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42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包括矩形固定柱、连接柱A、连接柱B、破旧轮胎、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A,另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B,所述连接柱A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连接柱B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柱A的内腔中且与连接柱A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矩形固定柱之间安装设置有支撑架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的底面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结构。本申请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废旧轮胎进行改造成为喂料槽,并且本申请具有调节结构,可以较为灵活的对不同大小的废旧轮胎进行固定。小的废旧轮胎进行固定。小的废旧轮胎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


[0001]本申请涉及牦牛饲养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

技术介绍

[0002]天祝白牦牛养殖由原来的传统粗放向育肥快速出栏方式转变,它能够缩短白牦牛的饲养周期,提高白牦牛的出栏率,形成以“天祝白牦牛”为品牌的产业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脱贫目标。
[0003]目前,白牦牛育肥多用铁槽,它容易生锈,而且容易被白牦牛丁翻,浪费饲料,很不适合白牦牛的育肥饲喂,天祝县现有的白牦牛喂料设施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由砖、水泥砌成的槽,此种槽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二是由铁皮焊接的铁槽,此种槽容易生锈,容易翻倒,浪费饲料。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铁槽,它容易生锈,而且容易被白牦牛丁翻,浪费饲料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包括矩形固定柱、连接柱A、连接柱B、破旧轮胎、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
[0006]所述矩形固定柱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A,另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B,所述连接柱A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连接柱B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柱A的内腔中且与连接柱A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矩形固定柱之间安装设置有支撑架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的底面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矩形支撑柱、限位滑块、支撑板、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轮、旋转手柄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矩形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矩形支撑柱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贯穿矩形支撑柱的内腔侧壁且延伸至壁外,所述矩形支撑柱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矩形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另一个矩形固定柱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支撑柱的内腔上下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限位滑块且与限位滑块之间螺纹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弧形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矩形支撑柱的侧壁处转动连接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支撑柱的内腔中,所述旋转手柄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动夹爪、定夹爪、固定插杆、螺纹柱和转动手柄,所述矩形固定柱的底面处固定连接有定夹爪,所述矩形固定柱的底面处滑动连接有动夹爪,所述动夹爪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所述动夹爪的侧壁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柱的一端,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贯穿定夹爪且与定夹爪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处固定连接
有转动手柄,所述破旧轮胎的侧边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夹爪和动夹爪夹持固定破旧轮胎的侧边且固定插杆贯穿破旧轮胎的定位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固定柱、连接柱A、连接柱B、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的外表面处均涂覆设置有青漆。
[0012]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废旧轮胎进行改造成为喂料槽,并且本申请具有调节结构,可以较为灵活的对不同大小的废旧轮胎进行固定,本申请具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可以较为灵活的对废旧轮胎进行固定,也便于后续的拆卸等工作,适合推广使用,本申请的两边轮胎微翘,此种料槽既耐用又稳定,而且不撒料,很适宜白牦牛的育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定夹爪的侧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矩形固定柱;2、矩形支撑柱;3、限位滑块;4、支撑板;5、螺纹杆;6、第一锥形齿轮;7、旋转手柄;8、第二锥形齿轮;9、连接柱A;10、连接柱B;11、动夹爪;12、定夹爪;13、固定插杆;14、螺纹柱;15、转动手柄;16、破旧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本技术所述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请参阅图1

4所示,包括矩形固定柱1、连接柱A9、连接柱B10、破旧轮胎16、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
[0020]所述矩形固定柱1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A9,另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B10,所述连接柱A9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连接柱B10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柱A9的内腔中且与连接柱A9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之间安装设置有支撑架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底面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结构,本申请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废旧轮胎进行改造成为喂料槽,并且本申请具有调节结构,可以较为灵活的对不同大小的废旧轮胎进行固定,本申请具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可以较为灵活的对废旧轮胎进行固定,也便于后续的拆卸等工作,适合推广使用。
[0021]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矩形支撑柱2、限位滑块3、支撑板4、螺纹杆5、第一锥形齿轮6、旋转手柄7和第二锥形齿轮8,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所述限位滑块3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的一端,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贯穿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侧壁且延伸至壁外,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矩形固定柱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与另一个矩形固定柱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上下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贯穿限位滑块3且与限位滑块3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5的弧形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侧壁处转动连接有旋转手柄7,所述旋转手柄7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中,所述旋转手柄7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8,所述第二锥形齿轮8和
第一锥形齿轮6之间相互啮合,通过手动旋转旋转手柄7可以带动第二锥形齿轮8进行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8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螺纹杆5进行旋转,进而带动限位滑块3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板4进行移动,进而对两个矩形固定柱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轮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动夹爪11、定夹爪12、固定插杆13、螺纹柱14和转动手柄15,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底面处固定连接有定夹爪12,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底面处滑动连接有动夹爪11,所述动夹爪11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13,所述动夹爪11的侧壁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柱14的一端,所述螺纹柱14的另一端贯穿定夹爪12且与定夹爪12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14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5,所述破旧轮胎16的侧边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夹爪12和动夹爪11加持固定破旧轮胎16的侧边且固定插杆13贯穿破旧轮胎16的定位孔;所述矩形固定柱1、连接柱A9、连接柱B10、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的外表面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固定柱(1)、连接柱A(9)、连接柱B(10)、破旧轮胎(16)、支撑架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1)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A(9),另一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B(10),所述连接柱A(9)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连接柱B(10)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柱A(9)的内腔中且与连接柱A(9)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矩形固定柱(1)之间安装设置有支撑架结构,所述矩形固定柱(1)的底面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矩形支撑柱(2)、限位滑块(3)、支撑板(4)、螺纹杆(5)、第一锥形齿轮(6)、旋转手柄(7)和第二锥形齿轮(8),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所述限位滑块(3)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的一端,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贯穿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侧壁且延伸至壁外,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矩形固定柱(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与另一个矩形固定柱(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祝白牦牛喂料的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柱(2)的内腔上下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贯穿限位滑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学吴芳蒲晓明祁学东陈宗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祝藏族自治县万良走马养殖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