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99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属于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技术领域。与常见的两种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工具软件测试方法的部署复杂度,还可以节约网络分析仪器测试方法的投入成本,提高了网络转发性能测试的灵活性、便捷性和经济性。便捷性和经济性。便捷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转发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负载均衡集群已成为提高系统并发性能的一种常见的应用技术。这种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中间设备具有高速的网络转发性能,因此对设备网络转发性能的测试成为搭建集群系统的关键。目前,网络转发性能的测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
[0003]第一种是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软件来实现,比如JMeter或者LoadRunner等。这种方式需要在客户端部署该工具软件,通过发送请求数据和接收响应数据来测试系统的转发性能。该方案的缺陷是:首先,这些工具软件都具有复杂的测试功能,需要使用者具备较强的学习和使用能力;其次,这些工具软件对网络环境的部署要求较高,需要在服务端搭建一套完整的应用访问环境(包括交换机、数据库、中间件、转发软件等),任何一节点的瓶颈(如交换机性能不足、客户端网络带宽不足等)都会影响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不适用于单节点设备的测试分析场景。
[0004]第二种是通过专业的网络分析仪器来实现,比如Ixia或者Spirent测试仪等。这些测试仪表通过与被测设备的网络端口相连,自行模拟客户端的访问请求和服务端的数据响应,无需再搭建复杂的应用访问环境,且支持全面的网络转发功能和性能测试。但是这种方案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这些网络分析仪器都具有复杂的测试功能,需要使用者具备较强的学习和使用能力;其次,专业的网络分析仪器都比较昂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适用于简单经济的小规模测试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网络数据转发性能测试方法,降低工具软件测试方法的部署复杂度,节约网络分析仪器测试方法的投入成本。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三台环境设备实现,包括一台被测设备和两台陪测设备,在被测设备A上设置四个物理网络端口A1、A2、A3、A4,在陪测设备B上设置两个物理网络端口B1、B2,在陪测设备C上设置两个物理网络端口C1、C2,其中端口A1与端口B1连接,端口A2与端口B2连接,端口A3与端口C1连接,端口A4与端口C2连接;设端口A1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1和IP1,端口A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2和IP2,端口A3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3和IP3,端口A4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4和IP4,端口B1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5和IP5,端口B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6和IP6,端口C1的MAC地址和IP地址
分别是MAC7和IP7,端口C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8和IP8;设网络地址D1是端口A1与端口B1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2是端口A2与端口B2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3是端口A3与端口C1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4是端口A4与端口C2的直连网络地址;
[0009]在被测设备A上运行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在陪测设备B上运行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B0,在陪测设备C上运行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C0;模块B0的运行产生了多个服务进程,其中设B3和B5为服务端进程,用于监听并接收网络数据,设B4和B6为客户端进程,用于产生并发送网络数据;模块C0的运行也产生了多个服务进程,其中设C3和C5为服务端进程,用于监听并接收网络数据,设C4和C6为客户端进程,用于产生并发送网络数据;且陪测设备B与陪测设备C上的客户端进程与服务端进程两两配对:客户端进程C4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B3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C6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B5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B4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C3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B6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C5进行接收。
[0010]优选地,在该方法中,还对所述被测设备A进行如下的系统配置:
[0011]步骤一:在被测设备A的系统中预留巨页内存并孤立CPU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
[0012]步骤二: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开启巨页内存,并将四个物理网络端口A1、A2、A3、A4与模块A0程序中的逻辑端口进行绑定;
[0013]步骤三:将四个网络地址D1、D2、D3、D4添加到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的路由表中,并将路由表中这四个网络地址的下一跳端口分别与模块A0程序中的逻辑端口一一映射;
[0014]步骤四:将步骤一中孤立的CPU核心与步骤二中的逻辑端口绑定,并启动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方法实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
[0016]优选地,该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为单向数据流测试方法。
[0017]优选地,所述单向数据流测试方法的过程如下:
[0018]步骤一:在陪测设备C的系统中添加IP3和MAC3的地址映射信息,再添加IP4和MAC4的地址映射信息;
[0019]步骤二:在陪测设备C的系统中添加网络地址D1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3,再添加网络地址D2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4;
[0020]步骤三:在陪测设备B上启动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B0,开启服务端进程B3和服务端进程B5;
[0021]步骤四:在陪测设备C上启动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C0,开启客户端进程C4和客户端进程C6,在客户端进程C4发起对服务端进程B3的压力访问,在客户端进程C6发起对服务端进程B5的压力访问。
[0022]优选地,该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为双向数据流测试方法。
[0023]优选地,所述双向数据流测试方法的过程如下:
[0024]步骤1:在陪测设备B的系统中添加IP1和MAC1的地址映射信息,再添加IP2和MAC2的地址映射信息;在陪测设备C的系统中添加IP3和MAC3的地址映射信息,再添加IP4和MAC4的地址映射信息;
[0025]步骤2:在陪测设备B的系统中添加网络地址D3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1,再添加网络地址D4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2;在陪测设备C的系统中添加网络地址D1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3,再添加网络地址D2的路由表,并将网关指向IP4;
[0026]步骤3:在陪测设备B上启动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B0,开启服务端进程B3和服务端进程B5,在陪测设备C上启动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C0,开启服务端进程C3和服务端进程C5;
[0027]步骤4:在陪测设备B上开启客户端进程B4和客户端进程B6,在客户端进程B4发起对服务端进程C3的压力访问,在客户端进程B6发起对服务端进程C5的压力访问;在陪测设备C上开启客户端进程C4和客户端进程C6的发送数据进程,在客户端进程C4发起对服务端进程B3的压力访问,在客户端进程C6发起对服务端进程B5的压力访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平台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三台环境设备实现,包括一台被测设备和两台陪测设备,在被测设备A上设置四个物理网络端口A1、A2、A3、A4,在陪测设备B上设置两个物理网络端口B1、B2,在陪测设备C上设置两个物理网络端口C1、C2,其中端口A1与端口B1连接,端口A2与端口B2连接,端口A3与端口C1连接,端口A4与端口C2连接;设端口A1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1和IP1,端口A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2和IP2,端口A3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3和IP3,端口A4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4和IP4,端口B1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5和IP5,端口B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6和IP6,端口C1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7和IP7,端口C2的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是MAC8和IP8;设网络地址D1是端口A1与端口B1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2是端口A2与端口B2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3是端口A3与端口C1的直连网络地址,网络地址D4是端口A4与端口C2的直连网络地址;在被测设备A上运行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在陪测设备B上运行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B0,在陪测设备C上运行网络吞吐性能测试模块C0;模块B0的运行产生了多个服务进程,其中设B3和B5为服务端进程,用于监听并接收网络数据,设B4和B6为客户端进程,用于产生并发送网络数据;模块C0的运行也产生了多个服务进程,其中设C3和C5为服务端进程,用于监听并接收网络数据,设C4和C6为客户端进程,用于产生并发送网络数据;且陪测设备B与陪测设备C上的客户端进程与服务端进程两两配对:客户端进程C4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B3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C6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B5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B4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C3进行接收;客户端进程B6发送的数据,服务端进程C5进行接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还对所述被测设备A进行如下的系统配置:步骤一:在被测设备A的系统中预留巨页内存并孤立CPU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步骤二: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开启巨页内存,并将四个物理网络端口A1、A2、A3、A4与模块A0程序中的逻辑端口进行绑定;步骤三:将四个网络地址D1、D2、D3、D4添加到网络数据转发模块A0的路由表中,并将路由表中这四个网络地址的下一跳端口分别与模块A0程序中的逻辑端口一一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昀辛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