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35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上通过铰接方式连接着对开门,所述箱体内分设第一缓冲层、承接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方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连接着真空吸引泵,所述真空吸引泵的端面上呈矩阵分布着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通过插接或是螺装方式连接着吸引管,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承托架,所述第一承托架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层上设有第二承托架,所述第二承托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承托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吸引管为伸缩管结构,且所述吸引管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侧;所述箱体的后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吸引接头相对应的外接孔。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精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麻精药品有很强的镇痛镇静等作用,是临床诊疗必不可少的药品,麻精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镇静等作用,是临床诊疗必不可少的药品;另一方面不规范地连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各科室要全面加强麻精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以及安全管理,麻醉科在对麻精药品进行使用时要执行全程双人操作,尽量减少剩余药液的产生,未使用完的镇痛泵药物余液应当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处置(如视频监控下抽出双人进行倾泻入下水道等)。而现状是用注射器抽出镇痛泵盒里的剩液,然而抽取的镇痛泵非常多,因为日抽取量有几十个,抽取费力,耗时长,需要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工作效率低,供应时间过长,且在剩余药液抽取时是在敞口状态下进行,容易对操作环境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相应的设备对镇痛泵剩余药液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麻醉剂剩液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上通过铰接方式连接着对开门,所述箱体内分设第一缓冲层、承接层、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方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连接着真空吸引泵,所述真空吸引泵的端面上呈矩阵分布着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通过插接或是螺装方式连接着吸引管,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承托架,所述第一承托架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层上设有第二承托架,所述第二承托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承托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设有减震弹簧。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为伸缩管结构,且所述吸引管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侧;
[0006]所述箱体的后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吸引接头相对应的外接孔;
[0007]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位于所述承接层内壁活动设有的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
[0008]所述液位感应器通过电磁滑块与位于所述承接层内壁设置的轨道槽配合,所述液位感应器与步进电机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架底面设有两个向内对应呈L状的挂板,所述第一承托架与所述第二承托架之间安装有承接容器;
[0010]所述承接容器的上端卡接于对称的挂板之间,且所述承接容器底面坐落于所述第二承托架端面上,所述第二承托架的端面上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着橡胶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传导筒,所述传导筒并列设置多个,
且位于所述传导筒之间固定有蜂窝孔板;
[0012]所述传导筒底部固定设有蜂窝孔板,所述蜂窝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层中间位置,所述传导筒的圆周面上固定开有若干通孔;
[0013]所述传导筒的上端固定设有呈广口设置的托架抵住所述真空吸引泵的底部,所述广口设置的托架与所述真空吸引泵接触位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广口设置的托架的截面为圆形面,且位于圆形面上固定开有通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内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连接着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下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着处理腔;
[0015]所述处理腔为圆柱中空腔体结构,且所述处理腔内中心位置固定设有套筒;
[0016]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圆周面上固定均布设有漏孔,所述处理腔的底部圆周面上固定设有溢流孔;
[0017]所述缓冲板呈弧形状,且位于所述缓冲板的固定开有蜂窝孔;
[0018]所述缓冲板的弧形面与真空吸引泵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液孔对应。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腔延伸至所述承接容器内,所述处理腔的直径小于所述承接容器端口直径;
[0020]所述处理腔的外圆周壁为中空腔层,且位于中空腔层上固定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箱体外端。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托架底部固定设有滑动板,滑动板能够沿着所述第二承托架的凹槽边界向外滑动;
[0022]所述承接容器为敞口器皿,且所述承接容器上套接有承接腔套,所述承接腔套与所述承接容器配合,且所述承接腔套由塑料材质制取成,且为可伸缩腔套。
[0023]进一步地,所述承接腔套上固定设有卡接沿,卡接沿与所述承接容器卡接配合,所述承接容器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设有卡箍,所述卡箍远离对接口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连接着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上固定开有卡接槽;
[0024]所述固定卡板与对接的固定板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有插接管。
[0025]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引泵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液孔上对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固定板上固定的插接管配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应引接头可以对接麻醉剂剩液的开口,第一承托架底部有两个向内对应呈 L状的挂钩,用于与烧杯等容器的开口延伸处的卡合,便于进行固定,且在容器上设置有刻度,用于记录抽取的数量。在箱体上设置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已经抽取的容量,第一承托架的底部设置有出口,与承接容器的开口相对应,抽出的麻醉剂由出口流入容器,本专利技术为了便于在使用状态下减少整体装置的震动噪音,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缓冲层的内壁上固定设置不同形式的传导装置,即传导筒,通过传导筒并列设置多个,且位于所述传导筒之间固定有蜂窝孔板便于进行吸引处理;
[0027]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相应的第二承托架与箱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的作用能够在短距离改变第二承托架的位置高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挂板与承接容器连接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挂板与承接容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液位感应器与轨道槽连接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承接腔套平面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传导筒与蜂窝孔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6]图9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本专利技术吸引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卡板与固定板连接示意图;
[0039]图12是本专利技术处理腔立体示意图;
[0040]图13是本专利技术处理腔截面示意图;
[0041]图14是本专利技术套筒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上通过铰接方式连接着对开门(2),所述箱体(1)内分设第一缓冲层(4)、承接层(5)、第二缓冲层(6),所述第一缓冲层(4)的上方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连接着真空吸引泵(3),所述真空吸引泵(3)的端面上呈矩阵分布着吸引接头(31),所述吸引接头(31)通过插接或是螺装方式连接着吸引管(19),所述第一缓冲层(4)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承托架(8),所述第一承托架(8)通过螺栓或是焊接方式与所述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层(6)上设有第二承托架(7),所述第二承托架(7)与所述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承托架(7)与所述箱体(1)固定设有减震弹簧(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9)为伸缩管结构,且所述吸引管(19)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侧;所述箱体(1)的后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吸引接头(31)相对应的外接孔;所述箱体(1)上端固定设有液晶显示屏(11),所述液晶显示屏(11)与位于所述承接层(5)内壁活动设有的液位感应器(13)电性连接;所述液位感应器(13)通过电磁滑块与位于所述承接层(5)内壁设置的轨道槽配合,所述液位感应器(13)与步进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架(8)底面设有两个向内对应呈L状的挂板(9),所述第一承托架(8)与所述第二承托架(7)之间安装有承接容器(10);所述承接容器(10)的上端卡接于对称的挂板(9)之间,且所述承接容器(10)底面坐落于所述第二承托架(7)端面上,所述第二承托架(7)的端面上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着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剂剩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4)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传导筒(14),所述传导筒(14)并列设置多个,且位于所述传导筒(14)之间固定有蜂窝孔板(15);所述传导筒(14)底部固定设有蜂窝孔板(15),所述蜂窝孔板(15)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层(4)中间位置,所述传导筒(14)的圆周面上固定开有若干通孔;所述传导筒(14)的上端固定设有呈广口设置的托架抵住所述真空吸引泵(3)的底部,所述广口设置的托架与所述真空吸引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灵郑少燕吴萍林梓霞田润欣周玉华吴庆珠许燕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