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19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包括上滚筒轴(1)、下滚筒轴(2)、刀片(3)、主压块(4)、调整压块(6)、拉紧螺钉(8)、千分表(9);所述上滚筒轴(1)设置有螺旋刀槽(10)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旋槽(11);上滚筒轴(1)上的刀片(3)与所述下滚筒轴(2)的刀片(3)咬合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相互咬合的一对刀片,只需要调整其中一片刀的间隙均匀性,即可完整调整任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缩短剪刃更换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建立了侧间隙变化量与调整压块螺栓旋转角度的定量关系式,并提供一套完备的调整系统流程,对生产现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产现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产现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度调整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连轧和连续退火、镀锌、横切等精整成品生产线中,具有螺旋刃剪切设备的上、下刀片由压块固定在相向旋转的上滚筒轴、下滚筒轴的同相位螺旋槽中。理论上,在旋转剪切过程中,上、下刀片的剪切侧间隙是均匀的。
[0003]但由于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影响,在不同剪切点的上、下刀片的侧间隙总存在一定误差。当侧间隙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后,轻则影响剪切断面质量,出现毛刺超高缺陷,导致次品率的增加;重则造成局部剪不断,导致停机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加垫片的方式来调整剪刃侧间隙的均匀性。但该方法调整难度较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成为了生产单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滚筒轴(1)、下滚筒轴(2)、刀片(3)、主压块(4)、调整压块(6)、拉紧螺钉(8)、千分表(9);所述上滚筒轴(1)设置有螺旋刀槽(10)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旋槽(11);所述下滚筒轴(2)设置有螺旋刀槽(10),且螺旋刀槽(10)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刀片(3)靠近上滚筒轴(1)、下滚筒轴(2)上的螺旋刀槽(10)侧面装配;且上滚筒轴(1)上的刀片(3)与所述下滚筒轴(2)的刀片(3)咬合设置;所述主压块(4)设置有沉孔;所述调整压块(6)的顶面设置有沉孔;其侧面设置有光孔,且与顶面沉孔错开分布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筒轴(1)上的刀片(3)、所述下滚筒轴(2)的刀片数量为均一把、两把或若干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旋槽(11)和螺旋刀槽(10)基准刀面间形成一道螺旋隔断(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刀槽(10)、调节螺旋槽(11)的底部均设置螺旋间隔均匀分布螺纹孔和与槽底螺纹孔错开布置的螺孔,所述调节螺旋槽(11)的另一面设置与其同轴的沉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压块(6)设置有调整压块螺钉(7),调整压块螺钉(7)穿过所述调整压块(6)的沉孔旋入所述调节螺旋槽(11)底部的螺纹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剪刃侧间隙均匀性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块(4)设置有主压块螺钉(5),主压块螺钉(5)穿过主压块(4)的沉孔旋入所述螺旋刀槽(10)底部的螺孔,使主压块(4)的侧面顶紧螺旋刀槽(10)侧面和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刚马续创姜永涛张勇安蒋继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