开片结构,通过绕过人体另一侧和背部的可调节连接机构(9)穿戴于人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介入防护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机构(9)包括长度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崔文强吴宏赟徐向青张思硕支洪伟王亚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