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47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抗震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相配合的墙体及叠合楼板,所述多个叠合楼板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墙体一端与叠合楼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缓冲套,且所述叠合楼板与墙体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叠合楼板及墙体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的开裂问题,提高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抗震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也逐年推广市场的占有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高层建筑丰富了城市空间,节约用地。而中高建筑物的荷载随高度增高而受力增大,尤其是水平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成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普通的建筑抗震等级的提高,比如框架构造的建筑,主要是通过提高主体框架的强度来提高抗震强度,然而框架构造的非承重墙体一般采用加气砖进行衬砌。
[0003]试验数据表明,当强度较高的地震产生后,如若主体框架构造施工标准符合设计标准,一般不会出现开裂或者倒塌的问题,往往出现在非承重墙体位置,很容易出现倒塌的严重问题。这也就是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与墙体之间,以及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多为刚性连接,进而在墙体与墙体之间以及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开裂或者倒塌问题。因此,本申请设计一款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能够有效解决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的开裂问题,提高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
[0004]经检索,有关装配式抗震构造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20113607978,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二墙体固定连接于第一墙体的左端,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部均嵌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第一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四个橡胶垫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安装箱的内腔顶端,四个支撑柱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锁紧组件,同侧四个锁紧组件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斜杆相固定连接。该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具备抗震与避震性能好和装配式建筑连接处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的开裂问题,提高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包括相配合的墙体及叠合楼板,所述多个叠合楼板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墙体一端与叠合楼板
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缓冲套,且所述叠合楼板与墙体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叠合楼板及墙体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0010]优选的,叠合楼板与墙体的结合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接条和嵌槽,所述卡接条与嵌槽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条上等距间隔设置有插接螺杆,所述插接螺杆与嵌槽内的插接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插接螺杆上,且缓冲套伸入插接孔内。
[0011]优选的,相邻两个叠合楼板的侧面开设有沿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滑杆,且所述连接滑杆沿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与墙体相结合的叠合楼板侧面的连接滑杆上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上设置有减震套。
[0012]优选的,连接滑杆伸出连接板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挡片,所述连接滑杆上套设有冲击弹簧,且所述冲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挡片抵靠连接。
[0013]优选的,墙体靠近连接梁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桩台,所述第一安装桩台上套设有减震套,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于减震套外周,且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桩台及连接套杆上的减震套构成插接配合。
[0014]优选的,叠合楼板之间相互嵌合为整板状构造,相邻叠合楼板的结合面分别设置有搭接边及卡接边,所述卡接边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贯穿设置有两组卡接槽,所述搭接边上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两组卡接凸起,且相邻叠合楼板的边缘还设置有圆柱橡胶条。
[0015]优选的,墙体与叠合楼板的配合面设置有预留连接槽,所述预留连接槽与嵌槽平行布置,所述预留连接槽的槽壁边缘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设置有填充管,且所述填充管一端伸出墙体的一侧面。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A、根据抗震建筑的设计要求预制设计符合尺寸的叠合楼板及墙体,将叠合楼板及墙体转运至施工位置后,将叠合楼板及墙体摆放至相应的施工起吊架上;
[0018]步骤B:通过设备对抗震建筑进行定位并放置标准轴线、控制轴线、安装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采用定位控制钢板对预留插筋的位置进行校验与调整后,再通过吊装设备吊装墙体;
[0019]步骤C:对墙体通过架设可调式钢管斜支撑进行固定校正;
[0020]步骤D:对墙体进行灌浆操作并且对墙体边缘构件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
[0021]步骤E:通过起吊设备将叠合楼板与墙体进行安装,而后对叠合楼板与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安装为一体;
[0022]步骤F:在抗震建筑的墙体拐角位置进行现浇层钢筋绑扎,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
[0023]优选的,步骤B中,将标准轴线控制桩设置在房屋的四角,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定出至少纵横轴方向各一条控制轴线,楼层上的控制轴线必须由底层轴线直接向上引出,根据控制轴线及控制水平线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线,再依据所得轴线放出墙体、门洞口及结构构件交汇节点的细部位置控制线和叠合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
[0024]优选的,步骤A中,吊装墙体时,将预留插筋与墙体上的插孔一一对应,下放就位后的墙体与叠合楼板的接触面之间应预留不小于20mm的空隙,并采用垫铁对墙体的标高进行
控制和调整。
[0025]3、有益效果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在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的活动间隙内设置缓冲套,缓冲套能够有效吸附墙体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墙体能够基于水平面呈现一定强度的晃动,从而有效起到吸附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止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墙体的倾倒,同时有效实现叠合楼板与墙体之间的可靠连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震强度。
[0028](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通过卡接条与嵌槽的相互配合嵌入,能够有效实现对叠合楼板与墙体下端的紧密连接,且插接螺杆以及缓冲套伸入插接孔内,当墙体出现横向作用力受到横向摆动时,位于墙体内部的缓冲套能够产生一定余量的活动,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开裂或倾倒的问题。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墙体(100)及叠合楼板(200),所述多个叠合楼板(200)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墙体(100)一端与叠合楼板(200)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缓冲套(300),且所述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梁(120),所述连接梁(120)与叠合楼板(200)及墙体(100)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的结合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接条(210)和嵌槽(140),所述卡接条(210)与嵌槽(140)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条(210)上等距间隔设置有插接螺杆(220),所述插接螺杆(220)与嵌槽(140)内的插接孔(141)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缓冲套(300)套设在插接螺杆(220)上,且缓冲套(300)伸入插接孔(14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叠合楼板(200)的侧面开设有沿叠合楼板(2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250),所述第二凹槽(250)内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接板(251),所述连接板(251)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滑杆(260),且所述连接滑杆(260)沿第二凹槽(25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与墙体(100)相结合的叠合楼板(200)侧面的连接滑杆(260)上靠近墙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杆(263),所述连接套杆(263)上设置有减震套(1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杆(260)伸出连接板(251)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挡片(261),所述连接滑杆(260)上套设有冲击弹簧(262),且所述冲击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挡片(261)抵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00)靠近连接梁(12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50),所述第一凹槽(150)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桩台(151),所述第一安装桩台(151)上套设有减震套(160),所述第一连接梁(12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于减震套(160)外周,且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桩台(151)及连接套杆(263)上的减震套(160)构成插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200)之间相互嵌合为整板状构造,相邻叠合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坤路希鑫钱元弟张首锋单冬程攀程安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