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48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5
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在被测装置与监测设备之间通过以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隔离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该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具有隔离高电压、防电磁干扰、抗雷击等优点,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光纤作为通信介质,从而有效隔离高电压、电磁干扰及抗雷击,保护了监测设备,从而为监测设备对被测装置进行全程监视提供可能。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光纤,从而具有远距离信号传输的优点。从而具有远距离信号传输的优点。从而具有远距离信号传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器产品电磁兼容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终端、仪表、通信管理机、在线监测、智能终端等装置等含以太网口或串口通信产品在浪涌测试过程中需要连接辅助装置进行实时监控。
[0003]对于以太网口设备,现有方法一般是采用以太网线直接连接或经过交换机连接监测设备(如厂家自带的计算机后台监控软件或辅助监控装置)进行通信;对于串口设备,现有技术方法一般是采用屏蔽双绞线连接数据可双向互转的转换器(USB转RS

485/422)与监测设备(后台监控计算机进行通信或采用屏蔽双绞线连接辅助下行装置或辅助监控装置)。
[0004]对通信端口屏蔽线进行试验时,受试产品与地绝缘,浪涌直接施加在它的金属外壳,如果被测设备没有金属外壳时,浪涌则直接施加到被测设备侧的屏蔽电缆上,通信端口的终端即辅助设备端可靠接地。除通信端口外,所有与被测设备连接的端口都通过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合适的耦合去耦网络与地隔离。虽然与通信端口连接的辅助设备可靠接地,但是由于高等级浪涌干扰能量巨大,辅助设备极易损坏。现有技术在国家标准《GB/T 17626.5

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中,对于制造商规定大于10m的双端接地屏蔽线,长度L首选为20m,使用2Ω源阻抗的浪涌信号发生器和18μF电容,如图1的试验配置进行干扰测试,该方法并没有对监测设备进一步的隔离,因此对监测设备的破坏力较大。
[0005]虽然现有技术可满足较低等级浪涌抗扰度测试,实现被测装置与辅助设备的正常连接。但是对于更高等级,为了保证被测设备及辅助设备不受浪涌脉冲冲击损害,只能采用试后复测的方式验证试验结果,无法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严谨性和有效性。
[0006]造成上述缺点的具体原因为:1、不同厂家的产品和辅助装置之间进行直连或通过以太网网络经交换机连接,交换机的各个以太网口外壳及机壳相连,不能有效隔离浪涌干扰。且辅助装置大多为便携式电脑或无浪涌保护器的通信裸板,进行浪涌干扰时有很大损坏的风险。2、厂家在研发及测试阶段,产品大多工作在不存在电磁兼容干扰环境下,特别是未考虑测试时对浪涌干扰下的需求,故浪涌干扰时选择的辅助装置抗干扰能力非常薄弱。3、长期以来,浪涌抗扰度条件下对屏蔽通信线的物理接口、传输介质技术存在瓶颈,未实现有效突破。4、没有效解决浪涌抗扰度条件下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
[0007]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该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具有隔离高电压、防电磁
干扰、抗雷击等优点,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10]提供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在被测装置与监测设备之间通过以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隔离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
[0011]优选的,上述隔离通信模块通过将所述被测装置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光信号进行传输,然后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监测设备。
[0012]优选的,上述隔离通信模块设置有一对连接口和一对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将一对连接口对应定义为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将一对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对应定义为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和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
[0013]优选的,上述第一连接口与被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通过光纤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监测设备信号连接。
[0014]优选的,上述隔离通信模块支持IEC61850

MMS通信协议、IEC60870
‑5‑
101通信协议、IEC60870

104通信协议或Modbus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的,上述连接口为RJ45以太网接口或RS485串口中的至少一种。
[0016]每个所述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均设置有TX接口和RX接口,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的TX接口与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的RX接口通过光纤进行通信传输,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的RX接口与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的TX接口通过光纤进行通信传输。
[0017]优选的,上述第一连接口通过双端屏蔽以太网线或者RS485通信线与被测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0018]优选的,上述第二连接口通过网线与所述监测设备信号连接。
[0019]被测装置与浪涌测试仪或者浪涌信号发生器连接。
[0020]优选的,上述监测设备为计算机或交换机。
[0021]优选的,上述连接口进行防雷保护。
[0022]优选的,上述光电转换通信模块的型号为NS577RS232/485/422串口光纤转换器或者10/100Base

TX to 100Base

FX Fast Ethernet Converter HTB

1100Full/half Duplex。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在被测装置与监测设备之间通过以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隔离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该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具有隔离高电压、防电磁干扰、抗雷击等优点,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光纤作为通信介质,从而有效隔离高电压、电磁干扰及抗雷击,保护了监测设备,从而为监测设备对被测装置进行全程监视提供可能。而且本专利技术使用光纤,从而具有远距离信号传输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5]图1为现有技术的浪涌抗扰度标准中用于屏蔽线的试验配置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施加方法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3为对比例的浪涌抗扰度标准中用于屏蔽线的试验配置图。
[0028]图4为实施例2的隔离施加方法的连接示意图。
[0029]在图1到4中,包括有:
[0030]被测装置100、
[0031]隔离通信模块200、连接口210、光电转换通信模块220、
[0032]监测设备300、
[0033]网络分析仪400、
[0034]浪涌测试仪/浪涌信号发生器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测装置与监测设备之间通过以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隔离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信模块通过将所述被测装置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光信号进行传输,然后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监测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信模块设置有一对连接口和一对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将一对连接口对应定义为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将一对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对应定义为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和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连接口与被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通过光纤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转换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监测设备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信模块支持IEC61850

MMS通信协议、IEC60870
‑5‑
101通信协议、IEC60870

104通信协议或Modbus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屏蔽通信线浪涌测试的隔离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超秦海晶徐洋涛陈威立张占营陈希艳李祎博白若冰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