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73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用于长期服药人员随身携带多种药品时药盒小、取药不便,以及取药时需要全部打开,造成药盒中其它药品同时暴露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能解决日常携带药品种类、用量变化,但药盒结构不变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药器,包括盒体、盒盖、取药口以及分离报警装置;盒体内的药盒腔体可调整。本储药器取药口顶置在盒盖上,打开方便,且取药口随盒盖转动一周,即可在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取出盒体内任何药盒腔体的药物。储药器上设置有挂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药器结构简单、打开、取药方便,随身携带的药量和药品种类可调尤其适用老年慢病患者使用。年慢病患者使用。年慢病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人类带病生存的状态已经常态化。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越来越多,比如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
[0003]慢病需居家长期服药,很多患者服药种类繁多,且很多药物还有其他方面的保存要求,比如需防潮、避光;比如用药品种比较多,药量不一,需要同时随身携带。
[0004]需要避光保存的药物有很多类,比如急救类药品、抗生素类药品、抗肿瘤类药品、营养支持类药品,等等。
[0005]还有一些需隔热防潮的药物,如糖衣片,冲剂,中成药等。
[0006]另外,长期服药的人群中,老年群体数量庞大,很多人外出经常忘记带药而危及生命。
[0007]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盒多为固定式,即内部分出的多个腔体为固定不可变。这就给用药量不同的患者造成困扰。
[0008]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盒还多敞开式,即取出一种药物时,药盒里其他种类的药物也暴露出来。对那些需要避光、隔热、防潮的药物非常不利。
[0009]再有,小药盒经常会被忘记携带,找不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0010]市场上急需一种适于内部腔体可调节、能定向取药、具有报警装置、便携多种药品的药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用以解决现有随身携带药盒不能同时进行腔体调整、定向取药、位置提醒等问题。
[0012]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3]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与盖体活动连接;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位置可调整的分隔板组件;所述分隔板组件将盒体组件内腔分割成数个药盒腔体;所述盖体上偏心设置有取药口;所述取药口处设置有取药组件;所述取药组件随所述盖体旋转至不同的所述药盒腔体处,可视化取药。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内口处设置有盖体连接部;所述取药口处设置取药单元连接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取药组件包括取药口连接单元和取药口盖体单元;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从所述盖体内部固接在所述取药口处;所述取药口盖体单元从所述盖体外部穿入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密封连接在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包括取药口和取药口支板;所述取药口支板包括为圆板状的取药口支板体;所述取药口支板体上偏心设置有取药口通过口;所述取药口通
过口外周处设置密封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取药口包括取药口体;所述取药口体内侧设置取药口第一连接部;所述取药口体外侧上端设置有取药口第二连接部;所述取药口体下端面固接所述取药口支板体。
[0018]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盒底安装台;所述盒底安装台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台连接部;所述盒体开口处设置有盒体连接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依次设置有安装柱连接部、安装柱光轴部、安装柱压合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连接部固连在所述安装台连接部处;所述安装柱压合部下端面用于紧固所述分隔板组件。
[0021]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组件包括分隔板单元;每个所述分隔板单元包括分隔板体和分隔板套筒。
[0022]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和/或盖体外部设置有挂绳体。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4]1.本技术通过可变腔体的结构设计,可同时随身携带多种不同药量药品,有效利用药盒空间;
[0025]2.本技术通过使用具有位置可调整的分隔板组件的盒盖,使得整个储药器具有更多腔体的结构,可以在盒体和盒盖两边同时分装不同药物,进一步扩大随身携带储药器的使用空间;
[0026]3.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取药窗口,在取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其它腔体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热、湿的影响;
[0027]4.本技术设计有挂绳体,方便老年人随身携带。
[0028]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9]附图仅用于展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轴向剖切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盒盖组件结构外观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盒盖组件+取药组件结构外观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的中轴线位置剖切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取药口支板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取药口单元中轴线位置剖切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取药口结构外观示意图;
[0037]图8为技术取药口盖体单元结构外观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为本技术盒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技术分隔板组件结构外观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技术分隔板单元结构外观示意图;
[0041]图12为本技术安装柱结构外观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1.盒体;11.盒底安装台;111.安装台连接部;12.盒体连接部;2.盖体; 21.盖体取药口;22.盖体连接部;23.取药单元连接部;3.取药组件;31. 取药口连接单元;311.取药口;3111.取药口体;3112取药口第二连接部; 3113.取药口第一连接部;312.取药口支板;3121.取药口支板体;3122.密封槽;3123.取药口通过口;32.取药口盖体单元;321.盖体把手;322盖体盖板;323.盖体连接体;3231.盖体连接体轴台部;3232.盖体连接体连接部;4.安装柱;41.安装柱连接部;42.安装柱光轴部;43.安装柱压合部; 5.分隔板组件;51.分隔板体;52分隔板套管;6.密封圈;7.挂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45]以下结合图1~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
[0046]如图1、图2、图9所示,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包括盒体1、盖体2 和取药组件3。盒体1和盖体2活动连接。
[0047]具体的,盒体1和盖体2为柱筒状,盒体1的外缘处设置盒体连接部12,盖体2的开口的内缘处设置盖体连接部22。优选的,盒体连接部1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盖体(2);所述盒体(1)与盖体(2)活动连接;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位置可调整的分隔板组件(5);所述分隔板组件(5)将盒体组件内腔分割成数个药盒腔体;所述盖体(2)上偏心设置有盖体取药口(21);所述盖体取药口(21)处设置有取药组件(3);所述取药组件(3)随所述盖体(2)旋转至不同的所述药盒腔体处,可视化取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内口处设置有盖体连接部(22);所述盖体取药口(21)处设置取药单元连接部(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药组件(3)包括取药口连接单元(31)和取药口盖体单元(32);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31)从所述盖体(2)内部固接在所述盖体取药口(21)处;所述取药口盖体单元(32)从所述盖体(2)外部穿入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31),密封连接在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药口顶置的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药口连接单元(31)包括取药口(311)和取药口支板(312);所述取药口支板(312)包括为圆板状的取药口支板体(3121);所述取药口支板体(3121)上偏心设置有取药口通过口(3123);所述取药口通过口(3123)外周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川宋燕新胡杨赵威沈涛徐玲王可欣谢丁丁刘萍郑海燕李刘宁徐顺霖高炜唐熠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