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08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涉及承煤盘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和内圆环,所述基座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四周环形设置有卡接槽,卡接组件,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外圆环内腔固定连接,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六角螺栓带着推杆逐步进入第二螺栓槽,推使得杆底部逐步接触到活塞,在逐步下降的过程中,使得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压缩密封槽内的气体,并由于气囊与活塞槽内腔连通,因此被压缩的气体将会进入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对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不仅提高了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避免煤灰从缝隙散落的情况,有效的解决了运行中撒煤问题。效的解决了运行中撒煤问题。效的解决了运行中撒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煤盘
,尤其涉及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

技术介绍

[0002]给煤机是布置在原煤斗与磨煤机之间的机械装置,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给煤量直接与锅炉负荷相适应。给煤机类型多种多样,按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有容积式和重力式两种。
[0003]承煤盘是环式给煤机的重要机构,起着承接上级机构犁煤车来煤的作用。传统煤盘机构是圆环形辉录岩,由于长期受到煤流冲击作用,加上近年来燃煤中杂物较多,承煤盘辉录岩面破损,暴露出混凝土内芯,一是一旦出现岩面破损,若来不及修复,破损面会加速扩大;二是造成承煤盘凸凹不平,带来了撒煤、积煤现象;三是破损的辉录岩面无法彻底修复,且修复工作存在密闭空间作业的危险,对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老式的给煤机承煤盘都是整体式的,难以拆卸,更换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承煤盘难以拆卸,更换不便,长期受到煤流冲击容易破损,以及在运行中存在撒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包括:
[0007]基座和内圆环,所述基座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四周环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内圆环底部环形设置有L形卡件,所述L形卡件与卡接槽相插接,L形卡件与限位槽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内圆环侧壁套接有外圆环,所述内圆环上表面环形开设有第一螺栓槽,所述外圆环上表面环形开设有第二螺栓槽,所述第一螺栓槽与第二螺栓槽数量和位置均相对应;
[0008]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两侧分别与内圆环内壁和外圆环外壁相贴合,卡接组件用于将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进行固定;
[0009]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外圆环内腔固定连接;
[0010]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基座内腔密封滑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板、六角螺栓、推杆和减震组件,所述六角螺栓与卡接板上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六角螺栓的位置与第一螺栓槽和第二螺栓槽相对应,且与第一螺栓槽和第二螺栓槽螺纹连接,所述推杆与第二螺栓槽对应的六角螺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与卡接板靠近内圆环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推杆外径小于第二螺栓槽内径,所述卡接板内径等于内圆环环径加外圆环环径之和。
[0013]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耐磨板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与卡接板侧壁固定
连接,所述耐磨板与减震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靠近内圆环内壁的一侧上部为弧形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塞槽、活塞、密封槽和气囊,所述活塞槽开设于第二螺栓槽底部,且活塞槽与第二螺栓槽连通,所述活塞与活塞槽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槽开设于内圆环内壁,所述气囊与密封槽内部固定连接,且气囊与活塞槽内腔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气囊初始状态外径小于密封槽外径,所述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活塞槽底部固定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挤压槽、挤压块、滑槽和限位块,所述挤压槽开设于外圆环上表面,所述挤压块与挤压槽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滑槽开设于挤压槽侧壁,且挤压槽与卡接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块与滑槽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挤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挤压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回弹力大于挤压块重力,且小于挤压块与外圆环重力之和。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L形卡件与卡接槽和限位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内圆环与基座之间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将卡接板套接在外圆环与内圆环的侧壁,使二者之间进行初步固定,随即调整卡接板的位置,使得第一螺栓槽和第二螺栓槽与六角螺栓的位置相重合,随即转动六角螺栓使得卡接板与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完成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很方便的进行拆卸安装,从而提高了后续检修、更换的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六角螺栓带着推杆逐步进入第二螺栓槽,推使得杆底部逐步接触到活塞,在逐步下降的过程中,使得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压缩密封槽内的气体,并由于气囊与活塞槽内腔连通,因此被压缩的气体将会进入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对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不仅提高了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避免煤灰从缝隙散落的情况,有效的解决了运行中撒煤问题。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圆环的重力作用,当外圆环底部会与挤压块进行接触时,挤压块将会被挤压至挤压槽内部,使得挤压槽内部内部压强增大,在此过程中,由于限位块与滑槽为密封滑动连接,因此会使得限位块从滑槽内向限位槽挤出,对卡接槽进行封堵,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基座与内圆环和外圆环发生脱离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效果,当外圆环拆卸后,将会使得挤压块与限位块复位,解除对卡接槽的封堵,从而使得外圆环与基座可以顺利分开,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结构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拆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拆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卡接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密封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的限位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基座;101、限位槽;102、卡接槽;2、内圆环;21、L形卡件;22、第一螺栓槽;3、外圆环;31、第二螺栓槽;4、卡接组件;41、卡接板;42、六角螺栓;43、推杆;44、减震组件;441、耐磨板;442、减震弹簧;5、密封组件;51、活塞槽;52、活塞;521、第一弹簧;53、密封槽;54、气囊;6、限位组件;61、挤压槽;62、挤压块;63、滑槽;64、限位块;6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包括:
[0031]基座1和内圆环2,基座1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01,限位槽101四周环形设置有卡接槽102,内圆环2底部环形设置有L形卡件21,L形卡件21与卡接槽102相插接,L形卡件21与限位槽101内腔滑动连接,内圆环2侧壁套接有外圆环3,内圆环2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内圆环(2),所述基座(1)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01),所述限位槽(101)四周环形设置有卡接槽(102),所述内圆环(2)底部环形设置有L形卡件(21),所述L形卡件(21)与卡接槽(102)相插接,L形卡件(21)与限位槽(101)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内圆环(2)侧壁套接有外圆环(3),所述内圆环(2)上表面环形开设有第一螺栓槽(22),所述外圆环(3)上表面环形开设有第二螺栓槽(31),所述第一螺栓槽(22)与第二螺栓槽(31)数量和位置均相对应;卡接组件(4),所述卡接组件(4)两侧分别与内圆环(2)内壁和外圆环(3)外壁相贴合,卡接组件(4)用于将内圆环(2)和外圆环(3)之间进行固定;密封组件(5),所述密封组件(5)与外圆环(3)内腔固定连接;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与基座(1)内腔密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卡接板(41)、六角螺栓(42)、推杆(43)和减震组件(44),所述六角螺栓(42)与卡接板(41)上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六角螺栓(42)的位置与第一螺栓槽(22)和第二螺栓槽(31)相对应,且与第一螺栓槽(22)和第二螺栓槽(31)螺纹连接,所述推杆(43)与第二螺栓槽(31)对应的六角螺栓(4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44)与卡接板(41)靠近内圆环(2)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3)外径小于第二螺栓槽(31)内径,所述卡接板(41)内径等于内圆环(2)环径加外圆环(3)环径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式给煤机用拼接式承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钦罗明久陈军曾庆涛潘永全张涛谢元华汪令军曾德明李木全何静平程勇朱政华童才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