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37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的增殖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曝气风机和压力排气阀;培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培养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搅拌组件包括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桨叶,搅拌轴分别与培养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转动连接,电机设置在培养箱体的底部;搅拌轴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与曝气风机连通,空腔位于电机的一端为封闭端;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将曝气风机与搅拌组件进行一体化结合,不仅能简化培养箱体的内部结构,降低设备成本,还提高了搅拌混合效果。还提高了搅拌混合效果。还提高了搅拌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的增殖培养
,特别涉及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领域,微生物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种多样,在水体污染物的分解转化、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芽孢杆菌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形成芽孢保护细胞,对热、干燥、辐射、盐度、化学药物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且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多样性,包括各类抗生素以及胞外蛋白酶、胞外脂肪酶等。其代谢产物中的抗生素可抑制病原菌活性,胞外酶则能够将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等各种有害物质迅速降解。多种芽孢杆菌(如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有效处理水体中富余的铵态氮与硝态氮,还可将水体中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分解小分子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因此,芽孢杆菌能够应用于水环境污染处理,降解各种污染物质,在受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领域已进行广泛应用。
[0003]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可增强受污染水体的污染物降解速率,通过投加高浓度的活性菌液能够快速促进水体有机物和污染物的降解,实现受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然而,常规的芽孢杆菌培养活化设备中曝气装置与搅拌装置相互独立,增加了设备成本的同时还挤占了培养箱体内部空间,存在溶解氧分布不均且搅拌混合效果不佳,同时,不能进行温度调控,从而导致芽孢杆菌增殖培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能够提高溶解氧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混合效果,促进芽孢杆菌的增殖培养。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包括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曝气风机和压力排气阀;所述培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培养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轴分别与所述培养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的底部;所述搅拌轴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曝气风机连通,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电机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叶的表面为编制网面纹理的凸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从上往下设置有11对所述曝气孔;每对所述曝气孔对称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从上往下均布设置有5对所述搅拌桨叶,每对所述搅拌桨叶
对称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的内部,所述温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培养箱体的内部温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螺旋中空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底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形的加热管能够增大与菌液的接触面积,精确维持培养箱体内部温度恒定;将搅拌组件与曝气风机组合构成一体化的曝气搅拌装置,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培养箱体内部空间与设备成本,实现溶解氧均匀分布,提高搅拌混合效果,从而有效加快芽孢杆菌的活化进程,适合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扩大培养形成高浓度菌液,激活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用于受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搅拌轴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搅拌轴的局部图。
[0017]其中:1、培养箱体;2、加料口;3、曝气风机;4、曝气口;5、压力排气阀;6、第一加热管;7、第二加热管;8、温度传感器;9、橡胶底座;10、搅拌轴;11、电机;12、搅拌桨叶;13、凸起;1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培养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曝气风机3和压力排气阀5;培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培养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4;搅拌组件包括电机11驱动的搅拌轴10,搅拌轴10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桨叶12,搅拌轴10分别与培养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转动连接,电机11设置在培养箱体1的底部;搅拌轴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与曝气风机3连通,空腔位于电机11的一端为封闭端;搅拌轴10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4。
[0022]这里将曝气风机3与搅拌组件进行一体化结合,不仅能简化培养箱体1的内部结
构,降低设备成本,还提高了搅拌混合效果,强化菌液内循环流动性。当培养箱体1内部压力过大时还可通过压力排气阀5及时释放内部压力,排除过多的气体。通过出料管14对活化完成的菌液进行收集。
[0023]优选地,搅拌轴10从上往下设置有11对曝气孔4;每对曝气孔4对称布置。
[0024]优选地,搅拌轴10从上往下均布设置有5对搅拌桨叶12,每对搅拌桨叶12对称布置。
[0025]优选地,搅拌桨叶12的表面为编制网面纹理的凸起13,以此提高搅拌桨叶12的搅拌效果。也就是说,这种凸起13为交叉凸起,且存在孔隙,从表面看为编制网面的纹理。
[0026]优选地,如图3所示,搅拌桨叶12为扭转的叶片。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该温控组件设置在培养箱体1的内部,温控组件用于控制培养箱体1的内部温度。
[0028]优选地,温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培养箱体1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管6、第二加热管7和温度传感器8。通过温度传感器8感应培养箱体1的内部温度,通过控制第一加热管6和第二加热管7保证培养箱体内部维持恒定温度。
[0029]优选地,第一加热管6和第二加热管7均为螺旋中空结构,通过螺旋形加热管能够增大与培养箱体1内部液体的接触面积,使液体受热均匀。这里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1),所述培养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曝气风机(3)和压力排气阀(5);所述培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培养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4);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11)驱动的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桨叶(12),所述搅拌轴(10)分别与所述培养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1)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1)的底部;所述搅拌轴(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曝气风机(3)连通,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电机(11)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搅拌轴(10)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12)的表面为编制网面纹理的凸起(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孢杆菌快速活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0)从上往下设置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惠翔曲毅郝进伟丁宇杨宏旺刘雪徐慧荟王兆选
申请(专利权)人: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