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13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格挡件,格挡件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水培区,格挡件上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活动安装有多个育苗设备,支撑轴调节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多个育苗设备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格挡件将箱体内分隔出多个水培区对每株水稻苗进行培育,多个水培区内水培液能够互相流动,每个水培区内的水稻苗的根系被格挡件分隔避免交织在一起,支撑轴能够调节育苗设备的高度,育苗设备能够调节位置便于取样,根据水稻苗的生长趋势调节育苗设备的位置,给予水稻苗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够单独取出育苗设备或依次将多个育苗设备一次取出,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育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培育
,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农作物培育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育苗常规操作是,将发芽的种子放在有孔的泡沫板上,将漂浮板漂浮在盛有水培液的箱体上,专利号CN109511539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具体记载了育苗盘可以通过手柄提起,然后放置在托架上,方便实验室人员进行取样研究,以及将水稻根系在导根管中,根系长到比较发达的时候不会纠缠在一起。
[0003]上述专利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1)育苗盘位置固定难以根据水稻的生长趋势调节每个水稻种子的位置;(2))水稻根部系在导根管上,操作繁琐,难以限制根部支系的生长趋势,仍存在多株水稻苗根系交织在一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一种水稻育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格挡件,格挡件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水培区,格挡件上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活动安装有多个育苗设备,支撑轴调节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多个育苗设备的高度。
[0006]优选的,格挡件包括多个隔板,多个隔板之间设有供箱体内水培液流动的空隙。
[0007]优选的,隔板为上窄下宽的隔板。
[0008]优选的,支撑轴包括转轴,格挡件上开设有供转轴插入的安装孔,转轴上设有外螺纹,安装孔设有和转轴相适配的内螺纹。
[0009]优选的,育苗设备和支撑轴之间为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支撑多个育苗设备的托板。
[0010]优选的,育苗设备包括育苗盘及其套接在支撑轴上的转环,育苗盘和转环连接有连接杆。
[0011]优选的,育苗盘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筒体及其设置在筒体下端开口处的格栅。
[0012]优选的,筒体的底部呈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向杆。
[0013]优选的,导向杆保持竖直且围绕在格栅外侧。
[0014]优选的,支撑轴上设有支撑多个转环的托盘。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内容,该水稻育苗装置通过格挡件将箱体内分隔出多个水培区对每株水稻苗进行培育,多个水培区内水培液能够互相流动,每个水培区内的水稻苗的根系被格挡件分隔避免交织在一起,支撑轴能够调节育苗设备的高度,育苗设备能够调节位置便于取样,根据水稻苗的生长趋势调节育苗设备的位置,给予水稻苗
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够单独取出育苗设备或依次将多个育苗设备一次取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6]在附图中,通过实例的方式非限制性地给出以下内容:
[0017]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主视结构透视图;
[0019]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箱体和格挡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格挡件和育苗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格挡件和支撑轴结构示意图;
[0023]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支撑轴和育苗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8和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育苗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托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箱体,2为格挡件,3为水培区,4为支撑轴,5为育苗装置,6为育苗盘,7为连接杆,8为转环,9为导向杆,10为托盘,21为隔板,22为安装孔,41为转轴,42为托板,61为筒体,62为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面详细公开中,参照了附图,通过其特征在于一部分,作为可实施的特定实施例的图示,充分描述这些实施例,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述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

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水稻育苗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有格挡件2,格挡件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水培区3,格挡件2上设有支撑轴4,支撑轴4上活动安装有多个育苗设备5,支撑轴4调节安装在所述支撑轴4上的多个育苗设备5的高度。
[0029]该水稻育苗装置通过格挡件2将箱体1内分隔出多个水培区3对每株水稻苗进行培育,多个水培区3内水培液能够互相流动,每个水培区3内的水稻苗的根系被格挡件2分隔避免交织在一起,支撑轴4能够调节育苗设备5的高度,育苗设备5能够调节位置便于取样,根据水稻苗的生长趋势调节育苗设备5的位置,给予水稻苗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够单独取出育苗设备5或依次将多个育苗设备5一次取出,方便快捷。
[0030]如图4和图6所示,格挡件2包括多个隔板21,多个隔板21之间设有供箱体1内水培液流动的空隙,隔板21为上窄下宽的隔板。使箱体1内的水能够流动,保持多个水培区3内水培环境稳定。上窄下宽的隔板21既保证了水培液流动,也隔开每个水培区3内的水稻苗,避免其根部发生交织,难以单独取出某株水稻苗。
[0031]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轴4包括转轴41,格挡件2上开设有供转轴41插入的安装孔22,转轴41上设有外螺纹,安装孔22设有和转轴41相适配的内螺纹。转轴41和安装孔22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转轴41调节托板42的高度,托板42托起转环8,进而通过旋转转轴41调节多个育苗设备5的高度,调节水稻苗和水培液的接触面积。
[0032]如图7

图9所示,育苗设备5和支撑轴4之间为转动连接,转轴41上设有支撑多个育苗设备5的托板42。育苗设备5包括育苗盘6及其套接在支撑轴4上的转环8,育苗盘6和转环8
连接有连接杆7。转环8套接在转轴41外部,育苗设备5能够围绕支撑轴4转动,调节育苗盘6在水培区3内的位置,便于取样,根据水稻苗的生长趋势调节育苗设备5的位置,给予水稻苗足够的生长空间。
[0033]如图8和图9所示,育苗盘6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筒体61及其设置在筒体61下端开口处的格栅62。筒体61的底部呈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向杆9,导向杆9保持竖直且围绕在格栅62外侧。多个导向杆9限制水稻苗的根部,在导向杆9的限制下,根部向下延伸生长,阻挡根部横向生长的趋势。
[0034]如图10所示,支撑轴4上设有支撑多个转环8的托盘10。能够安装10卡住多个转环8,10包括限制育苗设备5移动的卡板,该卡板向上延伸卡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杆7之间。能够通过提起10将10上安装的多个育苗设备5一起取出,方便快捷。
[0035]鉴于上文的详细说明,可以对这些实施方案做出这些和其它改变,本书面描述包括最佳模式的实施例公开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专利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定义,权利要求并不受本公开内容所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有格挡件(2),格挡件(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水培区(3),格挡件(2)上设有支撑轴(4),支撑轴(4)上活动安装有多个育苗设备(5),支撑轴(4)调节安装在所述支撑轴(4)上的多个育苗设备(5)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挡件(2)包括多个隔板(21),多个隔板(21)之间设有供箱体(1)内水培液流动的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21)为上窄下宽的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轴(4)包括转轴(41),格挡件(2)上开设有供转轴(41)插入的安装孔(22),转轴(41)上设有外螺纹,安装孔(22)设有和转轴(41)相适配的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阳李科王金梅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埇桥区农业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