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选专利>正文

一种LED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01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吸顶灯,属于LED灯技术领域。该LED吸顶灯包括安装机构、发光机构与清扫机构,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天花板,发光机构安装连接于安装机构底端,清扫机构连接于发光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LED灯安装及使用过程中设备与空气中沾染的灰尘进行清扫。设备与空气中沾染的灰尘进行清扫。设备与空气中沾染的灰尘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吸顶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
,特别涉及一种LED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

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灯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

N结的材料决定的。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常用的LED灯有吸顶灯、洗墙灯以及射灯。
[0003]一般的LED吸顶灯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会通过缝隙进入一些灰尘,在清扫时需要拆卸开灯体来进行清洗,其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清扫内部的LED吸顶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发光机构(2)与清扫机构(3),安装机构(1)固定安装在墙体天花板上,发光机构(2)安装于安装机构(1)的底端,发光机构(2)的底端开设有圆形槽,清扫机构(3)穿设于圆形槽中并连接于发光机构(2)上,清扫机构(3)用于清扫发光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安装机构(1)包括顶盖(10)、若干个螺栓与若干个垫片,顶盖(10)贴设于天花板的底面,顶盖(10)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11),若干个螺栓分别穿设于若干个螺栓孔(11)中并固定于天花板上,若干个垫片分别套设于若干个螺栓上并夹持于螺栓与顶盖(10)的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发光机构(2)包括电路模组(20)、外壳(30)与多个发光元件(40),电路模组(20)安装于顶盖(10)的底面上,多个发光元件(40)安装于电路模组(20)上,外壳(30)固定于顶盖(10)的周缘,电路模组(20)收容于外壳(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清扫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柱(50)、轨道件(60)、多个连接杆(70)、多个清扫海绵(80)、驱动圆筒(90)与从动圆柱(100),外壳(30)内形成有安装空间,两个支撑柱(50)安装在外壳(30)内部,轨道件(60)安装在两个支撑柱(50)上并收容于安装空间内,多个连接杆(70)的中部滑动支撑于轨道件(60)上,多个连接杆(70)位于轨道件(60)围绕的空间内部,驱动圆筒(90)安装于外壳(30)底端并穿设于外壳(30)底端的圆形槽内,从动圆柱(100)穿设于驱动圆筒(90)内,多个清扫海绵(80)分别铰接于多个连接杆(70)的上端,清扫海绵(80)用于清扫发光元件(40),多个连接杆(70)的下端均铰接于从动圆柱(100)的上端周缘,从动圆柱(100)的上端周缘设置有多对挡止块,每个连接杆(70)的下端夹设于每对挡止块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40)为LED灯珠,外壳(30)为倒圆台壳状,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环部(31)、上锥壳部(32)与下锥壳部(33),圆环部(31)安装于顶盖(10)的底部,其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上锥壳部(32)由硬质材料制成,下锥壳部(33)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底端开设有多个清灰散热孔,两个支撑柱(50)的底端均固定于上锥壳部(32)上,驱动圆筒(90)固定于下锥壳部(33)的底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轨道件(60)为椭圆形,轨道件(60)包括两个相对的尖锐圆弧部(61)与两个相对的平滑圆弧部(62),每个尖锐圆弧部(6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选李谷发刘侠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