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19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通过过液口连通,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除湿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除湿组件的冷凝部与所述过液口相对设置;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水箱组件设有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相对设置;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和/或所述除湿组件上,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空气。出风口的空气。出风口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现有的家用除湿机能够通过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达到除湿的目的,但是却不能将空气中的细小有害杂质颗粒除去,达不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另外,现有的家用除湿机仅仅在湿度较高的时期(如雨季)才会使用,这样其他大部分时间除湿机都处于闲置状态,其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高多功能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除湿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通过过液口连通,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除湿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除湿组件用于冷凝流经的空气,所述除湿组件的冷凝部与所述过液口相对设置;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水箱组件设有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过液口相对设置;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和/或所述除湿组件上,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的空气和/或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空气。r/>[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机通过在除湿机上设置了空气净化组件和除湿组件,并于壳体组件上设置了进风口分别对应除湿组件和空气净化组件,外界的空气经由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组件后,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进行干燥后,再经由空气净化组件进行过滤处理后进入壳体组件,最终外界空气可经过过滤和干燥双重作用后再由第一出风口排出,如此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多重需求,如此使得本除湿机的使用方便性以及使用率大大提升。
[0006]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过滤装置和负离子装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箱体组件和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上,所述箱体组件设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箱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提高了安装效率,很好的实现了交叉通风,互不干涉,安装快捷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上。通过将盖体组件与除湿组件连接起来,避免除湿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且可以遮挡外界一
些灰尘或者水渍等其他一些污渍接触到除湿装置,减少除湿组件被污染的可能性,同时也保证了结构紧凑性,合理利用了安装空间,方便操作便利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箱体组件卡扣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盖体组件与除湿组件的安装和拆卸易于操作,大大降低了拆卸和安装的难度,节省了拆装时间,提高了拆装效率,提高了拆装便捷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制冷组件和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一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导风组件另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导风组件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导风组件朝向所述制冷组件相对制冷组件一侧的截面积。该导风组件的结构能够对流经的空气起到扩容减速的作用,从而以使气流平稳地进入壳体组件中,而不会产生漩涡或产生噪音,降低噪音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增强了流经的空气的流通性,也可以保障流经的空气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壳体组件内,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支撑底座、连接柱、支撑顶杆和导风件,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支撑顶杆之前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导风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导风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两个导风件之间形成导风间隙。该结构可以保证流经的空气能够有效流入到壳体组件内,同时还保证了气流能够快速进入导风间隙内,从而进一步能够有效流入到壳体组件内,增强了流经的空气的流通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支架组件、半导体装置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支架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支架组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分别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所述半导体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半导体装置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所述半导体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一侧上,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制冷面覆盖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制热面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相对设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另一侧上,覆盖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处。负压发生装置与半导体装置的结合,将壳体外的湿空气抽入所述除湿机中,在半导体装置制冷面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水汽迅速冷却形成水珠,达到空气除湿的效果,而半导体装置在支架组件上,且半导体装置的制热面与负压发生装置相对设置,可以降低半导体装置产生的热量对流经到壳体组件内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制冷效果的影响,通过上述设计,从而减少了半导体装置制热面对制冷面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半导体装置的制冷效果,从而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件,所述冷凝件与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制冷面相抵,所述冷凝件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所述冷凝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散热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制冷面相抵。而通过在制冷组件上设置冷凝件,外界空气从壳体组件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外界空气经过冷凝件,空气遇冷,在冷凝件上凝结成水,快速将半导体装置的低温进行传导,从而加速了半导体装置对外界空气的冷凝作用,加快了外界空气中水汽的凝集,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对外界空气除湿效果。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过风腔内,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半导体装置的所述散热面相抵,所述散热件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相对设置。通过在除
湿机的半导体装置上设置散热件,可以加速所述半导体装置中制热面的热交换,使半导体装置的制热面快速降温,从而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冷效率。当负压发生装置启动,空气从外界被吸入除湿机内,空气从壳体组件的第一进风口进入,空气经过制冷组件,空气遇冷,在制冷组件上凝结成水,从而形成冷风道,冷空气再由负压发生装置带动,进入散热件进行散热,热空气再由第一出风口排出,从而形成热风道。
[0015]可选地,冷凝件可以是冷凝铝片。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支架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将所述过风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送出。在制冷组件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更快的加速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通过过液口连通,所述壳体组件(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除湿组件(2),所述除湿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除湿组件(2)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除湿组件(2)用于冷凝流经的空气,所述除湿组件(2)的冷凝部与所述过液口相对设置;水箱组件(3),所述水箱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水箱组件(3)设有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3)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过液口相对设置;空气净化组件(4),所述空气净化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和/或所述除湿组件(2)上,所述空气净化组件(4)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的空气和/或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箱体组件(11)和盖体组件(12),所述盖体组件(12)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1)上,所述箱体组件(11)设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箱体组件(11)上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2)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12)上;和/或所述盖体组件(12)与所述箱体组件(11)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制冷组件(21)和导风组件(22),所述导风组件(22)一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导风组件(22)另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21)相对设置,所述导风组件(22)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导风组件(22)朝向所述制冷组件(21)相对制冷组件(21)一侧的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22)包括支撑底座(221)、连接柱(222)、支撑顶杆(223)和导风件(224),所述支撑底座(221)和所述支撑顶杆(223)之前通过所述连接柱(222)连接,所述导风件(22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导风件(224)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221)上,所述两个导风件(224)之间形成导风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2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尚超蔡先浩李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中午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