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33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属于门栏技术领域,包括栏体、门体,其特征在于:栏体包括主横栏,主横栏两端设置主竖栏,其中一组主竖栏顶部设置固定座,主横栏靠近固定座一端设置连接孔,门体包括上横栏、挡杆、下横栏,上横栏与下横栏平行,挡杆两端分别与上横栏、下横栏固定连接,上横栏靠近固定座一端设置上转动座,下横栏靠近连接孔一端设置下转动座,上转动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下转动座与连接孔转动连接,设主横栏中部的宽度为w,则3.5cm<w<5.5cm,主横栏中部的高度小于1.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婴儿床过程中,照看人容易被绊到进而导致婴儿受伤的风险增加,及抱婴儿时需要弯腰且容易被硌到等问题,使用更加安全、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绊脚型门栏


[0001]本技术涉及门栏
,具体是一种防绊脚型门栏。

技术介绍

[0002]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式婴儿用品大量涌现出来,人们有了更好的条件抚育下一代,婴儿床就是婴儿用品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照看人照看婴儿时,常常需要将婴儿在婴儿床处抱进抱出,但相当一部分传统婴儿床的床体并未采用架高设计,而是将底部横栏直接与地面贴合,如此虽然能保证婴儿床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也会因底部横栏与地面的贴合,导致照看人更容易踢到底部横栏甚至被绊到,如果被绊到时照看人正抱着婴儿,婴儿因此受伤的风险会急剧增加,此外,同样出于稳定性的考虑,传统婴儿床的侧板往往一经组装就已固定,照看人抱婴儿时不仅需要弯腰,也容易被硌到,使用体验非常不好,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解决使用婴儿床过程中,照看人容易被绊到进而导致婴儿受伤的风险增加,以及抱婴儿时需要弯腰且容易被硌到等问题,使婴儿床的使用更加安全、方便,越来越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绊脚型门栏。
[0004]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包括栏体、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栏体包括主横栏,所述主横栏两端设置主竖栏,其中一组所述主竖栏顶部设置固定座,所述主横栏靠近所述固定座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门体包括上横栏、挡杆、下横栏,所述上横栏与所述下横栏平行,所述挡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栏、下横栏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栏靠近所述固定座一端设置上转动座,所述下横栏靠近所述连接孔一端设置下转动座,所述上转动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下转动座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一侧的上部设置V形开口,所述上转动座一侧的内壁表面对称设置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V形开口的上表面贴合。
[0006]进一步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主竖栏的顶部设置上限位座,所述上限位座上部水平设置上限位槽,所述上横栏靠近所述上限位座一端设置手柄,所述手柄内部设置第一弹簧,所述手柄上部滑动设置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推块靠近所述上限位座一端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位置与所述上限位槽对应,所述上限位座、手柄内部均设置磁钢,两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异。
[0007]进一步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主竖栏的底部设置下限位座,所述下限位座中部垂直设置下限位槽,所述下横栏靠近所述下限位座一端设置管塞,所述管塞内部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管塞中心位置活动设置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的位置与所述下限位槽对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横栏端部的宽度小于自身中部的宽度,所述主横栏端部的高度大于自身中部的高度,所述主横栏由端部向中部以斜面形式过渡,设所述主横栏中部的宽
度为w,则3.5cm<w<5.5cm,所述主横栏中部的高度小于1.5cm。
[0009]本技术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的有益效果为:
[0010]1、通过将主横栏设计为端部宽度小于中部宽度、端部高度大于中部高度,中部宽度3.5cm<w<5.5cm,中部高度小于1.5cm,且由端部向中部以斜面形式过渡,既保证了主横栏与地面有足够的贴合面积,又避免了主横栏过高、过渡不自然导致可能绊到照看人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使用传统婴儿床过程中,照看人容易被绊到进而导致婴儿受伤风险增加的问题,使得婴儿床的使用更加方便;
[0011]2、通过将门体与栏体分开设置,使门体与栏体转动连接,照看人只需推动门体将其打开,即可将婴儿抱进或抱出,既不用弯腰,也避免了被硌到,使用体验显著提升;
[0012]3、凸块与V形开口的上表面贴合,使得照看人松开门体后,门体可自动完成复位,进而通过限位板与上限位槽的配合、限位销与下限位槽的配合以及上限位座与手柄内部磁钢的相互吸引,即可实现门体复位后的锁定,由此进一步提升了本婴儿床使用的方便程度。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但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的栏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8为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9为图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10为图3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11为图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其中,1

栏体,2

门体,3

主竖栏,4

主横栏,5

下横栏,6

挡杆,7

上横栏,8

上限位座,9

上限位槽,10

下限位座,11

下限位槽,12

连接孔,13

固定座,14

推块,15

限位板,16

手柄,17

管塞,18

限位销,19

下转动座,20

上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说明更加清楚,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11,对本技术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作进一步描述。
[0027]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包括栏体1、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栏体1包括主横栏4,所述主横栏4两端设置主竖栏3,其中一组所述主竖栏3顶部设置固定座13,所述主横栏4靠近所述固定座13一端设置连接孔12,所述门体2包括上横栏7、挡杆6、下横栏5,所述上横栏7与所述下横栏5平行,所述挡杆6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栏7、下横栏5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栏7靠近
所述固定座13一端设置上转动座20,所述下横栏5靠近所述连接孔12一端设置下转动座19,所述上转动座20与所述固定座13转动连接,所述下转动座19与所述连接孔12转动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13一侧的上部设置V形开口,所述上转动座20一侧的内壁表面对称设置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V形开口的上表面贴合。
[0029]进一步的,远离所述固定座13的所述主竖栏3的顶部设置上限位座8,所述上限位座8上部水平设置上限位槽9,所述上横栏7靠近所述上限位座8一端设置手柄16,所述手柄16内部设置第一弹簧,所述手柄16上部滑动设置推块14,所述推块14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推块14靠近所述上限位座8一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包括栏体、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栏体包括主横栏,所述主横栏两端设置主竖栏,其中一组所述主竖栏顶部设置固定座,所述主横栏靠近所述固定座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门体包括上横栏、挡杆、下横栏,所述上横栏与所述下横栏平行,所述挡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栏、下横栏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栏靠近所述固定座一端设置上转动座,所述下横栏靠近所述连接孔一端设置下转动座,所述上转动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下转动座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一侧的上部设置V形开口,所述上转动座一侧的内壁表面对称设置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V形开口的上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绊脚型门栏,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主竖栏的顶部设置上限位座,所述上限位座上部水平设置上限位槽,所述上横栏靠近所述上限位座一端设置手柄,所述手柄内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松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兰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