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森专利>正文

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386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涉及户外登山辅助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握柄和上部杆体、中部杆体、下部杆体和锥头,握柄包括握杆、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握杆两端的小刀和封盖,封盖内部为用来存储火绒的储藏室;握杆底部设有与上部杆体螺纹连接的一号连接柱,一号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镁棒;中部杆体内部设有急救盒,下部杆体的内部设有锚索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野外登山探险,能够有效为户外荒野探险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帮助,相比目前已知的多功能登山杆杖而言,本装置的功能用途在野外登山探险中更加实用。野外登山探险中更加实用。野外登山探险中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登山辅助装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

技术介绍

[0002]登山杖是目前户外登山运动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登山辅助装备,目前随着生活物质的不断提高,普通的登山运动已无法获得其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户外山林探险求生则成了这类人的首选目标,登山杖作为登山探险的必备装备,其功能的多样化则能够为探险者提供更好的登山探险体验,以及求生帮助,而目前已知的大部分多功能登山杖其多样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休闲方面,无法实打实的在野外荒野求生的探险活动中提供有效且具有是实质性求生探险帮助的效果。
[000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合野外荒野探险求生的多功能登山杆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
[0005]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包括握柄和依次组合连接在握柄底端的上部杆体、中部杆体、下部杆体和锥头,所述握柄包括握杆、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握杆两端的小刀和封盖,所述封盖内部为用来存储火绒的储藏室;所述握杆底部设有与上部杆体螺纹连接的一号连接柱,所述一号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镁棒;所述中部杆体内部设有急救盒,所述下部杆体的内部设有锚索组件。
[0006]所述急救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储物格;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采用防水塞密封的储药盒;所述锚索组件包括圆筒和一体成型在圆筒顶端的支架,所述圆筒的内部插接有缠绕有高强度细丝绳的绳架,所述支架上绕圆周通过卡扣固定有四个快拆锚钉,所述锥头包括锥体和锥体顶端一体成型的三号连接柱,所述三号连接柱上开设有连接孔槽,所述锥体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用于连接快拆锚钉的螺旋孔,其中小刀、镁棒和火绒的设置、配合登山杆杖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以及在其内设计的急救盒、锚索组件和锥头,能够使得该登山杆杖能够集登山支撑、野外生火、防身、切割砍伐、野外急救包扎、以及组成简易的短程攀登勾爪,能够有效为户外荒野探险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帮助。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绒采用碳布或浸腊麻绳中的任意一种,火绒的种类根据使用者使用喜好选择碳布或者浸腊麻绳,或者两种同时携带均可,其中浸腊麻绳采用纯天然棉麻纤维绳或者剑麻纤维绳。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杆体的顶端和底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和一号连接柱螺纹连接的一号连接部,以及和中部杆体连接的二号连接部,且一号连接部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放置镁棒的一号空腔,所述中部杆体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二号连接部螺纹连接的二号连接柱和用来与下部杆体连接的对接螺纹,且中部杆体的内部还开设有与中部杆体底端相通的二号空腔,所述急救盒插在二号空腔内,所述下部杆体顶端和底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套装在对接螺纹上的三号连接部以及用来和锥
头顶部的三号连接柱螺纹连接的四号连接部,所述下部杆体底部的内侧且与四号连接部相通的三号空腔,所述锚索组件插接在三号空腔内,所述握柄、上部杆体、中部杆体和下部杆体以及锥头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胶圈实施防水密封,各个杆体之间采用螺纹对接且接头处均采用密封胶圈进行防水密封,能有效对其内部携带的装备或者应急药物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受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盒整体为圆柱体状,且急救盒的底部还一体成型有一便于将急救盒取出的挂环,所述储物格内部分别携带有纱布卷、医用胶带、消炎粉、棉签以及医用消毒液,携带这些应急物资能够在探险过程中突发以外受伤时能够及时对伤口消毒处理和简单包扎,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风险,能够为探险人员提供一定的生命健康保障,另外储药盒的独立设计,能够方便探险人员根据需求携带部分急救药物,最大限度为探险人员的提供生命保障。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孔槽的内侧呈圆弧过渡设计,连接槽孔的圆弧过渡设计,能够减少高强度细丝绳与其连接后的摩擦力,避免锥体顶部三号连接柱上的螺纹割裂高强度细丝绳,对高强度细丝绳起到保护效果,所述螺旋孔上设有可拆卸接的防泥塞,快拆锚钉整体为圆柱状结构,其快拆锚钉的顶部为锥形结构设计,快拆锚钉的底端为螺纹柱且与螺旋孔适配,所述螺旋孔呈倾斜角度设计,倾斜设置的螺旋孔,能够使得快拆锚钉在于其连接后形成四爪抓钩,登山探险人员能够通过抓钩与高强度细丝绳之间配合,辅助攀爬一些较为湿滑或者泥泞的山坡。
[0011]快拆锚钉底端的柱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连接高强度细丝绳的穿孔,该设计能够使快拆锚钉也能够连接高强度细丝绳,方便探险者能够将快拆锚钉和高强度细丝绳结合现成晾晒绳,或者其他用途的绳索机构,拓宽锚索组件的用途。
[0012]所述锥体的底部为内凹的圆形设计,且锥体的底部还包覆有一块耐磨橡胶套,锥体底部的内凹型设计能够增加登山杆底部的与山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其下陷的阻力,同时耐磨橡胶套的设置,能够增加登山杆账与石块之间摩擦力,提高登山杆杖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强度细丝绳采用直径为3

4毫米的尼龙绳,采用尼龙绳作为勾爪的连接绳,一方面是根据尼龙绳在同等规格的合成绳索下具有较强的抗拉扯能力,并且在同等长度下其重量较轻,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登山杆账的重量,另一方面,合成绳索相对于钢丝绳而言,具有更好的柔韧性,更加适合配合抓钩进行甩钩,方便使用,并且众所周知,一般就登山而言不同于攀岩,绳索大部分只是通过抓钩配合甩钩操作辅助攀登较为湿滑的泥土山林,期间几乎并不会出现类似攀岩时的垂直攀爬,绳索很少会出现与石块之间出现严重磨损状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适用于野外登山探险,其中小刀、镁棒和火绒的设置、配合登山杆杖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以及在其内设计的急救盒、锚索组件和锥头,能够使得该登山杆杖能够集登山支撑、野外生火、防身、切割砍伐、野外急救包扎、以及组成简易的短程攀登勾爪,能够有效为户外荒野探险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帮助,相比目前已知的多功能登山杆杖而言,本装置的功能用途在野外登山探险中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上部杆体、中部杆体、下部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急救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锚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锥头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握柄;101、握杆;102、小刀;103、储藏室;104、封盖;105、火绒;106、一号连接柱;107、镁棒;2、上部杆体;201、一号连接部;202、二号连接部;203、一号空腔;3、中部杆体;301、二号连接柱;302、对接螺纹;303、二号空腔;4、下部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包括握柄(1)和依次组合连接在握柄(1)底端的上部杆体(2)、中部杆体(3)、下部杆体(4)和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包括握杆(101)、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握杆(101)两端的小刀(102)和封盖(104),所述封盖(104)内部为用来存储火绒(105)的储藏室(103);所述握杆(101)底部设有与上部杆体(2)螺纹连接的一号连接柱(106),所述一号连接柱(106)的底部固定有镁棒(107);所述中部杆体(3)内部设有急救盒(6),所述下部杆体(4)的内部设有锚索组件(7);所述急救盒(6)包括盒体(601)以及盒盖(602),所述盒体(601)的内部设有若干储物格(605);所述盒体(601)的顶部开设有采用防水塞(606)密封的储药盒(604);所述锚索组件(7)包括圆筒(701)和一体成型在圆筒(701)顶端的支架(702),所述圆筒(701)的内部插接有缠绕有高强度细丝绳(705)的绳架(704),所述支架(702)上绕圆周通过卡扣固定有四个快拆锚钉(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5)包括锥体(501)和锥体(501)顶端一体成型的三号连接柱(502),所述三号连接柱(502)上开设有连接孔槽(503),所述锥体(501)表面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用于连接快拆锚钉(703)的螺旋孔(5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绒(105)采用碳布或浸腊麻绳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户外登山杆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杆体(2)的顶端和底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和一号连接柱(106)螺纹连接的一号连接部(201),以及和中部杆体(3)连接的二号连接部(202),且一号连接部(201)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放置镁棒(107)的一号空腔(203),所述中部杆体(3)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森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