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及铣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26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至少一个加工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支撑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待加工环面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沿Z轴方向延申;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加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铣刀的主轴;驱动组件与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使每一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主轴能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分别做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改善现有的环面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及铣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及铣床。

技术介绍

[0002]需要进行环面加工的工件,例如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所用的转子。该转子内部内圈镶嵌磁钢条,转子旋转与定子相互作用切割磁感线生成电流,因此转子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转子内壁磁钢条的安装是靠提前加工好的斜槽,此斜槽数量多,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一直是转子坞加工的难点问题,也是制约转子坞生产的一大瓶颈问题。
[0003]目前该斜槽需通过环面加工而得,例如采用大型机加工设备例如龙门镗铣床或车铣复合机床。然而该类机加工设备造价昂贵,加工斜槽时耗时长,加工成本较高。为有效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缩短转子坞加工周期,提高转子坞产量,降低转子坞的加工成本,研发一种用于斜槽加工的专用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及铣床,以改善现有的环面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至少一个加工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支撑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支撑组件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加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铣刀的主轴;驱动组件与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使每一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主轴能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分别做往复运动。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组件能使对应的主轴同时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同时运动。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铣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通道上,并可在对应的通道内沿Z轴做往复运动。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加工组件的结构一致、且对称分布于对应的通道中;第三加工组件与第四加工组件的结构一致、且对称分布于对应的通道中。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的运动、第二加工组件的运动、第三加工组件的运动以及第四加工组件的运动,以使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对应的主轴运动彼此相互独立。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延伸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旁侧,所述第四立柱位于所述一立柱的第二旁侧,所述第三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二立柱及所述第四立柱相邻;所述
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间构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三立柱与所述第四立柱构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对称且相通;所述第四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构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构成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对称且相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垂直。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模块,驱动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控制模块的数量、驱动单元的数量以及加工组件的数量彼此相等。加工组件、控制模块以及驱动单元一一对应。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安装于第一通道内并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沿所述Z轴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沿所述X轴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滑台滑动连接第一滑枕,所述第一滑枕在所述第一滑台上沿所述Y轴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滑枕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滑枕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一主轴电机,所述第一主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主轴旋转。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工组件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安装于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滑座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沿所述Z轴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连接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在所述第二滑座上沿X轴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台滑动连接第二滑枕,所述第二滑枕在所述第二滑台上沿所述Y轴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枕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滑枕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主轴电机,所述第二主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主轴旋转。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加工组件包括:第三滑座,所述第三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通道内,所述第三滑座在所述第三通道内沿Z轴往复滑动,所述第三滑座滑动连接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在所述第三滑座上沿X轴做往复滑动;所述第三滑台上转动安装第一翻转轴,所述第三滑台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一翻转电机,所述第一翻转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一翻转轴连接第一翻转臂后段,所述第一翻转臂后段滑动连接第一翻转臂前段,所述第一翻转臂前段在所述第一翻转臂后段上沿所述Y轴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翻转臂前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三主轴,所述第一翻转臂前段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三主轴电机,所述第三主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主轴旋转。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加工组件包括:第四滑座,所述第四滑座滑动安装于第四通道内,所述第四滑座在所述第四通道内沿Z轴往复滑动;所述第四滑座滑动连接第四滑台,所述第四滑台在所述第四滑座上沿X轴做往复滑动;所述第四滑台上转动安装第二翻转轴,所述第四滑台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翻转电机,所述第二翻转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连接第二翻转臂后段,所述第二翻转臂后段滑动连接第二翻转臂前段,所述第二翻转臂前段在所述第二翻转臂后段上沿所述Y轴做往复滑动,所述第二翻转臂前段的端部设置有第四主轴,所述第一翻转臂前段上对应的设置有第四主轴电机,所述第四主轴电机带动所述第四主轴旋转。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台与所述第一滑枕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滑台与所述第二滑枕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台与所述第一翻转臂后段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四滑台与所述第二翻转臂后段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翻转臂前段与所述第一翻转臂后段通过燕尾槽导轨及滑台连接;第二翻转臂前段与所述第二翻转臂后段通过燕尾槽导轨及滑台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铣床,包括:回转台及工作台,所述回转台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回转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所述的铣刀控制装置,所述铣刀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内侧。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加工组件、所述第三加工组件以及所述第四加工组件上分别设置有主轴,至少一个所述主轴上安装有铣刀。
[0020]本专利技术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工组件,每一加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铣刀的主轴,控制能能够控制主轴在能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分别做往复运动。因此,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待加工环面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沿Z轴方向延伸;至少一个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加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铣刀的主轴;驱动组件,与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使每一所述加工组件对应的主轴能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分别做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通道上,并可在对应的通道内沿Z轴做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加工组件的结构一致、且对称分布于对应的通道中;第三加工组件与第四加工组件的结构一致、且对称分布于对应的通道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的运动、第二加工组件的运动、第三加工组件的运动以及第四加工组件的运动,以使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第三加工组件以及第四加工组件对应的主轴运动彼此相互独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延伸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以及所述第四立柱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对称且相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对称且相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环面加工的铣刀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萍刘宝钢刘志清李利强李吉方杨爱军焦维鹏尚飞侯振国祝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