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02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船体、驱动动力模块、探测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及能源模块;驱动动力模块包括螺旋桨、舵叶、艏侧推、艉侧推;驱动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探测模块包括艏测量天线、风速风向仪、艉测量天线、单波束测深仪;探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控制模块根据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的远程控制指令,并结合接收到的探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为本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驱动动力模块;驱动动力模块根据本地控制指令驱动船体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艇难以有效避障、综合测绘功能不完备、通信速率低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


[0001]本技术涉及海事测绘监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属于船舶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事测绘监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一是传统测绘工作劳动强度高、测量效率较低且外业人员具有水上作业的危险;
[0004]二是传统测绘无人船在工作时,容易受到礁石、其他船艇、水面漂浮物等物体的影响,如何在兼顾工作效率的同时进行有效避障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
[0005]三是传统测绘无人船采用数字电台的控制方式,通信速率低,实用性较差;
[0006]四是传统测绘无人船的综合测绘功能不完备,可拓展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除传统尾桨+舵叶的模式外,额外安装首尾侧推,实现正向推进和侧推相结合的动力提供方式,更有利于船舶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控制,可以满足在复杂工况下的移动需求;探测机构涵盖了风速风向仪、信号天线、测量天线、单波束测深仪等,集成度高,可以实现避障、数据采集不同工作的需求,同时兼顾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修理。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包括:由上船壳和下船壳组成的船体、驱动动力模块、探测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及用于提供电能的能源模块;所述驱动动力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船壳尾端的螺旋桨和舵叶,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船壳前侧部的艏侧推和后侧部的艉侧推;所述驱动动力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探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船壳前、中、后部的艏测量天线、风速风向仪、艉测量天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船壳底部的单波束测深仪;所述探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的远程控制指令,并结合接收到的所述探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为本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驱动动力模块;所述驱动动力模块根据所述本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船体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船壳上设有龙门架;所述风速风向仪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上还设有网络摄像头;所述船体内设有高精度姿态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船壳的通信天线、无线网桥,以及设置于所述船体内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机控制单元、舵机控制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主机控制单元用于转换输出所述螺旋桨、艏侧推、艉侧推的推进控制信号;所述舵机控制单元用于转换输出控制所述舵叶的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探测模
块采集的数据,并汇总所述推进控制信号和方向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动力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回传数据给所述远程控制终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船壳与下船壳之间设有夹层,所述高精度姿态传感器、通信系统及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夹层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船体采用碳纤维材质。
[0016]本技术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7]1)结构方面:市场上多数无人艇采用三体船型+双喷泵式推进动力。本技术的无人艇采用单体船+单桨单舵与首尾侧推器推进,与三体船形相比,建造工艺简单,移动灵活轻便,更加节能、空间更大、能够搭载更多的设备。
[0018]2)动力方面:本技术的无人艇在传统尾桨的基础上增加了艏艉侧推,与传统单桨单舵式推进无人艇相比,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能,更有利于船舶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控制,可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移动需求,与双喷泵式差速推进器相比更加节能。
[0019]3)通信方面:本技术的无人艇与岸基设备的通信采用“无线网桥+4G”的双冗余通信模式,克服了只采用4G通信时,易受其他信号干扰,以及采用传统数字电台时,通信速率低、距离短、实用性差等缺点。两种信号同时进行收发,经无人艇搭载的智能算法处理,自动选择通信质量好的方式与岸基设备进行通信,确保了无人艇在海面执行测绘任务时的通信质量。
[0020]4)感知方面:本技术的无人艇搭载了风速风向仪、信号天线、测量天线、摄像头、单波束测深仪等环境感知模块,可以同时采集风速风向、GPS位置、水深、艇身姿态、距离测量等信息。采集信息全面,集成度高,与同类无人艇只针对一种工作环境进行设计相比,环境适应性强,可拓展度高。
[0021]5)控制方面:本技术的无人艇搭载有DVS制导算法,可以实现航路点规划;同时搭载有自适应鲁棒算法,提高了无人艇工作时的稳定性;并结合无人艇搭载的环境感知模块,经控制模块智能算法处理,实现了自主避障、无人艇全自主控制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的电控设备连接示意图。
[0025]上述附图中,111、上船壳;112、下船壳;113、龙门架;211、螺旋桨;212、舵叶;213、艏侧推;214、艉侧推;311、艏测量天线;312、艉测量天线;313、风速风向仪;314、网络摄像头;315、单波束测深仪;316、高精度姿态传感器;411、通信天线;412、无线网桥;413、通信系统;511、主机控制单元;512、舵机控制单元;513、数据处理单元;6、能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包括:由上船壳111和下船壳112组成的船体、驱动动力模块、探测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及用于提供电能的能
源模块6;驱动动力模块,包括:设置于下船壳112尾端的螺旋桨211和舵叶212,以及设置于下船壳112前侧部的艏侧推213和后侧部的艉侧推214;驱动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探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上船壳111前、中、后部的艏测量天线311、风速风向仪313、艉测量天线312,以及设置于下船壳112底部的单波束测深仪315;探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控制模块根据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的远程控制指令,并结合接收到的探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为本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驱动动力模块;驱动动力模块根据本地控制指令驱动船体运动。
[0029]具体而言,船体由上船壳111和下船壳112组成,船体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作为一种轻质且坚固的材料,硬度高,重量轻,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上船壳111与下船壳112用于容纳及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船壳(111)和下船壳(112)组成的船体、驱动动力模块、探测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及用于提供电能的能源模块(6);所述驱动动力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船壳(112)尾端的螺旋桨(211)和舵叶(21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船壳(112)前侧部的艏侧推(213)和后侧部的艉侧推(214);所述驱动动力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探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船壳(111)前、中、后部的艏测量天线(311)、风速风向仪(313)、艉测量天线(31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船壳(112)底部的单波束测深仪(315);所述探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的远程控制指令,并结合接收到的所述探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为本地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驱动动力模块;所述驱动动力模块根据所述本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船体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船壳(111)上设有龙门架(113);所述风速风向仪(313)设置于所述龙门架(113)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事测绘监察无人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宇李博涂晨张国庆段新龙汤济舟孙乐修德龙李丹萌
申请(专利权)人:博海智航大连船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