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5276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以五谷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壳聚糖、多肽和脂肪酸为主要组分,添加凝胶剂等必需基质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提高皮肤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烫伤、糖尿病溃疡和机械性皮肤创伤等创面迅速愈合,减少并发感染概率,缩短创面愈合周期。同时,还可以减轻痤疮症状,减少皮损程度,具有明确的祛痘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各主要组分之间配伍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各成分的药效,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没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对于西医无法解决的烫伤、糖尿病溃疡、机械性皮肤创伤和痤疮,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五谷虫,为丽蝇科丝光绿蝇、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幼虫。根据《本草求原》、《本草便读》等中医药典籍记载,五谷虫性寒、无毒,入脾、胃经。我国发现五谷虫的药用价值已500多年,在外科治疗方面,经干燥研磨后,供搽敷外用,能治疗臁疮、唇疔和痈疽等感染性外科疾病。《本草求真》记载“治臁烂”。《中药志》、《中国动物药》、《东北动物药》均以“五谷虫”之名收载入药。数世纪前,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印第安人、玛雅人利用五谷虫治疗外伤感染,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外科医生应用五谷虫成功治疗脊髓炎,五谷虫疗法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近年来,中西方学者在应用五谷虫活体和干粉治疗创伤面感染取得很好效果。对其成分研究发现,五谷虫中蛋白成分62%、脂肪质量分数达到 11%、几丁聚糖16%、氨基酸18%、抗菌肽质量分数0.264%。
[0003]国内外五谷虫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创面修复领域,其研究对象范围主要涵盖五谷虫多肽、溶菌酶、脂肪酸等组分。虽然各成分具有较好的促进普通急性创面和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但始终无法达到很好的抑菌、促愈合效果。古法采用全虫研磨成粉的形式外敷在创面,这种方式虽然包含了五谷虫的所有成分,但该方法无法标准化,不能控制药物的质量,且研磨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从而加重感染。此外,大众对五谷虫的接受度较低,易产生排斥心理,依从性较差。
[0004]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压疮、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性创面采用抗生素联合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联合作用以求达到抗感染和促愈合的双重效果。但慢性创面常出现多药耐药,导致治疗失败,最终截肢甚至威胁生命。遗憾的是,并没有药物可同时达到很好的抗感染和促愈合效果。开发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适用范围广的抗感染和促愈合药物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干燥的五谷虫虫体为原料,经过乙酸乙酯、混合酶液和葡聚糖凝胶柱G75层析依次提取分别得到取活性组分A、取活性组分B和取活性组分D。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烫伤、糖尿病溃疡、机械性皮肤创伤和痤疮药物中的应用,与凝胶基质混合,具有吸湿、保湿、抑菌、止血等优势和促进伤口愈合有利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缓解疼痛的作用。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包括由五谷虫虫粉中提取的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和活性组分D,所述活性组分A中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为90

100%,所述活性组分B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60%,所述活性组分D中蛋白的质量百分比为60

70%。
[0010]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0.1

2份活性组分A、0.1

2份活性组分B、10

20 份活性组分D和86份凝胶基质。
[0011]所述活性组分A中的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

30%、40

60%和20

30%。
[0012]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75份、丁二醇3份、甘油5份、卡波姆1.3份、三乙醇胺1.5份、乙基已基甘油0.1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0.1份。
[0013]所述壳聚糖分子量分布为8万

20万道尔顿,所述活性组分D中蛋白分子量在 6.5

7.5万道尔顿。
[0014]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1)制备五谷虫粗粉:取干燥的五谷虫虫体粉碎后过筛,分取50目的五谷虫粉;
[0016]步骤2)提取活性组分A:取10

15g五谷虫粉,与150

200ml 98%乙酸乙酯混合,置于超声清洗器中,时间2

3h,功率300W,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至体积不再变化,即得;
[0017]步骤3)提取活性组分B:取步骤2)中的滤渣,水洗后过滤收集滤液C和滤渣,滤渣加入混合酶液酶解、脱钙、碱洗、中和后得到;
[0018]步骤4)提取活性组分D:滤液C经过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上清液经葡聚糖凝胶柱G75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冷冻干燥得到;
[0019]步骤5)制备凝胶基质;
[0020]步骤6)将配方量的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活性组分D和凝胶基质混合均匀即得。
[0021]步骤3)提取活性组分B的具体过程如下:
[0022]取步骤2)中的滤渣,挥干溶剂后,用十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溶解,置于超声清洗器中,时间2h,功率300W,过滤收集滤液C和滤渣,滤渣采用混合酶液进行持续搅拌水解,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7.0,酶用量700U/g,时间5h,采用10%柠檬酸进行脱钙,过滤收集滤渣,干燥后,采用50%氢氧化钠溶液,100℃处理1h,经中和后,冷冻干燥得活性组分B。
[0023]所述混合酶液由木瓜蛋白酶、谷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嗜酸乳杆菌组成,质量比为1:1:1。
[0024]五谷虫为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红点蝇、罗仙子或其它与其近缘的昆虫的幼虫。
[0025]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烫伤、糖尿病溃疡、机械性皮肤创伤和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以五谷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壳聚糖 (活性组分A)、多肽(活性组分D)和脂肪酸(活性组分B)为主要组分,结合了三者的吸湿、保湿、抑菌、止血等优势,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有利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缓解疼痛的作用,满足临床的迫切需求。
[0028]该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和活性组分 D的配比,附加药学可接受的材料,制成乳膏剂、涂膜剂、软膏剂、贴剂等剂型。
[0029]本专利技术方法以干燥的五谷虫虫体为原料,经过乙酸乙酯、混合酶液和葡聚糖凝胶柱G75层析依次提取分别得到取活性组分A、取活性组分B和取活性组分D,实现对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好,并通过凝胶基质将各有效成分组合到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0030]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提高皮肤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烫伤、糖尿病溃疡和机械性皮肤创伤等创面迅速愈合,减少并发感染概率,缩短创面愈合周期。同时,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减轻痤疮症状,减少皮损程度,具有明确的祛痘效果。本专利技术凝胶剂各主要成分之间配伍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各成分的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五谷虫虫粉中提取的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和活性组分D,所述活性组分A中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为90

100%,所述活性组分B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60%,所述活性组分D中蛋白的质量百分比为60

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0.1

2份活性组分A、0.1

2份活性组分B、10

20份活性组分D和86份凝胶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A中的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

30%、40

60%和20

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75份、丁二醇3份、甘油5份、卡波姆1.3份、三乙醇胺1.5份、乙基已基甘油0.1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0.1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分子量分布为8万

20万道尔顿,所述活性组分D中蛋白分子量在6.5

7.5万道尔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谷虫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五谷虫粗粉:取干燥的五谷虫虫体粉碎后过筛,分取50目的五谷虫粉;步骤2)提取活性组分A:取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佳林李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上海闵行协同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