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14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转轴机构;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能基于转轴机构相互旋转地盖合或打开;第一盒体之内安装有充电控制板,充电控制板连接有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和第二FPC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一充电顶针述转轴机构包括轴套,轴套的中部开设有FPC通过孔,第二FPC柔性电路板穿过轴套的FPC通过孔之后,进入至第二盒体之内,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二充电顶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FPC穿过转轴机构的方式能避免现有技术中触点氧化和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结构较为简单、不影响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盖合,不影响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整体结构和电气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特别涉及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TWS蓝牙耳机因不受线材束缚、收纳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为了提高TWS蓝牙耳机的续航时间,TWS蓝牙耳机通常配备有充电盒,当使用者不使用TWS蓝牙耳机时,可将TWS蓝牙耳机收纳于充电盒内。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参见中国专利文件CN113972719A,TWS蓝牙耳机充电盒通常由盒体和盖体组成上下翻盖的结构形式,TWS蓝牙耳机放置在盒体内,盒体内设有为耳机供电的电池和PCB板,以为耳机充电。该种充电盒形式较为传统,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较为新颖的开盒体验。中国专利文件CN110881154A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槽,第二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槽;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转动连接;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互靠近时,充电盒闭合;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互远离时,充电盒开启。与此同时,该专利还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充电盒的第一顶面上设有第三充电触点,第二顶面上设有第四充电触点,充电盒闭合时,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相互靠近,第三充电触点与第四充电触点电接触;通过第三充电触点与第四充电触点的电接触,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均通电,实现对耳机充电。
[0004]然而,上述专利文件CN110881154A所公开的耳机充电盒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其一、第三充电触点和第四充电触点裸露于外,必定受到外界空气或水汽的影响,造成触点表面氧化或水汽进入影响电气性能;其二、第三充电触点和第四充电触点的电接触容易受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闭合影响,如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闭合不紧或位置细微偏移时,容易造成第三充电触点和第四充电触点之间接触不良;其三、第三充电触点与第四充电触点在电接触过程中,必须采用弹性接触的方式才能提高电接触成功率,而弹性接触的方式需要第三充电触点、第四充电触点的至少一个充电触点采用弹簧式接触头,然而,弹簧式接触头会往外突出,不仅结构复杂性增加,而且容易造成第一盒体的第一顶面与第二盒体的第二顶面之间形成间隙,影响充电盒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安装转轴机构,第一盒体之内安装有充电控制板,充电控制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和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转轴机构的轴套中部开设有FPC通过孔,第二FPC柔性电路板穿过轴套的FPC通过孔之后,进入至第二盒体之内,以对第二盒体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该FPC穿过转轴机构的方式能避免现有技术中触点氧化和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结构较为简单、不影响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盖合,不影响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整体结构和电气性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盒体设置有用于收容一个TWS蓝牙耳机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盒体设置有用于收容另一个TWS蓝牙耳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能基于转轴机构相互旋转地盖合或打开;所述第一盒体之内安装有充电控制板,充电控制板的一端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控制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和第二FPC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一充电顶针,第一充电顶针伸向第一容纳腔之内,用于对第一容纳腔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FPC通过孔,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穿过轴套的FPC通过孔之后,进入至第二盒体之内,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二充电顶针,第二充电顶针伸向第二容纳腔之内,用于对第二容纳腔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延伸至第一导光件的后端,第一FPC柔性电路板设有若干颗与第一导光件相对应的LED灯;所述第二盒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延伸至第二导光件的后端,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设有若干颗与第二导光件相对应的LED灯。
[0008]优选地,所述转轴机构的轴套并列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中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端伸出第一轴孔之外;所述第二轴孔中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端伸出第二轴孔之外;所述第一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座,第一轴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端可转动地插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二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座,第二轴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外端可转动地插接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中。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并列设置于轴套的一端,另一个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并列设置于轴套的一端,两个第一轴孔中分别安装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二轴孔中分别安装有第二转轴。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及第一收纳体,第一收纳体安装于第一外壳体之内,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于第一收纳体之上;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及第二收纳体,第二收纳体安装于第二外壳体之内,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于第二收纳体之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座设置于第一外壳体的一端,第二轴座设置于第二外壳体的一端。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边缘内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收纳体的边缘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相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外壳体的边缘内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收纳体的边缘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卡接配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收纳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之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收纳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之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铁,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互盖合时,第一磁铁与对应的第二磁铁之间相互磁吸配合。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盒体还设置有用于收容蓝牙发射器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设置于第二收纳体之上。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别与TWS蓝牙耳机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三容纳腔与蓝牙发射器形状相适配。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耳机充电盒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安装转轴机构,第一盒体之内安装有充电控制板,充电控制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和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转轴机构的轴套中部开设有FPC通过孔,第二FPC柔性电路板穿过轴套的FPC通过孔之后,进入至第二盒体之内,以对第二盒体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该FPC穿过转轴机构的方式能避免现有技术中触点氧化和接触不良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盒体设置有用于收容一个TWS蓝牙耳机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盒体设置有用于收容另一个TWS蓝牙耳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能基于转轴机构相互旋转地盖合或打开;所述第一盒体之内安装有充电控制板,充电控制板的一端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控制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和第二FPC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一充电顶针,第一充电顶针伸向第一容纳腔之内,用于对第一容纳腔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FPC通过孔,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穿过轴套的FPC通过孔之后,进入至第二盒体之内,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连接有第二充电顶针,第二充电顶针伸向第二容纳腔之内,用于对第二容纳腔之内的TWS蓝牙耳机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FPC柔性电路板延伸至第一导光件的后端,第一FPC柔性电路板设有若干颗与第一导光件相对应的LED灯;所述第二盒体的与转轴机构方向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二FPC柔性电路板延伸至第二导光件的后端,第二FPC柔性电路板设有若干颗与第二导光件相对应的LED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FPC穿过转轴机构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的轴套并列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中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端伸出第一轴孔之外;所述第二轴孔中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端伸出第二轴孔之外;所述第一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座,第一轴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端可转动地插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二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座,第二轴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外端可转动地插接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中。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毛李广宇林力李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鸣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