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以及梁柱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以及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转换柱连接结构应用于带转换层高层的建筑结构,该转换柱连接结构中混凝土用料少、造价低、自重小,转换层本层建筑空间可充分利用。因此,转换柱连接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有建筑结构中。
[0003]但是在转换柱连接结构使用中,上一层柱轴力通过转换柱连接结构往下一层柱体传递,从而使转换柱连接结构受力复杂,承受较大压力、弯矩,特别是承受很大剪力。特别是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转换柱连接结构上部楼层较多,转换柱连接结构截面受到限制情况下很难满足上述承载力的要求,从而使转换柱连接结构在重力、风、地震作用下形成薄弱部位,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抗剪破坏为脆性破坏,其受力后无显著变形而突然发生破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以及梁柱连接节点,提高了转换柱连接结构的承载力,特别是抗剪承载力,提高了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错位连接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所述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以及,交叉斜撑,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交叉斜撑包括多个交叉设置的斜撑,所述斜撑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撑包括:第一斜撑,沿所述矩形框的一条对角线设置;以及,第二斜撑,沿所述矩形框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斜撑与所述第一斜撑交叉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第二斜撑之间的夹角为60
°
~12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斜撑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斜撑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连接段本体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连接段本体以及所述第二斜撑均为工字钢;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撑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还包括:栓钉,所述连接段本体的翼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栓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用于与所述第一柱体相连;第二支撑;第三支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浪,傅学怡,吴国勤,张鑫,程金永,李景权,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