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47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包括中心管和缠绕于中心管上的膜单元,所述膜单元位于中心管的中部,使得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自膜单元的两个端面中向外延伸出,并各自安装有一具有安装通孔的端盖,所述中心管两端端面各自的外缘处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端盖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内凸缘;所述膜单元一端的外侧为进水侧,另一端的外侧为排水侧,所述中心管远离进水侧的一端为产水端,膜单元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和滤膜,所述进水格网的网孔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网孔的一个锐角朝向进水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进水流速的基础上,大大减少网孔的污堵,可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处理的效果。保证水处理的效果。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污水处理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水过滤
,尤其涉及管式污水处理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其工作原理是以膜前后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达到溶剂与溶质的分离。现有的滤芯的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沿中心管周向缠绕在中心管的反渗透膜,以及缠绕在反渗透膜外周的密封膜。工作时,原水自反渗透膜的一端进入,在沿轴向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水经反渗透膜过滤后沿径向进入中心管,另一部分沿轴向从反渗透膜的另一端流入废水水路。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进水中溶质在反渗透膜表面浓缩,形成沉淀附着于反渗透膜表面或堵塞于反渗透膜膜孔中,造成反渗透膜污染,通过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该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在保证进水流速的基础上,大大减少网孔的污堵,可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包括中心管和缠绕于中心管上的膜单元,所述膜单元位于中心管的中部,使得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自膜单元的两个端面中向外延伸出,并各自安装有一具有安装通孔的端盖,所述中心管两端端面各自的外缘处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端盖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内凸缘;
[0005]所述膜单元一端的外侧为进水侧,另一端的外侧为排水侧,所述中心管远离进水侧的一端为产水端,所述膜单元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和滤膜,所述进水格网的网孔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网孔的一个锐角朝向进水侧。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07]1.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凸缘设置于端盖远离中心管的一端。
[0008]2.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槽和内凸缘均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0009]3.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格网的网孔为菱形。
[0010]4.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孔的锐角为65
°
~85
°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2]1、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其在模组件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具有一定宽度余量的膜单元卷绕于中心管上,使膜单元完全包覆中心管,再通过刀片将膜单元两端多余的部分裁切掉,获得平整的端面并将中心管两端露出、安装端盖,在中心管两端设置凹槽,既方便对裁切后膜单元废料的移除,又实现了与端盖的配合安装,大大提升生产的功效,还有,将凹糟设于中心管最外侧端面处,在不增加中心管长度的前提下,可增加膜单元的有效使用面积,提升水处理的效率。
[0013]2、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其包括中心管和缠绕于中心管上的膜单元,膜单元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和滤膜,进水格网的网孔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网孔的一个锐角朝向进水侧,在保证进水流速的基础上,大大减少网孔的污堵,可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7]附图4为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中端盖的结构剖面图;
[0018]附图5为本技术管式污水处理模组中进水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附图中:1、中心管;2、膜单元;21、进水格网;211、网孔;22、滤膜;3、端盖;4、环形槽;5、内凸缘;11、进水侧;12、排水侧;13、产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包括中心管1和缠绕于中心管1上的膜单元2,所述膜单元2位于中心管1的中部,使得中心管1的两端分别自膜单元2的两个端面中向外延伸出,并各自安装有一具有安装通孔的端盖3,所述中心管1两端端面各自的外缘处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4,所述端盖3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4配合的内凸缘5;
[0021]所述膜单元2一端的外侧为进水侧11,另一端的外侧为排水侧12,所述中心管1远离进水侧11的一端为产水端13,所述膜单元2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21和滤膜22,所述进水格网21的网孔211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网孔111的一个锐角朝向进水侧。
[0022]上述内凸缘5设置于端盖3远离中心管1的一端;上述环形槽4和内凸缘5均通过一体成型获得;上述网孔211的锐角为85
°

[0023]实施例2: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包括中心管1和缠绕于中心管1上的膜单元2,所述膜单元2位于中心管1的中部,使得中心管1的两端分别自膜单元2的两个端面中向外延伸出,并各自安装有一具有安装通孔的端盖3,所述中心管1两端端面各自的外缘处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4,所述端盖3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4配合的内凸缘5;
[0024]所述膜单元2一端的外侧为进水侧11,另一端的外侧为排水侧12,所述中心管1远离进水侧11的一端为产水端13,所述膜单元2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21和滤膜22,所述进水格网21的网孔211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网孔111的一个锐角朝向进水侧。
[0025]上述进水格网21的网孔211为菱形;上述网孔211的锐角为65
°

[0026]采用上述管式污水处理模组时,其在模组件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具有一定宽度余量的膜单元卷绕于中心管上,使膜单元完全包覆中心管,再通过刀片将膜单元两端多余的部分裁切掉,获得平整的端面并将中心管两端露出、安装端盖,在中心管两端设置凹槽,既方便对裁切后膜单元废料的移除,又实现了与端盖的配合安装,大大提升生产的功效,还有,将凹糟设于中心管最外侧端面处,在不增加中心管长度的前提下,可增加膜单元的有效使用面积,提升水处理的效率;
[0027]在保证进水流速的基础上,大大减少网孔的污堵,可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延
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污水处理模组,包括中心管(1)和缠绕于中心管(1)上的膜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单元(2)位于中心管(1)的中部,使得中心管(1)的两端分别自膜单元(2)的两个端面中向外延伸出,并各自安装有一具有安装通孔的端盖(3),所述中心管(1)两端端面各自的外缘处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4),所述端盖(3)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4)配合的内凸缘(5);所述膜单元(2)一端的外侧为进水侧(11),另一端的外侧为排水侧(12),所述中心管(1)远离进水侧(11)的一端为产水端(13),所述膜单元(2)包括叠置的进水格网(21)和滤膜(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荣朱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膜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