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脚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82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脚灯珠,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其技术方案:一种八脚灯珠,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散热板、八个引脚以及四个发光芯片;八个所述引脚分为四对正负极引脚,四个所述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且分别与四对正负极引脚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孔结构,其中一个发光芯片为第一蓝光芯片且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槽孔结构内,设有第一蓝光芯片的所述槽孔结构内填充有黄色荧光粉层,所述黄色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蓝光芯片的上方,属于灯珠技术领域。属于灯珠技术领域。属于灯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脚灯珠


[0001]本技术属于灯珠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八脚灯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LED作为固体冷光源,眩光小,无辐射,使用中可以安全触摸,不产生有害物质,采用直流驱动方式,工作电压低,电光功率转换接近100%;同时,LED光源结构紧凑,抗震动,性能稳定,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热沉积、光衰等缺点,使用寿命长。LED光源除了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还能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实现丰富多彩的动态变化效果及各种图像。作为一种低压微电子产品,LED光源以其高亮度、低耗能、体积小、寿命长、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可应用各种恶劣环境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外照明、灯箱装饰等各领域。
[0003]对于四色灯珠而言,其一般由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以及白光芯片构成,如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3617994A公开的一种5050封装八脚小功率灯珠所示。
[0004]而直接设置白光芯片形成的灯珠,其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脚灯珠,旨在降低生产成本。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八脚灯珠,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散热板、八个引脚以及四个发光芯片;八个所述引脚分为四对正负极引脚,四个所述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且分别与四对正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孔结构,其中一个发光芯片为第一蓝光芯片且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槽孔结构内,设有第一蓝光芯片的所述槽孔结构内填充有黄色荧光粉层,所述黄色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蓝光芯片的上方。
[0007]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槽孔结构通过一环形围板与所述散热板配合形成。
[0008]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为2个,其分别为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所述槽孔结构为一个且设置在第一散热板上;其余三个发光芯片设置在第二散热板上。
[0009]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分别与八个所述引脚中的2个引脚电连接,第一散热板与另一极性相反的引脚形成一对正负极引脚,第二散热板与另一极性相反的引脚形成一对正负极引脚。
[0010]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板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引脚为一体结构,第二散热板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引脚为一体结构。
[0011]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蓝光芯片的一侧为第一导电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极脚;所述第一导电侧通过一第一导电胶层粘接在第一散热板上,所述第一极脚通过第一金线连接在对应的一对正负极引脚的另一引脚上。
[0012]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蓝光芯片为第一发光芯片,其余三个
发光芯片分别为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以及第四发光芯片;
[0013]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一侧为第二导电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极脚,所述第二导电侧通过一第二导电胶层粘接在第二散热板上,所述第二极脚通过第二金线连接在对应的一对正负极引脚的另一引脚上;
[0014]所述第三发光芯片的远离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侧设有2个第三极脚,所述第四发光芯片的远离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侧设有2个第四引脚;
[0015]2个所述第三极脚通过第三金线分别连接到对应的一对正负极引脚上;
[0016]2个所述第四引脚通过第四金线分别连接到对应的一对正负极引脚上。
[0017]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八个所述引脚从所述基座的一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上。
[0018]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一碗杯,所述碗杯上设有透镜;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碗杯内;八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碗杯内。
[0019]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芯片为红光芯片;所述第三发光芯片为第二蓝光芯片;所述第四发光芯片为绿光芯片。
[0020]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21]在实际应用中,单个白光芯片的价格比单个蓝光芯片的价格要贵,而在本技术中,第一蓝光芯片发出的蓝光可以激发黄色荧光粉层从而生成白光,通过此种方式取代了直接使用白光芯片的方式,可以减少八脚灯珠的生产成本;
[0022]通过槽孔结构来安装第一蓝光芯片以及黄色荧光粉层,可保证黄色荧光粉层能完全覆盖第一蓝光芯片,避免蓝光溢出,影响白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去掉透镜的俯视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仰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八脚灯珠,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散热板2、八个引脚3以及四个发光芯片;八个所述引脚3分为四对正负极引脚,四个所述发光芯片4设置在所述散热板2上且分别与四对正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散热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孔结构A,其中一个发光芯片4为第一蓝光芯片41且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槽孔结构A内,设有第一蓝光芯片41的所述槽孔结构A内填充有黄色荧光粉层B,所述黄色荧光粉层B覆盖在所述第一蓝光芯片41的上方。
[0030]在实际应用中,单个白光芯片的价格比单个蓝光芯片的价格要贵,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蓝光芯片41发出的蓝光可以激发黄色荧光粉层B从而生成白光,通过此种方式取代了直接使用白光芯片的方式,可以减少八脚灯珠的生产成本;
[0031]通过槽孔结构A来安装第一蓝光芯片41以及黄色荧光粉层B,可保证黄色荧光粉层B能完全覆盖第一蓝光芯片41,避免蓝光溢出,影响白光效果。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孔结构A可以通过在散热板上挖孔形成,也可以通过设置环形围板的方式形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所述槽孔结构A通过一环形围板与所述散热板2配合形成,所述环形围板通过注塑形成,加工方便,其也可以在不需要该槽孔结构A时通过去掉,且去掉操作简单。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孔结构A可以为1个、2个、3个或4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单个槽孔结构A对应一个蓝光芯片以及一层荧光粉层,可以通过蓝光芯片激发不同颜色的荧光粉层从而实现不同颜色光效的发出,通过此种方式替换价格昂贵的单色芯片,可以进一步降低八脚灯珠的生产成本;
[003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散热板2为2个,其分别为第一散热板21、第二散热板22,所述槽孔结构A为一个且设置在第一散热板21上;其余三个发光芯片4设置在第二散热板22上;将发出白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脚灯珠,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散热板(2)、八个引脚(3)以及四个发光芯片(4);八个所述引脚(3)分为四对正负极引脚,四个所述发光芯片(4)设置在所述散热板(2)上且分别与四对正负极引脚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槽孔结构(A),其中一个发光芯片(4)为第一蓝光芯片(41)且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槽孔结构(A)内,设有第一蓝光芯片(41)的所述槽孔结构(A)内填充有黄色荧光粉层(B),所述黄色荧光粉层(B)覆盖在所述第一蓝光芯片(4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脚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结构(A)通过一环形围板与所述散热板(2)配合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脚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为2个,其分别为第一散热板(21)、第二散热板(22),所述槽孔结构(A)为一个且设置在第一散热板(21)上;其余三个发光芯片(4)设置在第二散热板(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脚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21)、第二散热板(22)分别与八个所述引脚(3)中的2个引脚(3)电连接,第一散热板(21)与另一极性相反的引脚(3)形成一对正负极引脚,第二散热板(22)与另一极性相反的引脚(3)形成一对正负极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脚灯珠,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板(21)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引脚(3)为一体结构,第二散热板(22)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引脚(3)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脚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芯片(41)的一侧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亮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