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27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S1、满载电缆盘的装料阶段;第一偏转机构通过旋转轴铰接于机架的主机架上,第二偏转机构通过锁紧轴铰接于机架的主机架上,此时,锁紧轴处于锁紧状态;S2、第一偏转机构由第一平铺状态向第一偏转状态切换,第一偏转机构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偏转,第二偏转机构由第二平铺状态向第二偏转状态切换,第二偏转机构以锁紧轴为中心偏转,此时,第一偏转机构与第二偏转机构呈夹角布置并且满载电缆盘位于第一偏转机构与第二偏转机构之间的夹角区域内;S3、满载电缆盘在第一偏转机构与第二偏转机构之间发生缓慢转动,操作人工可牵引电缆线进行逐步的释放。缆线进行逐步的释放。缆线进行逐步的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线敷设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敷设是电力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加快电缆的敷设效率以及加快施工速度,辅助电缆铺设的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结合目前辅助电缆铺设的相关设备,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进行电缆敷设时,依然还需要多人协同配合才可以使得电缆得到逐步释放;其二、对电缆盘进行支撑的架体,其结构原因,如果操作工人施力不当或者底面不平整时,容易造成电缆盘以及架体发生倾倒;其三、在对电缆盘进行悬挂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体力,并且容易发生电缆盘脱离的风险;其四、现有的辅助设备,不能应用于对废旧电缆的缠绕,不能适应工地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操作的电缆线敷设的施工方法,并且电缆盘在入料、卸料过程中都是自动化完成,施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降低人工参与度。
[0004]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一、满载电缆盘的装料阶段;S1、通过设置于机架(10)顶部的牵引机构(20)将满载电缆盘移动至第一偏转机构(30)、第二偏转机构(40)上,此时,第一偏转机构(30)处于第一平铺状态,第二偏转机构(40)处于第二平铺状态,处于第一平铺状态下的第一偏转机构(30)与处于第二平铺状态下的第二偏转机构(40)呈平行布置;第一偏转机构(30)通过旋转轴(80)铰接于机架(10)的主机架(110)上,第二偏转机构(40)通过锁紧轴(70)铰接于机架(10)的主机架(110)上,此时,锁紧轴(70)处于锁紧状态;二、电缆线排出阶段;S2、启动设置于主机架(110)上的顶升机构(50),由顶升机构(50)向第一偏转机构(30)、第二偏转机构(40)施加牵引力,并使得第一偏转机构(30)由第一平铺状态向第一偏转状态切换,第一偏转机构(30)以旋转轴(80)为中心进行偏转,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平铺状态向第二偏转状态切换,第二偏转机构(40)以锁紧轴(70)为中心偏转,此时,第一偏转机构(30)与第二偏转机构(40)呈夹角布置并且满载电缆盘位于第一偏转机构(30)与第二偏转机构(40)之间的夹角区域内;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平铺状态向第二偏转状态切换过程中,第二偏转机构(40)触发锁紧轴(70)由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S3、启动设置于主机架(110)上的驱动电机(810),驱动电机(810)上的旋转力经过第一偏转机构(30)向满载电缆盘传递,并使得满载电缆盘在第一偏转机构(30)与第二偏转机构(40)之间发生缓慢转动,操作人工可牵引电缆线进行逐步的释放;三、空载电缆盘的排出;S4、电缆盘上的电缆线完全排出后,启动顶升机构(50)并使得顶升机构(50)上的牵引力向第一偏转机构(30)、第二偏转机构(40)传递,第一偏转机构(30)由第一偏转状态向第一卸料状态切换,第一偏转机构(30)以旋转轴(80)为中心进行偏转,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偏转状态向第二卸料状态切换,第二偏转机构(40)以锁紧轴(70)为中心偏转;S5、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偏转状态向第二卸料状态切换过程中,第二偏转机构(40)触发锁紧轴(70)由解锁状态向收缩状态切换,收缩状态下的锁紧轴(70)将绕第二偏转机构(40)与顶升机构(50)连接处转动,并使得第二偏转机构(40)呈斜坡状态,推动空载电缆盘由第二偏转机构(40)向外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机架(110)的前端部设置有入料装置(120)、后端部设置有卸料装置(130),主机架(110)的上端部设置有牵引机构(20),入料装置(120)用于引导满载电缆盘由地面进入至主机架(110)上,卸料装置(130)用于接收自主机架(110)排出的空载电缆盘并引导空载电缆盘排出,牵引机构(20)用于牵引电缆盘在入料装置(120)上滑动并由入料装置(120)进入至主机架(110);第一偏转机构(30)与主机架(110)的铰接处临近主机架(110)与入料装置(120)的衔接处,第二偏转机构(40)与主机架(110)的铰接处临近主机架(110)与卸料装置(130)的衔接处;主机架(110)的下端部安装有顶升机构(50),顶升机构(50)与第一偏转机构(30)、第二
偏转机构(40)连接,顶升机构(50)用于牵引第一偏转机构(30)在第一平铺状态、第一偏转状态、第一卸料状态之间切换,并且顶升机构(50)用于第二偏转机构(40)在第二平铺状态、第二偏转状态、第二卸料状态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偏转机构(30)与第二偏转机构(40)均包括翻动机构,翻动机构包括两个偏转架(310),两个偏转架(310)呈间隔布置并且两个偏转架(310)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辊轴,若干个辊轴呈等间距布置于两个偏转架(310)之间,偏转架(310)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牵引端,第一偏转机构(30)的偏转架(310)的连接端通过旋转轴(80)与主机架(110)连接,第二偏转机构(40)的偏转架(310)的连接端通过锁紧轴(70)与主机架(110)连接,偏转架(310)的牵引端底部垂直连接有支架(320),支架(320)上活动设置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330);旋转轴(80)活动安装于主机架(110)并且旋转轴(80)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偏转机构(30)在发生状态的切换时,以旋转轴(80)为中心旋转,主机架(110)上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810),动力传递机构(810)的主动件连接有驱动电机,动力传递机构(810)的从动件连接旋转轴(80),驱动电机提供的旋转力由动力传递机构(810)向旋转轴(80)传递并实现旋转轴(80)的转动;第一偏转机构(30)的偏转架(310)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并且传动机构的主动件与旋转轴(80)连接,传动机构与设置于第一偏转机构(30)的偏转架(310)上辊轴相连接;主机架(11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立架(111),立架(111)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布置于第一偏转机构(30)的两端,牵引机构(20)安装于立架(111)的顶部;立架(111)上设置有用于引导传动杆(330)运动的滑动槽(113),滑动槽(113)设置有两个,一滑动槽(113)与第一偏转机构(30)的传动杆(330)相匹配,另一个滑动槽(113)与第二偏转机构(40)的传动杆(330)相匹配;主机架(110)上设置有引导架(114),引导架(114)上设置有呈弧形结构并且用于引导锁紧轴(70)滑动的引导槽(115),引导槽(115)的上端为起始端、下端为卸料端;第二偏转机构(40)处于第二平铺状态时,锁紧轴(70)位于引导槽(115)的起始端并且处于锁紧状态;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平铺状态向第二偏转状态切换时,锁紧轴(70)位于引导槽(115)的起始端并且第二偏转机构(40)将触发锁紧轴(70)由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第二偏转机构(40)由第二偏转状态向第二卸料状态切换时,第二偏转机构(40)将触发锁紧轴(70)由解锁状态向收缩状态切换,处于收缩状态下的锁紧轴(70)将绕传动杆(330)为中心转动并且锁紧轴(70)由引导槽(115)的起始端向引导槽(115)的卸料端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机架(110)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偏转机构(30)下端部的水平架(112),顶升机构(50)安装于水平架(112),顶升机构(50)包括液压缸(520),液压缸(520)的伸缩杆连接有顶升板(510),顶升板(510)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水平导槽,水平导槽与传动杆(330)相匹配;顶升板(510)的下端部还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顶升导杆(530)并且水平架(112)上设置有与顶升导杆(530)相匹配的导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电缆敷设的快速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爽周照伟杨聚周荣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