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0175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海参捕捞过程效率低、成本高、破坏海参生长环境,对于有礁石、泥沙的海底不适用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船、负压罐、水泵、补水泵、补水管、排水管、吸水管、软管、电动三通阀、水下机器人和控制器,水泵的入口与负压罐的上部出口连接,排水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补水泵的出口与负压罐的顶部补水口连接,补水管与补水泵的入口连接,负压罐的内部连接筛网,吸水管的上端口与负压罐的下部进口连接,吸水管的下端口与电动三通阀的阀口b连接,软管的上端口与电动三通阀的阀口a连接,软管的下端固定在水下机器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捕捞海参、海贝、海胆、鱼等底栖生物。鱼等底栖生物。鱼等底栖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参捕捞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洋食品,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在近海海水中野生养殖海参是保证海参品质的重要养殖方式。
[0003]目前,捕捞海参主要通过人工潜水完成,效率低,成本高,危险性大。也有使用机械手抓取海参的捕捞方式,但是机械手抓海参容易破坏海参,作业效率低,而且大小海参都被抓取,小海参不被放生。也有使用带行走机构的水下捕捞机器人,但是这种机器人在海底海参生长区域行走过程中,会将一些海参碾压死,破坏海菜,也会破坏海参的生长环境;此外,对于海底有礁石、泥沙的场景,行走机构难以运行导致机器人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海参捕捞过程效率低、成本高、破坏海参生长环境,对于有礁石、泥沙的海底不适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成本低,不破坏海参生长环境,适用于全形态海底场景的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海参捕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负压罐、水泵、下部进口阀门、上部出口阀门、底部出口阀门、补水阀门、补水泵、补水管、排水管、筛网、吸水管、软管、电动三通阀、水下机器人、脐带缆、控制器和信号线缆,所述负压罐与船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罐设有下部进口、上部出口、底部出口和顶部补水口,所述下部进口阀门与下部进口连接,所述上部出口阀门与上部出口连接,所述底部出口阀门与底部出口连接,所述补水阀门与顶部补水口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第一支架与船连接,所述补水泵通过第二支架与船连接,所述水泵的入口与上部出口阀门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补水泵的出口与补水阀门连接,所述补水管与补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筛网设于负压罐的腔室中,所述筛网与负压罐的腔室的内壁连接,所述筛网设于负压罐腔室的上部,所述筛网位于上部出口的下方;所述电动三通阀设有阀口a、阀口b、阀口c,所述吸水管的上端口与下部进口阀门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下端口与电动三通阀的阀口b连接,所述软管的上端口与电动三通阀的阀口a连接,所述软管的下端固定在水下机器人的外壳上;所述控制器连接在船上,所述水下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红李府谦张建华李晓宇杨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瓢食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