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水利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河道的治理,为了保护河道的边坡,常在河道两侧的边坡进行支护。现有的支护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格构梁,然后在格构梁之间种植绿植进行水土的固化,减小水流对河道两侧的水土的冲刷。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格构粱与边坡的安装步骤繁琐,导致防护装置施工周期长,格构粱仅仅附着在河道外表面上,仅仅通过装置的坡顶锚点和坡脚锚点实现对格构梁的固定,牢固性欠佳。
[0003]公开号为CN2156300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铺设于构成边坡的坡顶、斜坡和坡底的防渗基材和排列于该防渗基材上的预制混凝土衬砌板;在构成防渗基材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的凸出的稳固件机构,该稳固件机构用于将所浇筑形成的混凝土衬砌板与防渗基材固定,并用于支撑铺设于其上部的预制混凝土衬砌板。该现有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预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固定于边坡(1)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定组件(6)和多个调整组件(7);固定组件(6)和调整组件(7)沿坡面按预设阵列呈多点交替分布;相邻固定组件(6)之间通过连接组件与调整组件(7)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6)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沿固定组件(6)自身径向方向伸缩的伸缩锚固组件;调整组件(7)包括旋转机构(20),旋转机构(20)通过自身旋转能够增大并锁定与其滑动连接的固定组件(6)之间的拉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和调整组件(7)沿坡面按预设阵列呈多点交替分布的方式为直线型交替分布或纵横网状交替分布;所述直线型交替分布方式包括多个竖列,每个竖列中均有固定组件(6)和调整组件(7)沿坡面自坡顶至坡脚交替分布;所述纵横网状交替分布方式包括网格状结构,每个网格的纵横节点为调整组件(7),固定组件(6)分布于每个网格的纵边和横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底部密封顶部开口的中空柱状锚筒(10),锚筒(10)侧壁开设有多个贯通锚筒(10)侧壁内外的贯穿槽;所述伸缩锚固组件包括多个伸缩组件(11)以及导向部,伸缩组件(11)包括伸缩板以及导向杆;伸缩板能穿过锚筒(10)侧壁的贯穿槽完全或部分伸出锚筒(10)侧壁外或缩入锚筒(10)内;伸缩板位于锚筒(10)内部的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导向部活动连接,导向部能够带动导向杆沿锚筒(10)径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筒(10)外侧壁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锚筒(10)顶端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手动或自动转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锚筒(10)钻入土壤中直至到达预设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套于锚筒(10)的外侧面的连接环(12)以及与连接环(12)固定连接的两个安装板(5);连接环(12)位于伸缩板伸出锚筒(10)部分的顶面上方,且与伸缩板之间有间隙;两个安装板(5)以连接环(12)横截面直径线为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安装板(5)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安装板(5)的固定端与连接环(12)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板(5)的自由端远离连接环(12)的末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远离连接环(12)的末端固定有第二滑柱(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5)的自由端与连接杆(17)靠近连接环(12)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能够发生拉伸
‑
回缩弹性形变的弹性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7)包括与连接组件滑动连接的轨道盘(19),以及与轨道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