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219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1
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包括供风设备和用于埋设在地下的加湿水箱,所述供风设备的出风端连接有供风管,且所述供风管连接有用于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一,所述供风设备的出风端与所述加湿水箱连接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供风管上位于所述换热管一连接端和所述加湿管连接端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二,所述加湿水箱与所述供风管连接有出风管,且所述出风管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二远离所述供风设备的一侧;所述换热管一连通建筑物内部,且建筑物连接有排风管。本申请具有灵活调节建筑内空气湿度,利用地下温度差换热,提高建筑物通风、供暖或制冷的节能效果的优点。供暖或制冷的节能效果的优点。供暖或制冷的节能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为扩大采光和美观,使用的玻璃幕墙面积较大,同时由于安全的需要,玻璃幕墙可开启的面积有限,导致建筑物内自然通风的效果较差。
[0003]相关技术中,建筑物内大多采用机械通风,为了实现供暖或制冷,还需要配置空调系统。
[0004]然而,无论是建筑物内供暖或制冷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大量空调设备运转也会产生较多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建筑通风、供暖及制冷的节能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供风设备和用于埋设在地下的加湿水箱,所述供风设备的出风端连接有供风管,且所述供风管连接有用于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一,所述供风设备的出风端与所述加湿水箱连接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供风管上位于所述换热管一连接端和所述加湿管连接端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二,所述加湿水箱与所述供风管连接有出风管,且所述出风管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二远离所述供风设备的一侧;
[0008]所述换热管一连通建筑物内部,且建筑物连接有排风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供风设备并通过供风管向换热管一导入空气,换热管一内的空气与地下土壤温度换热,地下土壤温度在冬季高于地面温度,在夏季低于地面温度,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并导入建筑物内进行通风、供暖或制冷,建筑物内空气由排风管排出,从而完成建筑室内通风;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打开控制阀一并关闭控制阀二,从而将供风设备连通加湿水箱,从而使充入气体过水加湿并导入建筑物内,有利于灵活调节空气湿度,通过利用地下温度差并换热,提高建筑物通风、供暖或制冷的节能效果。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管一与建筑物连接有进风管,且所述进风管连接有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各个楼层的进风支管,且所述进风支管上设置有启闭阀一;
[0011]所述排风管包括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各个楼层的排风支管,且所述排风支管上设置有启闭阀二。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阀一及启闭阀二供建筑物内部灵活控制进排气,提高空气流通控制的便捷性。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排风支管连接有循环管,且所述循环管连接在建筑物和所述启闭阀二之间,所述循环管连接有用于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二,所述换热管二连通所述供风管,且所述换热管二与所述供风管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控制阀二远离所述供风设备的一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关闭启闭阀二后,排出建筑物的空气由循环管导入换热管二并再次经过地下换热,换热管二将空气再次导入供风管形成循环供风,有利于减少排出建筑物空气的热损失并循环换热,提高空气供暖或制冷效果,控制阀二有利于避免换热管二循环气体反向充向供风设备。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循环管和所述换热管二之间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活性炭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出建筑物内的空气由循环管导入过滤箱,活性炭板有利于吸附空气杂质,从而净化导出空气并再次循环利用。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循环管和所述换热管二之间连通有用于存放水源的沉淀箱,所述循环管排出的气体导入所述沉淀箱内并充入水源内,且所述沉淀箱与所述换热管二连接有导气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预先在沉淀箱内存放水源,排出建筑物的空气导入沉淀箱内并经过积水沉淀杂质,有利于吸附、沉淀空气中的杂质,提高循环利用的空气洁净度。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供风设备包括供风箱和设置在所述供风箱内的风机,所述供风箱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抽取外部空气由进风口导入供风箱内,空气经过过滤网过滤杂质,有利于减少外部灰尘等杂质混入通风空气内。
[00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供风箱顶面设置有导水拱顶,且所述供风箱的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朝向背离所述供风箱延伸。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拱顶有利于引导雨水等导下供风箱,减少外部积水堆积在供风箱上,同时挡雨板减少外部雨水等渗入进风口,提高对供风箱内部风机的保护。
[00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管一和所述换热管二均设置为波纹管。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一及换热管二采用波纹管增大与地下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管一、换热管二内部空气换热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供风设备向换热管一导入空气,换热管一内的空气与地下土壤温度换热,地下土壤温度在冬季高于地面温度,在夏季低于地面温度,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并导入建筑物内进行通风、供暖或制冷,建筑物内空气由排风管排出,从而完成建筑室内通风;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打开控制阀一、闭合控制阀二以将供风设备连通加湿水箱,使充入气体过水加湿并导入建筑物内,有利于灵活调节空气湿度,通过利用地下温度差并换热,提高建筑物通风、供暖或制冷的节能效果;
[0027]关闭启闭阀二后,排出建筑物的空气由循环管导入换热管二并再次经过地下换热,然后导入供风管形成循环供风,有利于减少排出建筑物空气的热损失并循环换热,提高空气供暖或制冷效果;
[0028]排出建筑物的空气导入沉淀箱内并经过积水沉淀杂质,有利于吸附、沉淀空气中的杂质,提高循环利用的空气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建筑节能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滤网、风机、加湿水箱、控制阀一、控制阀二和分流管的剖视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滤箱、活性炭板和沉淀箱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供风设备;11、供风箱;111、进风口;112、过滤网;113、导水拱顶;114、挡雨板;12、风机;2、加湿水箱;21、加湿管;22、控制阀一;23、出风管;24、补水管;3、供风管;31、控制阀二;4、换热管一;41、进风管;411、进风支管;412、启闭阀一;413、汇流接头;5、排风管;51、排风支管;52、启闭阀二;6、循环管;7、换热管二;71、分流管;8、过滤箱;81、活性炭板;82、导入管;9、沉淀箱;91、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参照图1,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用于安置在地面上的供风设备1,供风设备1的出风端连接有供风管3,供风管3向地下延伸并连接有换热管一4,换热管一4在地下延伸至建筑物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风设备(1)和用于埋设在地下的加湿水箱(2),所述供风设备(1)的出风端连接有供风管(3),且所述供风管(3)连接有用于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一(4),所述供风设备(1)的出风端与所述加湿水箱(2)连接有加湿管(21),所述加湿管(21)上设置有控制阀一(22),所述供风管(3)上位于所述换热管一(4)连接端和所述加湿管(21)连接端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二(31),所述加湿水箱(2)与所述供风管(3)连接有出风管(23),且所述出风管(23)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二(31)远离所述供风设备(1)的一侧;所述换热管一(4)连通建筑物内部,且建筑物连接有排风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一(4)与建筑物连接有进风管(41),且所述进风管(41)连接有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各个楼层的进风支管(411),且所述进风支管(411)上设置有启闭阀一(412);所述排风管(5)包括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各个楼层的排风支管(51),且所述排风支管(51)上设置有启闭阀二(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51)连接有循环管(6),且所述循环管(6)连接在建筑物和所述启闭阀二(52)之间,所述循环管(6)连接有用于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力刘志国缪顾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海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