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地貌。冲积平原的地层分布大量的黏土及粉砂土地层,存在承载力不足、沉降大以及液化等不良地质问题。对于冲积平原的地层,主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振冲碎石桩法,其中振冲碎石桩法效果最佳。
[0003]传统的振冲碎石桩为圆柱形,与地层的结合性较差,振冲碎石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剪强度有待加强。为了提高振冲碎石桩与地层的结合交互程度,有研究对将振冲碎石桩的桩孔侧壁进行挤压,形成分支孔或盘形槽孔,加入填料后形成具有带分支或盘状突出的复合地基。上述方法对桩孔侧壁进行挤压成孔,挤压得到的孔径及孔深一般较小,同时在对填料进行锤击密实的过程会对孔壁产生扰动。一方面,由于桩孔侧壁没有保护措施,容易造成塌孔,另一方面,锤击振动导致桩孔侧壁松散块体脱落,对填料造成污染,影响成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护筒(1)开孔备用:在护筒(1)的侧壁并且靠近下端的位置沿环向开设至少两个扩桩孔(11),各个扩桩孔(11)的几何中心至护筒(1)下端对应平面的距离相等;S2、开挖桩孔,下放护筒(1)对桩孔进行护壁,直至设计深度;S3、完成清孔后,向桩孔内填入碎石,上提护筒(1),使护筒(1)下端位于碎石顶面处,将碎石锤击密实,直至护筒(1)的扩桩孔(11)位于扩孔位置;S4、将集渣桶(2)吊放至桩孔内碎石顶面处,集渣桶(2)包括圆筒状的筒体,筒体的高度不大于扩桩孔(11)的底部至护筒(1)下端对应平面的距离,筒体的外径与护筒(1)的内径适配,筒体的下端呈封闭状;S5、将喷头固定装置(3)吊放至桩孔内:将安装有喷头的喷头固定装置(3)通过竖杆(31)吊放至桩孔内,竖杆(31)的上端位于桩孔外,各个喷头的喷射方向分别正对各个扩桩孔(11)的几何中心;其中,喷头固定装置(3)包括竖杆(31),竖杆(31)的下端设置安装架(32),安装架(32)上固定安装各个喷头;S6、进行扩孔施工:向集渣桶(2)内放入排水管,固定喷头固定装置(3),通过喷头对扩桩孔(11)处进行扩孔施工,直至扩孔至设计深度,含渣废水进入集渣桶(2)内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桩孔;S7、将排水管、安装有喷头的喷头固定装置(3)以及集渣桶(2)从桩孔内取出,再向桩孔内填入碎石至扩桩孔(11)上边缘,提升护筒(1)至护筒(1)下端位于碎石顶面,并将碎石锤击密实;S8、重复上述步骤S4~S7,直至完成整根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护筒(1)为钢护筒,护筒(1)设置扩桩孔(11)的位置还设置加强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径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扩桩孔(11)的数量为2~6个,各扩桩孔(11)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各个扩桩孔(11)的几何中心相对护筒(1)的轴线等中心角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王雅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