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颈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13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包括第一支臂、柔性连接件、以及可相对第一支臂转动的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围设形成穿戴空间;第一支臂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支臂具有第二连接端,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上,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容纳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限制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转动角度,避免因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柔性连接件受力过大被扯破,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颈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佩戴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颈戴装置通常可以为便携式佩戴风扇、便携式佩戴按摩仪、便携式颈戴空调等,例如便携式佩戴风扇广泛地使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具有降温的功能,目前为了提高便携式佩戴风扇佩戴时的舒适度,通常会在便携式佩戴风扇的支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柔性连接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人体柔性接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然而,当支架的两端向外或向内过度弯折时,柔性连接件会受到支架两端的较大拉扯力作用而容易被扯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以改善以上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包括第一支臂、柔性连接件、以及可相对第一支臂转动的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围设形成穿戴空间;第一支臂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支臂具有第二连接端,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上,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容纳槽内。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通过在第一支臂的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在第二支臂的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容纳槽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容纳槽内,当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相对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凸起部与第一限位部接触,从而形成止位配合,以防止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继续相对转动,从而避免因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柔性连接件受力过大被扯破,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在一种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支架主体自由状态下对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1]图4是如图3所示结构的支架主体在外折状态下对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2]图5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在另一种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8如图7所示结构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进一步被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8]图11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10,便携式颈戴装置10可以是便携式颈戴风扇、便携式颈戴按摩仪、便携式颈戴空调等,以下以便携式颈戴装置10为便携式颈戴风扇(也可称为挂脖风扇)为例进行说明: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便携式颈戴装置10包括支架主体11以及柔性连接件12,其中支架主体11由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支臂111以及第二支臂112组成。
[0022]具体地,第一支臂111具有朝向第二支臂112的第一连接端1111,第二支臂112具有朝向第一支臂111的第二连接端1121。第一连接端1111固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部113,第二连接端1121的设有第一容纳槽1123,第一凸起部1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连接端1121上的第一容纳槽1123内。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12的形状为片状结构,柔性连接件12纵向的尺寸大于横向的尺寸,柔性连接件12在纵向方向上,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121连接。具体地,柔性连接件12附着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上靠近穿戴空间的一侧,柔性连接件12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支臂111并与第一连接端1111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第二支臂112并与第二连接端1121连接。
[0024]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10,通过在第一支臂111的第一连接端1111固设第一凸起部113,在第二支臂112的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4,第一凸起部113延伸至第一容纳槽1123内。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限位部114与第一凸起部113接触,从而形成止位配合,以防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继续相对转动,因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柔性连接件12受力过大被扯破,延长了柔性连接件12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使得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重量更轻,方便用户的携带与佩戴。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形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也可以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形成。
[0026]进一步的说,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围设形成穿戴空间,穿戴空间用于容纳人体部位,例如人体颈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朝向穿戴空间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穿
戴空间的一侧为外侧,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以扩大穿戴空间,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以缩小穿戴空间。
[0027]进一步的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在装配完成的初始状态下,即不受外力干扰的状态下,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指的是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离的两端在转动作用下距离增大,而相对内转指的是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离的两端在转动作用下距离减小。
[0028]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0029]需要说明的是,“止位配合”是指两个结构相互抵挡以阻止彼此按照止挡前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例如,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在两个结构相互止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臂、柔性连接件、以及可相对所述第一支臂转动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围设形成穿戴空间;所述第一支臂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支臂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颈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限位臂和连接于所述限位臂末端的限位卡扣,所述限位臂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在所述第一支臂相对所述第二支臂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卡扣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颈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缺口,在所述第一支臂相对所述第二支臂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缺口的侧缘与所述限位卡扣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颈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部设有抵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与所述抵顶部配合的配合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颈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友杨广刘凯林桂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