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42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与决策执行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智能分析模块网络连接,所述智能分析模块与决策执行模块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进行系统与人员间的信息交流传递,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所述决策执行模块用于对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验证执行处理,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信息共享模块、识别推理模块与生产梳理模块,所述信息共享模块与识别推理模块网络连接,所述识别推理模块与生产梳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工厂工作人员间的信息数据传递与共享,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智能处理产品问题及高效满足客户要求的特点。要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服务
,具体为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制造,就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0003]在工厂生产加工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产品的某些方面使客户不满意遭到客户的反馈甚至投诉时,工厂只能根据产品的相关生产数据或用户指出的产品问题通过人工进行分析解决,但是这不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无法及时解决产品问题满足客户要求。因此,设计智能处理产品问题及高效满足客户要求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与决策执行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与决策执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智能分析模块网络连接,所述智能分析模块与决策执行模块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进行系统与人员间的信息交流传递,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所述决策执行模块用于对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验证执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信息共享模块、识别推理模块与生产梳理模块,所述信息共享模块与识别推理模块网络连接,所述识别推理模块与生产梳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工厂工作人员间的信息数据传递与共享,所述识别推理模块用于对用户对工厂生产加工产品提出的问题进行识别推理,所述生产梳理模块用于对工厂内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及原理进行梳理记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包括链式结构模块、分析比对模块、质量特性差值计算模块与时间戳模块,所述链式结构模块与分析比对模块电连接,所述质量特性差值计算模块与分析比对模块网络连接,所述时间戳模块与链式结构模块电连接,所述链式结构模块用于对工厂产品的逻辑原理进行分析处理,所述分析比对模块用于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所述质量特性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对产品质量特性差值进行计算分析,所述时间戮单元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关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执行模块包括模拟构思模块、更新替换模块与通知处理模块,所述模拟构思模块与更新替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更新替换模块与通知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模拟构思模块用于对产品加工生产工序进行模拟构思,所述更新替换模块用于对产品加工生产工序进行控制替换,所述通知处理模块用于对信息数据进行传输通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的运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客户反馈的产品名称及其对应问题信息上传到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步骤S2:对用户反馈的产品问题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初步对产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步骤S3: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对产品问题进一步进行分析处理,完善产品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步骤S4:对产品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实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通过信息共享模块接收到工厂工作人员上传客户反馈的产品问题信息后,对产品问题信息进行语义识别,并进一步确定产品需改进部分信息;步骤S22:获取到上述产品需改进部分的信息后,识别推理模块通过系统中已录入的产品加工生产原理图进行识别推理,得到上述改进方法需要对产品加工生产原理进行修改程度;步骤S23:当完成对产品的改进后,需对产品加工生产原理的修改工序超出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进卢志珍喻步贤朱立义贾子昂徐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