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47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包括外套管和同轴套装在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套管的前端设有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增压喷管,内套管的后端外壁沿周向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外套管内壁围成供气相介质通过的通气孔;内套管后端为进液口,前端为出液口,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构成与通气孔连通的环状腔,外套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口前端的混合腔,环状腔通过混合腔与增压喷管连通,增压喷管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变喷嘴扬程,并简化喷嘴内部结构设计从而提高气液两相介质在喷嘴内部的空间占用率,以增大喷嘴的喷射量。以增大喷嘴的喷射量。以增大喷嘴的喷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雾化喷嘴


[0001]本技术属于石化设备中的雾化喷嘴
,特别涉及一种燃油雾化喷嘴。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喷嘴喷射出的燃油充分燃烧,需要燃油在喷嘴内部与气相介质高速对撞、剪切实现雾化,从而在高压喷出后与空气二次接触实现二次雾化。现有的雾化喷嘴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内、外套管同轴套设,内套管与供液管路连通,内、外套管之间形成气路,气路与供气管路连通,使用时,从内套管喷出的液相介质与气路喷出的气相介质在喷嘴内部混合实现一次雾化,从喷嘴的前端喷孔喷出后与空气高速对撞剪切实现二次雾化。现有雾化喷嘴的缺点在于无法调节喷孔喷出的气液两相流介质的压力,从而使得喷嘴的扬程无法改变;此外,为了实现在喷嘴前端处的气液混合,往往设计较为复杂的混合结构,例如设计一些改变气/液流体流向的挡板,此类挡板结构与喷嘴轴线角度过大,导致介质动能损失较大,则会影响喷射范围及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燃油雾化喷嘴,能够改变喷嘴扬程,并简化喷嘴内部结构设计从而提高气液两相介质在喷嘴内部的空间占用率,以增大喷嘴的喷射量。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包括外套管和同轴套装在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套管的前端设有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增压喷管,内套管的后端外壁沿周向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外套管内壁围成供气相介质通过的通气孔;内套管后端为进液口,前端为出液口,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构成与通气孔连通的环状腔,外套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口前端的混合腔,环状腔通过混合腔与增压喷管连通,增压喷管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
[0005]进一步的,通气孔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
[0006]进一步的,增压喷管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增压喷管的前端外壁设有与调节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调节螺母转动设置在设于外套管前端的法兰前端面上,增压喷管的后端外壁设有轴向延伸的凸起,外套管前端内壁设有与凸起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0007]进一步的,调节螺母的后端面上凸设有球头,法兰的前端面沿周向开设有一圈轨道槽,球头卡置于轨道槽内并能够在轨道槽内作圆周运动。
[0008]进一步的,调节螺母的前端面设有多个旋拧孔。
[0009]进一步的,调节螺母后端面与法兰前面端之间设置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内套管的内壁具有第一斜面段,使得内套管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变小。
[0011]进一步的,内套管的外壁设有第二斜面段,第二斜面段使得环状腔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
[0012]进一步的,外套管的前端台阶处还增设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对环状腔喷出的气体进行引导。
[0013]本技术在内套管上开设环形槽,从而使内、外套管之间形成多个通气孔以及环形腔,利于气液到达混合腔时能够更加充分的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内部结构更加简单,使得气液两相介质的通量更大,在一定喷嘴体积条件下喷出更多的气液混合物。此外,增压喷管能够沿轴向活动,能够实现喷嘴扬程的改变,从而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内套管的右视示意图。
[0017]图3是球头与轨道槽配合的剖面图。
[0018]图4是增压喷管与外套管轴向滑动配合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一种燃油雾化喷嘴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套管1和同轴套装在外套管中的内套管2,外套管1的前端安装有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增压喷管3,所述内套管2的后端外壁沿周向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槽21,环形槽21与外套管1内壁围成供气相介质通过的通气孔4,本实施例中,通气孔4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所述内套管2后端为进液口22,前端为出液口23,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构成与通气孔连通的环状腔5,外套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口23前端的混合腔6,所述环状腔5通过混合腔6与增压喷管3连通,增压喷管3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
[0021]增压喷管3与调节螺母7螺纹连接,增压喷管3的前端外壁设有与调节螺母7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1。外套管1的前端设有法兰11,法兰11用于将本技术安装固定,调节螺母7转动设置在法兰11的前端面上;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母7的后端面上凸设有至少一个球头71,优选为对称分布的两个球头,法兰11的前端面沿周向开设有一圈轨道槽111,轨道槽的形状与球头适配,球头71卡置于轨道槽111内并能够在轨道槽111内作圆周运动,球头与轨道槽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挡止配合关系,从而使得调节螺母在径向转动的同时不会轴向移动。调节螺母的前端面设有多个旋拧孔72,便于采用工具驱动调节螺母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而驱动增压喷管3前后滑动。
[0022]为了保证增压喷管3与外套管1之间的气密性,在调节螺母后端面与法兰前面端之间设置密封圈8。为了保证增压喷管仅能轴向相对于外套管滑动,而不随调节螺母转动,则可以在增压喷管3的后端外壁设置轴向延伸的凸起32,而在外套管1的前端内壁开设与凸起滑配的导向槽12。
[0023]作为优选,内套管2的内壁具有第一斜面段24,即内套管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变小,从而使得液体在内套管中实现加速,提高了出液口的液体喷射速度,利于与气体介质
的高速撞击,进而提高雾化效果。内套管的外壁设有第二斜面段25,第二斜面段25使得环状腔5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环状腔前端与混合腔相衔接处的开口面积增大,提高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此外,在外套管的前端台阶处还增设有弧形导流板9,弧形导流板9对环状腔喷出的气体进行引导,利于气液两相介质在混合腔内的混合。
[0024]本技术在工作时,内套管后端与供液管路连通,外套管与供气管路连通,气体由通气孔4进入环状腔5,液体由进液口22进入内套管2中,液体在内套管的直径渐缩段中实现加速,最终喷入混合腔6;气体则从环状腔5中喷出,并与液体在混合腔6内高速撞击实现一次雾化。混合后的气液两相流介质通过增压喷管3后实现降速增压,最终从增压喷管的前端喷口喷出,并与空气摩擦、剪切实现二次雾化。需要改变喷嘴扬程时,则可以旋转调节螺母,使增压喷管3前进或后退,如由后端逐渐移动到前端的过程中,燃油雾化喷嘴的扬程逐渐变大。
[0025]本实施例中,外套管1采用两体拼接式结构,外套管包括第一外管及第二外管,两节外管通过螺栓10连接,二者的结合端面处设置密封元件,如0形胶圈。拼接式结构可便于内套管的安装,在装配时先将内套管装于后端的第二外管后,再组装第一外管。内套管可以焊接在第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同轴套装在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套管的前端设有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增压喷管,内套管的后端外壁沿周向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外套管内壁围成供气相介质通过的通气孔;内套管后端为进液口,前端为出液口,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构成与通气孔连通的环状腔,外套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口前端的混合腔,环状腔通过混合腔与增压喷管连通,增压喷管的内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通气孔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增压喷管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增压喷管的前端外壁设有与调节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调节螺母转动设置在设于外套管前端的法兰前端面上,增压喷管的后端外壁设有轴向延伸的凸起,外套管前端内壁设有与凸起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华李胜利芮松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蔚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