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65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根据接触网监测控制要求,将布置的多个不同类型的终端传感器组,通过对应的采集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输送到对应的信号输送模块,不同的信号输送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中央通讯模块,中央通讯模块通过不同的通讯通道输送到控制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终端传感器分组,通过多个针对多个不同数据通讯信号类型的采集控制模块和信号输送模块,集中到中央通讯模块,并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不同类型终端传感器的数据收集并通过控制中心针对不同工况进行终端传感器节能控制,适应范围较广、成本低,传输速度快,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网智能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为机车提供动力,其状态是保障列车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接触网沿铁路线露天布置,常年遭受风、霜、雨、雪等自然环境的侵蚀,其机械和电气性能状态都在动态变化中。接触网系统作为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监测。尤其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域存在风季,使供电网电缆影响寿命。
[0003]目前多数使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检查,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具备了升级成智能监测传感器的基础。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类型不同,使用传统的数据汇集器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控制,现有数据汇集器的技术方案一般只能使用一种通讯方式,无法适应当前多样的物联网通信方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终端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及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多种传输方式向监控中心传输数据,适应范围较广、成本低,传输速度快,满足了对当前多种物联网通信方式的需求。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依次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中央通讯模块、信号输送模块组、采集控制模块组和终端传感器组,所述信号输送模块组包括互相独立设置的多个不同信号的信号输送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组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组对应的多个采集控制模块,每个采集控制模块连接由多个终端传感器组成的终端传感器组。r/>[0007]所述信号输送模块组包括微气象信号输送模块、导线温度信号输送模块、张力信号输送模块、震动信号输送模块、绝缘子信号输送模块、棘轮角度信号输送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组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组对应的微气象采集控制模块、导线温度采集控制模块、张力采集控制模块、震动采集控制模块、绝缘子采集控制模块、棘轮角度采集控制模块。
[0008]所述微气象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
[0009]所述导线温度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导线温度传感器;所述张力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张力传感器;所述震动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震动传感器;所述绝缘子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绝缘子传感器;所述棘轮角度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棘轮角度传感器。
[0010]所述中央通讯模块包括Zigbee通讯模块、NB

IoT通讯模块、3G/GPRS通讯模块和Lan有线模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对终端传感器分组采集控制并统一通讯,实现了接入多种模式物联网的作用,避免了多种规格产品不兼容,提高了产品工程化程度,针对不同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通讯方式,减低了研制成本。
[0013]2、本技术可实现对多种类型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传输方式向监控中心传输数据,适应范围较广、成本低,传输速度快,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大,满足了对当前多种物联网通信方式的需求。
[0014]3、本技术从终端传感器到控制中心均为双向连接,不仅可以实现终端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还可以从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根据不同的工况环境,对终端传感器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依次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中央通讯模块、信号输送模块组、采集控制模块组和终端传感器组,所述信号输送模块组包括互相独立设置的微气象信号输送模块、导线温度信号输送模块、张力信号输送模块、震动信号输送模块、绝缘子信号输送模块、棘轮角度信号输送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组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组对应的微气象采集控制模块、导线温度采集控制模块、张力采集控制模块、震动采集控制模块、绝缘子采集控制模块、棘轮角度采集控制模块,每个采集控制模块连接由多个终端传感器组成的终端传感器组;微气象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导线温度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导线温度传感器;张力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张力传感器;震动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震动传感器;绝缘子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绝缘子传感器;棘轮角度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有多个棘轮角度传感器。
[0018]上述中央通讯模块包括多个通讯模块,如Zigbee通讯模块、NB

IoT通讯模块、3G/GPRS通讯模块和Lan有线模块。
[0019]本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
[0020]需要对终端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时,终端传感器将数据输送到上一级的采集控制模块,再输送到信号输送模块,最后通过中央通讯模块汇总到控制中心,可以在控制中心统一收集汇总系统多个监控点位的具体数据情况。
[0021]需要对终端传感器进行控制时,控制中心发出控制信号到中央通讯模块,中央通讯模块选择对应的信号输送模块,再下发到采集控制模块,由采集控制模块实现对终端传感器的控制。
[0022]上述采集控制模块针对不同终端传感器,可以选择数字量输入模块、RS485数据输入模块、RS232数据输入模块等不同类型的输入模块,还可以用于控制终端传感器的开启和关闭。
[0023]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
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中央通讯模块、信号输送模块组、采集控制模块组和终端传感器组,所述信号输送模块组包括互相独立设置的多个不同信号的信号输送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组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组对应的多个采集控制模块,每个采集控制模块连接由多个终端传感器组成的终端传感器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接触网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送模块组包括微气象信号输送模块、导线温度信号输送模块、张力信号输送模块、震动信号输送模块、绝缘子信号输送模块、棘轮角度信号输送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组包括与信号输送模块组对应的微气象采集控制模块、导线温度采集控制模块、张力采集控制模块、震动采集控制模块、绝缘子采集控制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晶鑫张学武肖卫民田升平章一洲李飞张珹丁正全郑筱彦彭伟刘鹏张小华吴亚飞张贤玉杨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