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91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构,包括多组滤棒管组件,各组滤棒管组件均包括多个滤棒管;各组滤棒管组件的多个滤棒管在一输送方向上依次衔接;滤棒交换机构,包括发射机信号集控站、接收机信号集控站以及多个交换管;发射机信号集控站包括发射架以及多个发射单元读写座;接收机信号集控站包括接收架以及接收单元读写座;交换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接头,各个交换管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发射单元读写座连接,各个交换管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接收单元读写座连接;第一接头内设有用于读取信号并进行信号匹配的读写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滤棒的信号自动匹配,然后进行滤棒输送。然后进行滤棒输送。然后进行滤棒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滤棒管道输送系统使用于连接发射机发射单元与卷烟机接收单元,实现发射单元的滤棒自动输送至接收单元。常见的滤棒管道输送系统方式一有利用滤棒管道直接连接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对应关系简单,不能实现发射单元灵活切换对应其他接收单元,灵活性差,该种生产方式已淘汰。
[0003]常见的滤棒管道输送系统方式有配置了电信号交换站,电信号交换软管,机械泄压阀,光纤计数与堵塞检测,电控系统等设备,其工作流程是电信号交换站根据发射机的发射单元对应配置入口模块单元,根据卷烟机的接收单元对应配置出口模块单元,电信号交换站通过电信号交换软管连接起来,实现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之间任意对接。
[0004]机械泄压阀安装在6.5米高天花上方的滤棒管道水平状态90
°
垂直转弯的前端200mm处,接通机械泄压阀的滤棒管道90度垂直往下地面方向布置,连接卷烟机接收单元,滤棒输送经过机械泄压阀时,释放管道中正压推力,滤棒从6.5m的天花上方通过自重跟运动惯性自由下滑输送至接收站。滤棒管道输送系统方式二主要是简单实现了电信号交换站的软管交换,使发射机的每个发射单元均能对接卷烟机的接收单元。电信号交换站与电信号交换软管之间连接方式是电信号交换站的入口模块单元均配置了航空插头母头,快速拔插接头母头;电信号交换站的出口模块单元同样配置航空插头母头,快速拔插接头母头。
[0005]电信号交换软管两端配置了相同的航空插头公头通过信号电缆连接在一起,快速插头母头通过塑料软管连接在一起,再利用热缩膜将信号电缆与塑料软管热缩组装在一起,成型体积大,笨重。电信号交换站与电信号交换软管之间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机的发射单元与交换站入口模块通过信号电缆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卷烟机的接收单元与交换站出口模块通过信号电缆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在启动前,需要人工在电信号交换站控制触摸屏上把发射机与接收机的滤棒品牌输入系统,然后再操作电信号交换软管联通起来,信号都匹配正常后,发射机开始正常工作。
[0006]现有的滤棒管道输送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几个痛点,一是手动录入发射机品牌到操作触摸屏上,经常出现未匹配品牌,即系统数据库没有对应的品牌,可能是录入错误,查阅工作量大,修改不方便;二是电信号交换软管配置的航空插头,实际工作中多次拔插后,往往出现缩针接触不良现象,信号断断续续,导致发射机不规律间断发射,最终造成滤棒堵塞,而该种情况更能发觉;三是电信号交换软管的信号电缆与软管连接在一起,导致软管带静电使滤棒输送经过软管后,导致速度下降,最终造成滤棒堵塞或者输送距离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其可以进行滤棒的信号自动匹配,然后进行滤棒输送。
[0008]本技术在于提供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包括,
[0009]输送机构,包括多组滤棒管组件,各组滤棒管组件均包括多个滤棒管;各组滤棒管组件的多个滤棒管在一输送方向上依次衔接;位于输送方向的起始位置的滤棒管形成为滤棒输入管,位于输送方向的末端位置的滤棒管形成为滤棒输出管;
[0010]滤棒交换机构,包括发射机信号集控站、接收机信号集控站以及多个交换管;所述发射机信号集控站包括发射架以及多个用于发射信号的发射单元读写座,多个发射单元读写座均安装于所述发射架上;接收机信号集控站包括接收架以及多个用于接收所述信号的接收单元读写座,多个接收单元读写座均安装于在接收架上;所述交换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接头,各个交换管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发射单元读写座连接,各个交换管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接收单元读写座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用于读取所述信号并进行信号匹配的读写器;各组滤棒管组件的滤棒输入管与发射机信号集控站的各个发射单元读写座一一对应连接;各组滤棒管组件的滤棒输出管与接收机信号集控站的各个接收单元读写座一一对应连接。
[0011]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包括安装座、第二接头以及第一信号读写器,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安装滤棒管,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滤棒管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读写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接头外;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第二接头穿接于所述绝缘座外,所述第一信号读写器安装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接收单元读写座与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结构相同。
[0012]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各组滤棒管组件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滤棒管之间设有清堵机构,所述清堵机构包括阀座、阀芯以及阀芯驱动件,所述阀座内设有活动通道、接管通道以及吹气通道;所述活动通道的一端贯通至所述接管通道;所述活动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阀芯驱动件,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活动通道内并在所述阀芯驱动件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接管通道运动;所述阀芯用于在靠近所述接管通道运动后封堵于所述接管通道;所述吹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管通道连通;所述吹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导入气体;所述接管通道的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两个滤棒管连接。
[0013]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该清堵机构还包括第一管接头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一端密封穿接于所述接管通道内;所述第一管接头伸出于所述接管通道的端部伸出;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外,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管通道内,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驱使第一管接头靠近接管通道内部运动的弹性应力;所述接管通道的远离第一管接头的端部设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穿接于所述接管通道内;所述第二管接头穿接于所述接管通道的端部套装有第二密封圈。
[0014]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各组滤棒管组件的滤棒输入管以及滤棒输出管上均设有滤棒检测机构,所述滤棒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滤棒输入管或者滤棒输出管内是否滤棒堵塞。
[0015]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滤棒检测机构包括透明检测管以及滤棒检测件,所述透明检测管与滤棒输入管或者滤棒输出管连通;所述滤棒检测件用于对透明检测管进行检测。
[0016]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各组滤棒管组件滤棒输入管的起始端
还设有自动插拔装置,自动插拔装置包括机体以及驱动机构,机体上设有活动接头组件以及固定接头组件,所述活动接头组件设有用于连接滤棒管的活动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组件设有用于连接滤棒管的固定接头;所述活动接头组件可沿滤棒输送方向靠近远离所述固定接头组件运动;所述活动接头组件用于在靠近固定接头组件运动后,驱使活动接头与固定接头插装配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接头安装座沿所述滤棒输送方向运动。
[0017]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滤棒收集斗,所述滤棒收集斗位于活动接头组件以及固定接头组件之间,并用于接收滤棒管吹出的滤棒。
[0018]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各组滤棒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包括多组滤棒管组件,各组滤棒管组件均包括多个滤棒管;各组滤棒管组件的多个滤棒管在一输送方向上依次衔接;位于输送方向的起始位置的滤棒管形成为滤棒输入管,位于输送方向的末端位置的滤棒管形成为滤棒输出管;滤棒交换机构,包括发射机信号集控站、接收机信号集控站以及多个交换管;所述发射机信号集控站包括发射架以及多个用于发射信号的发射单元读写座,多个发射单元读写座均安装于所述发射架上;接收机信号集控站包括接收架以及多个用于接收所述信号的接收单元读写座,多个接收单元读写座均安装于在接收架上;所述交换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接头,各个交换管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发射单元读写座连接,各个交换管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各个接收单元读写座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用于读取所述信号并进行信号匹配的读写器;各组滤棒管组件的滤棒输入管与发射机信号集控站的各个发射单元读写座一一对应连接;各组滤棒管组件的滤棒输出管与接收机信号集控站的各个接收单元读写座一一对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包括安装座、第二接头以及第一信号读写器,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安装滤棒管,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滤棒管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读写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接头外;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第二接头穿接于所述绝缘座外,所述第一信号读写器安装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接收单元读写座与所述发射单元读写座结构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组滤棒管组件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滤棒管之间设有清堵机构,所述清堵机构包括阀座、阀芯以及阀芯驱动件,所述阀座内设有活动通道、接管通道以及吹气通道;所述活动通道的一端贯通至所述接管通道;所述活动通道的另一端设有阀芯驱动件,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活动通道内并在所述阀芯驱动件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接管通道运动;所述阀芯用于在靠近所述接管通道运动后封堵于所述接管通道;所述吹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管通道连通;所述吹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导入气体;所述接管通道的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两个滤棒管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滤棒交换站与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清堵机构还包括第一管接头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军曾雄伟陈远超刘彬王锦强梁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