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08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线电接收机具有双平衡混频级,后者包括两个发射极耦合晶体管对(T1至T4),每一个晶体管对的公共发射极连接到相同的电流源(T5,T6及T9)。本机振荡信号分别以差分方式加到第一与第四晶体管(T1,T4)和第二与第三晶体管(T2,T3)的基极接点(58,60)。射频输入信号通过也连接到相应的电源的阻尼电阻(R3,R4)加到公共发射极接点(50,52)。发射极耦合晶体管对的输出耦合到共射共基级(66,68)。另外的阻尼电阻(R1,R2)连接在本机振荡器差分输入端(22A,22B)与基极接点(58,60)之间。阻尼电阻的阻值低;一般为25欧姆,用来稳定双平衡混频电路并防止它出现振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电接收机,它包括输入信号接收装置、本机振荡信号发生装置及下变频级,后者具有用来连接输入信号接收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输入端和下变频信号的输出端,所述下变频级包括:相同导电类型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晶体管,第一与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与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耦合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发射极接点,第一与第三晶体管以及第二与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输出接点,第一与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二与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器接点;分别耦合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器接点的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器输入端;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射极接点提供基本上相同电流的第一和第二装置;分别耦合到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流提供装置和所述第一与第二发射极接点之间的电流通路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子;以及信号阻尼元件,它们分别耦合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本机振荡器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与第二本机振荡器接点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与第二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与第二发射极接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H理查德斯A维彻尔恩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