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代步车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01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代步车及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座椅,所述车体设置有一对履带式驱动组件,所述履带式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负重轮、底盘支撑架以及围绕所述驱动轮和负重轮设置的环形履带,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所述负重轮按照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座椅通过滑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在水平状态下,所述座椅重心位于所述底盘支撑架的支撑中点位置,在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改变座椅位置的位置调节电机以及用于根据车体倾斜程度改变座椅位置的座椅调控电路。其效果是:电动驱动,绿色环保,座椅重心位置的可调,使得座椅位置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地形情况,提升安全性能。提升安全性能。提升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代步车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代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代步车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代步车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人,代步车的出现,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难题。然而传统的代步车大多采用三轮或四轮的轮式结构,如202121541252.7所公开的一种残疾人用代步车;采用轮式结构的代步车通常仅限于在平坦的城市道路上行驶,当遇到凹坑或者泥泞的路面,往往会发射颠簸或打滑,从而造成行驶不便甚至无法行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人设计出全地形代步车,通过改变驱动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地形需求,如中国专利201611116620.7所公开的智能多功能全地形老年轮椅代步车,但是其结构相对复杂,控制不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地形代步车,通过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使其满足不同地形条件,防止座椅重心偏离导致车辆翻覆现象,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座椅,所述车体设置有一对履带式驱动组件,所述履带式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负重轮、底盘支撑架以及围绕所述驱动轮和负重轮设置的环形履带,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所述负重轮按照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座椅通过滑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在水平状态下,所述座椅重心位于所述底盘支撑架的支撑中点位置,在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改变座椅位置的位置调节电机以及用于根据车体倾斜程度改变座椅位置的座椅调控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负重轮与所述底盘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地形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轮设置有5个,位于左、右端部的两个负重轮倾连接在底盘支撑架上,其余三个负重轮等间隔竖直连接在底盘支撑架上,位于最中间的一个负重轮位于所述盘支撑架的支撑中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控电路设置有用于检测车体倾斜程度的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用于比较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的电压比较器,用于控制所述位置调节电机正向转动的正转驱动供电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位置调节电机反向转动的反转驱动供电电路,以及用于向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电压比较器、所述正转驱动供电电路和所述反转驱动供电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上,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正转驱动供电电路和所述反转驱动供电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采用旋转电位器且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直线电位器,且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全地形代步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晓娅唐万珍景戎刘善丽熊娟杨茂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