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33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包括带体(1),所述的带体(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2)和第二端(3),第二端(2)上设有调节球(4),调节球(4)内设有竖直腔(5),竖直腔(5)的两侧连通有侧向通道(6),调节球(4)中间部设有移动腔(7)和卡板腔(8),卡板腔(8)与移动腔(7)相连通,卡板腔(8)的两侧与侧向通道(6)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手腕直径调节其长度,保证佩戴的稳固性。保证佩戴的稳固性。保证佩戴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患者身份识别腕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患者身份识别腕带。

技术介绍

[0002]医用手腕带即病人识别用腕带,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手腕带方便医护人员辨别病人,并且回忆起患者病情,以协助指导医护人员下一步治疗措施。例如公开号为CN20510792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打印型医用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和腕带贴,腕带贴粘接设置在腕带本体外围,且腕带贴与腕带本体可沿粘接线撕开;所述的腕带本体包括腕带带段和系带,所述的腕带带段表面设置有打印标示区,腕带带段一端与系带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粘接套,粘接套内表面设置有粘接层。但是该类腕带为固定结构形式,无法针对不同手腕直径的患者调节其长短,使用并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身份识别腕带。本技术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手腕直径调节其长度,保证佩戴的稳固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包括带体,所述的带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上设有调节球,调节球内设有竖直腔,竖直腔的两侧连通有侧向通道,调节球中间部设有移动腔和卡板腔,卡板腔与移动腔相连通,卡板腔的两侧与侧向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竖直腔和侧向通道内设有推力件,推力件上设有主体部和侧向部,主体部设置在竖直腔内,侧向部设置在侧向通道内;所述的卡板腔内设有卡板,侧向部与卡板侧部相连接,卡板紧贴带体的第一端,卡板腔的底部设有活动槽,卡板下部设有活动杆,活动杆伸入活动槽内,活动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卡板腔的内壁相抵触,带体的外侧设有黏贴部。
[0005]上述的患者身份识别腕带中,所述的主体部上端设有圆顶头,圆顶头设置在调节球的外侧。
[0006]前述的患者身份识别腕带中,所述的活动杆为对称布置。
[0007]前述的患者身份识别腕带中,所述的带体为丝绸材质。
[0008]前述的患者身份识别腕带中,所述卡板上部设有多个凸头,凸头与带体的第一端相接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0]1、在本技术中,将带体的第一端穿过移动腔,在常规状态下,带体的第一端被卡板所挤压固定,当需要调节带体的长度时,按下推力件,主体部和侧向部向下移动,带动卡板向下位移,带体的第一端没有了约束,即可拉动带体,进行调节,确定好长度,松开推力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板复位,在带体外侧设有黏贴部上贴上信息贴层,在信息贴层上,可以了解患者姓名、性别以及病情等信息;通过弹性卡合结构实现带体长度调节,适应更多患者佩戴,提升佩戴的舒适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0011]2、所述的主体部上端设有圆顶头,圆顶头设置在调节球的外侧,增大按压的面积。
[0012]3、所述卡板上部设有多个凸头,凸头与带体的第一端相接触,这样结构能够减少卡板与带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夹紧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调节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凸头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

带体,2

第一端,3

第二端,4

调节球,5

竖直腔,6

侧向通道,7

移动腔,8

卡板腔,9

推力件,10

主体部,11

侧向部,12

卡板,13

活动槽,14

活动杆,15

弹簧,16

黏贴部,17

圆顶头,18

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8]实施例: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如图1和2所示,包括带体1,所述的带体1为丝绸材质,佩带舒适感较好,防水性能佳,在长时间佩带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变形、破损的情况,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使用感受;所述的带体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2和第二端3,第二端3上设有调节球4,调节球4内设有竖直腔5,竖直腔5的两侧连通有侧向通道6,调节球4中间部设有移动腔7和卡板腔8,卡板腔8与移动腔7相连通,卡板腔8的两侧与侧向通道6相连通,所述的竖直腔5和侧向通道6内设有推力件9,推力件9上设有主体部10和侧向部11,所述的主体部10上端设有圆顶头17,圆顶头17设置在调节球4的外侧,圆顶头能够增大按压的面积,更加轻易的进行按压。主体部10设置在竖直腔5内,侧向部11设置在侧向通道6内,侧向通道的宽度大于侧向部的宽度,侧向部能够一定的活动距离;所述的卡板腔8内设有卡板12,所述卡板12上部设有多个凸头18,如图3所示,凸头18与带体1的第一端2相接触,这样结构能够减少卡板与带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夹紧力。侧向部11与卡板12侧部相连接,卡板12紧贴带体1的第一端2,卡板腔8的底部设有活动槽13,卡板12下部设有活动杆14,所述的活动杆14为对称布置,让卡板的活动能够平稳,活动杆14伸入活动槽13内,活动杆14上设有弹簧15,主要起到复位的作用,弹簧15一端与卡板腔8的内壁相抵触,带体1的外侧设有黏贴部16,将喷墨打印机连通患者信息系统,将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患病信息打印至带体表面的信息贴层,信息贴层上除了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性别以及出身年月外,还增加了二维码信息,医护人员通过扫码,能够了解到该患者的患者的注意事项,比如防跌倒、饮食要求、作息要求等。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带体的第一端穿过移动腔,在常规状态下,带体的第一端被卡板所挤压固定,当需要调节带体的长度时,按下推力件,主体部和侧向部向下移动,带动卡板向下位移,带体的第一端没有了约束,即可拉动带体,进行调节,确定好长度,松开推力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板复位,在带体外侧设有黏贴部上贴上信息贴层,在信息贴层上,可以了解患者姓名、性别以及病情等信息;通过弹性卡合结构实现带体长度调节,适应更多患者佩戴,提升佩戴的舒适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2)和第二端(3),第二端(3)上设有调节球(4),调节球(4)内设有竖直腔(5),竖直腔(5)的两侧连通有侧向通道(6),调节球(4)中间部设有移动腔(7)和卡板腔(8),卡板腔(8)与移动腔(7)相连通,卡板腔(8)的两侧与侧向通道(6)相连通,所述的竖直腔(5)和侧向通道(6)内设有推力件(9),推力件(9)上设有主体部(10)和侧向部(11),主体部(10)设置在竖直腔(5)内,侧向部(11)设置在侧向通道(6)内;所述的卡板腔(8)内设有卡板(12),侧向部(11)与卡板(12)侧部相连接,卡板(12)紧贴带体(1)的第一端(2),卡板腔(8)的底部设有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绩燕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