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GBT驱动电路及电机控制器
: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IGBT驱动电路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
[0002]目前在工控行业中的电机驱动电路中,高压逆变部分通常IPM模块或IGBT分立元器件,其中由于IGBT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方便布线,容易替换等特点,一直被广泛使用。
[0003]IGBT的驱动按驱动信号与被驱动元件的电气关系,分为隔离和非隔离两种驱动方式。非隔离驱动电路的设计比较简单,各主流功率器件厂商都有很成熟的集成驱动芯片或集成功率模块;隔离驱动一般采用光藕或脉冲变压器进行隔离,通常隔离驱动的输出级需要单独的辅助电源供电。
[0004]在电机驱动的全桥逆变电路中,上下桥的IGBT驱动电源需要相互隔离。采用非隔离驱动的拓扑结构,通常使用单电源供电.由于上桥IGBT的E极接电机输出,采用自举的方式得到驱动电源,而下桥IGBT的E极可以直接电源地,这种驱动方式的优点是供电系统简单,缺点是驱动芯片输出电流能力有限,多应用在高压小功率的场合。
[0005]采用隔离驱动的拓扑结构,上下桥的IGB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桥臂驱动电路和下桥臂驱动电路,上桥臂驱动电路和下桥臂驱动电路共用一个非隔离式的供电电源VCC供电,上桥臂驱动电路和下桥臂驱动电路分别采用一个光耦隔离电路,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和第二路入信号PWM2分别连接到上桥臂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A和第二输入端B,上桥臂驱动电路输出上管驱动信号HU;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和第二路入信号PWM2分别连接到下桥臂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B和第一输入端A,下桥臂驱动电路输出下管驱动信号HL,通过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和第二路入信号PWM2分别互锁连接在上桥臂驱动电路和下桥臂驱动电路上,实现上管驱动信号HU和下管驱动信号HL不同时输出高电平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桥臂驱动电路主要包括光耦芯片U1,下桥臂驱动电路主要包括光耦芯片U2,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和第二路入信号PWM2分别连接到光耦芯片U1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和第二路入信号PWM2分别连接到光耦芯片U2的第3引脚和第1引脚,实现PWM输入的逻辑互锁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光耦芯片U1和光耦芯片U2均设有6个引脚;光耦芯片U1的第1引脚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光耦芯片U1的第1引脚与光耦芯片U2的第3引脚连接,光耦芯片U1的第3引脚与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连接,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连接第二路入信号PWM2;光耦芯片U1的第5引脚作为输出信号引脚,输出上管驱动信号HU,光耦芯片U2的第5引脚作为输出信号引脚,输出下管驱动信号HL;光耦芯片U1的第6引脚连接到电源VCC,光耦芯片U2的第6引脚连接到电源VCC;光耦芯片U1的第4引脚接地,光耦芯片U2的第4引脚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桥臂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1、电阻R4、电阻R6和二极管D1;电阻R4连接在光耦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第一路输入信号PWM1之间;光耦芯片U1的第1引脚与光耦芯片U1的第3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6和电容C5,电阻R6和电容C5并联;光耦芯片U1的第4引脚与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