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航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12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包括旋转主轴、挡风板支架Ⅰ、挡风板支架Ⅱ、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挡风板旋转轴Ⅰ、挡风板旋转轴Ⅱ、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外侧伸缩限位销Ⅰ、外侧伸缩限位销Ⅱ、内侧伸缩限位销Ⅰ、内侧伸缩限位销Ⅱ、挡风板Ⅰ、挡风板Ⅱ、挡风板Ⅲ、挡风板Ⅳ、主轴起动齿轮、起动电机齿轮、起动电机、静止轴、外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内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挡风板支架Ⅲ、挡风板支架Ⅳ。本发明专利技术让阻力型风车最大效率地利用了风能。大效率地利用了风能。大效率地利用了风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按轴系分布方式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按获取风能的方式分为升力型和阻力型两大类,投入商业运行的都是升力型风机,遵循贝茨定律。
[0003]升力型风机技术成熟,但桨叶大而长,且必须是一个整体,导致其制造、运输、安装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阻力风机的桨叶可以分解为若干部件,降低制造、运输、安装的技术难度和成本。
[0004]让阻力型风车的挡风板在顺风区域与风向垂直,在逆风区域与风向平行能产生最大的风压差,最大效率地利用风能是一个公知的方法,实现的方法却有很多种,但只有实现在超过最大发电风速时停机弃风,以及让挡风板能多层、多列布置才能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阻力型风机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
[0006]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包括旋转主轴、挡风板支架Ⅰ、挡风板支架Ⅱ、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挡风板运行姿态的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主轴、挡风板支架Ⅰ、挡风板支架Ⅱ、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挡风板旋转轴Ⅰ、挡风板旋转轴Ⅱ、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外侧伸缩限位销Ⅰ、外侧伸缩限位销Ⅱ、内侧伸缩限位销Ⅰ、内侧伸缩限位销Ⅱ、挡风板Ⅰ、挡风板Ⅱ、挡风板Ⅲ、挡风板Ⅳ、主轴起动齿轮、起动电机齿轮、起动电机、静止轴、外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内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挡风板支架Ⅲ、挡风板支架Ⅳ;所述的旋转主轴是一个空心圆筒,静止轴位于旋转主轴内部正中心,并通过平面轴承安装固定于基座上,挡风板支架Ⅰ与挡风板支架Ⅳ安装固定在旋转主轴外壁上侧并轴对称布置,其对称轴为旋转主轴的轴线,挡风板支架Ⅱ与挡风板支架Ⅲ安装固定在旋转主轴外壁下侧并轴对称布置,其对称轴为旋转主轴的轴线;挡风板旋转轴Ⅰ一端与挡风板支架Ⅰ另一端连接,挡风板旋转轴Ⅰ另一端与挡风板支架Ⅱ另一端连接;挡风板旋转轴Ⅱ一端与挡风板支架Ⅳ另一端连接,挡风板旋转轴Ⅱ另一端与挡风板支架Ⅲ另一端连接;挡风板Ⅰ与挡风板Ⅱ轴对称,其对称线为挡风板旋转轴Ⅰ的轴线,并安装固定连接在挡风板旋转轴Ⅰ上,挡风板Ⅲ与挡风板Ⅳ轴对称,其对称线为挡风板旋转轴Ⅱ的轴线,并安装固定连接在挡风板旋转轴Ⅱ上;所述外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安装在静止轴上侧,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与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180
°
对称安装于旋转主轴外壁上侧;外侧伸缩限位销Ⅰ安装于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之中并延伸至旋转主轴内部与外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相连,外侧伸缩限位销Ⅱ安装于外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之中并延伸至旋转主轴内部与外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相连;所述内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安装在静止轴下侧,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与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平行对称安装固定于旋转主轴外壁下侧;内侧伸缩限位销Ⅰ置于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Ⅰ之中并延伸至旋转主轴内部与内侧伸缩限位销驱动凸轮相连,内侧伸缩限位销Ⅱ安装于内侧伸缩限位销外套管Ⅱ之中并延伸至旋转主轴内部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谚王颢萌李伟航邵德恺邵梦桥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