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包括增益改变装置的接收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96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送设备可抑制不必要的功率消耗。从多条信号线(53-56)中选择最佳信号线,这些信号线通过信号放大装置彼此具有不同的增益,以便对待发送的、加到一个输入端(58)的信号执行增益调节,根据一个增益值优化每个信号放大装置的功率消耗,和停止在不被选择的信号线上的信号放大装置的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送设备和调整要被发送的信号增益的方法,以及调整接收信号增益的一种接收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如蜂窝电话等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一般地,在这种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经过相互连接的无线信道在移动终端与基地站之间进行通信。在这样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该移动终端与该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在变化和传输信道衰落的影响等,该信号电平总是在改变。由于这个原因,移动站具有如放大器和衰减器的一个增益调整电路,以便该增益调整电路在所接收的信号中缓冲起伏的电平部分,因此解调器被提供了具有调整为恒定电平的接收信号。该移动终端的发送侧也具有把要被发送的信号调至所需信号电平的一个增益调整电路,以便向基站提供恒定的信号电平。在这种方式中,移动终端一般具有用于发送和接收二者的任何增益调整电路,以便避免电平起伏的影响。结果,对于增益调整电路所要求的增益调整宽度这个系统与其它系统是不同的。如果一个系统所要求的增益调整宽度遍布在80至90的范围内,从技术的观点来看,仅用一个增益调整电路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是由于器件的隔离和动态范围的原因。即使在技术上是可能的,而考虑到制造费用,这也几乎是不能实现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一般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把移动终端的发射机电路1中用于发送的增益调整电路分为多个部分。例如,如果整个系统要求80的增益调整,则80的电平变化必须在发射天线2上实现。因此,由中频(IF)调整50,以及由射频调整剩余的30。更具体地说,从输入端3送入的具有恒定电平的IF信号S1经IF信号线4输入到一个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5,IF信号S1在其中被调整50宽度的增益。接着IF信号S1被输入到混频器6,中频信号S1在其中利用本地信号S2的频率进行变换,以便转变为RF信号S3。RF信号S3在通过用于去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的带通滤波器(BPF)7之后被输入给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8,RF信号S3在那里被调整30宽度的增益。最后,增益调整的RF信号S3由功率放大器9进行恒定信号放大(例如约20),然后经RF信号线10被输入到用于去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的带通滤波器11。具有已去除了不必要成分的RF信号S3最后被加到发送天线2,作为具有所要求功率的待发送的信号。在如上所述的发射机电路1中,由于增益调整被分成两级,所以从输入端(3)至输出端(2)的信号电平变化可以被限制在最大50。另外,由于这导致了在各单元连接点的最大和最小信号电平之间的较小的差别,所以各单元的动态范围可减小。结果,发射机电路1能够作为整体提供一个宽的动态范围,而限制了各单元的动态范围。作为近些年的另一种趋势,移动无线通信系统随着通信信道数量的增加已利用了较宽的频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如图1所示的带通滤波器7,11是由单个的单元构成的,这会引起不便,例如滤波器的体积很大,在通带产生大的电损耗(换句话说,所要求的特性不能满足)等等。为了避免这些不便,一般地,宽频带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被分成多个范围,以便与单个带通滤波器相同的功能由多个滤波器单元实现。例如,如图2所示(其中相应于图1的部分被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在发射机电路20中,带通滤波器7,11的各通带被分成了两部分,以便由两个滤波器单元实现单个的通带。更具体的说,带通滤波器7包括具有相互不同通带的两个带通滤波器21,22,以及用于转换这些滤波器的开关23,24。所要求的特性能够根据RF信号S3的频率,通过开关23、24的变化而获得。带通滤波器11也包括具有相互不同通带的两个带通滤波器25,26,以及用于转换这些滤波器的开关27,28。所要求的特性能够根据RF信号S3的频率,通过开关27、28的变化而获得。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各自具有较小体积和较小损耗的带通滤波器7,11,即便开关23,24和27,28的体积及损耗作为负面评价。尺寸及功率消耗的减少也能在作为整体的发射机电路20中被实现。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上述关于接收的问题,移动终端中的接收机电路30一般具有如图3所示的分为多个部分的一个增益调整电路。例如,如果接收的信号在系统的接收天线上有80的电平起伏,则接收机电路30就需要调整至少80的增益,以使在信号输出端32的信号电平恒定。因此,在接收机电路30中,由中频(IF)调整50并且剩下的30由射频(RF)调整。由接收天线31接收的具有80电平起伏的RF信号S5从带通滤波器33通过,以去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并接着经RF信号线34输入到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35。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35根据信号电平把30宽度的增益调整加给RF信号S5。这样,从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35输出的RF信号S5将具有30的电平起伏。在不必要的频率成分被带通滤波器36除去之后,该RF信号S5被输入到混频器37,在那里它用本地信号S6进行频率变换,而被转变为IF信号S7。IF信号S7被输入到带通滤波器38,由混频器37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以及干扰波的频率成分被去除,然后被输入到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39。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39把50宽的增益调整加给输入的IF信号S7,以使IF信号S7的信号电平恒定。用这种方式,信号输出终端32就具有了其电平恒定的IF信号。在如上所述的接收电路30中,由于增益调整被分为两级,从输入端(31)到输出端(32)的信号电平变化就能够被限制在最大50。另外,由于这导致了在各单元连接点的最大和最小信号电平之间的差别较小,所以各单元的动态范围可被减小。结果,接收机电路30能够作为整体提供一个宽的动态范围,而限制了各单元的动态范围。在这些年中,作为另一种活动,移动无线通信随着通信信道数量的增加趋向于利用较宽的频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如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33,36由单个的单元构成,则会引起不便,例如滤波器的体积很大,在通带产生大的电损耗(换句话说,所要求的特性不能被满足)等等。为了避免这些不便,一般地,宽带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被分成多个范围,以便由多个滤波器单元实现单个的带通滤波器。例如,如图4所示的,其中相应于图3的部分被指定了相同的参考标号,接收机电路40具有由两个滤波器单元实现的单个带通滤波器,用于把一个通带分成两部分。更具体的说,带通滤波器33包括具有相互不同通带的两个带通滤波器41和42,以及用于转换这些滤波器的开关43,44。所要求的特性能够根据RF信号S5的频率,通过开关43,44的变化而获得。带通滤波器36也包括具有相互不同通带的两个带通滤波器45,46以及用于转换这些滤波器的开关47,48。所要求的特性能够根据RF信号S5的频率,通过开关47,48的变化而获得。这样,能够实现各自具有较小体积和较小损耗的带通滤波器33,36,即便开关43,44和47,48的体积及损耗作为负面评价。另外,尺寸及功率消耗的减少也能在作为整体的接收机电路40中实现。上述的发射机电路1,20存在的问题是,可变增益放大器5,8及功率放大器9必须一直提供电源用于增益调整,以致电力被无用地消耗。特别是由于功率放大器9是射频级的放大器,如果低电平信号输入给它,其功率增加效率一般地趋于较大地降低。因此,即使可变增益放大器8进行增益调整,也担心功率放大器9会进一步地无用地消耗电力。如果在发射机电路1,20中这样无用地消耗电力,则以电池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收设备,包括用来调节接收信号增益的增益改变装置,其中,所述增益改变装置包括:一种定向耦合器,由第一和第二平行线路所组成,并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用于转换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和所述多个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信号线选择装置 ,包括多个输入端、至少一个输出端和一个控制端,用于转换所述多个输入端和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关系;多条信号线,逐个地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到所述信号线选择装置的所述多个输入端,该多条信号线具有通过信号放大装置所提供的彼 此不同增益,其中该多条信号线的至少其中之一是没有信号放大装置的传输通路;以及信号线控制装置,通过将控制信号加到信号线选择装置的控制端控制在信号线选择装置中的转换连接;所述信号线控制装置从所述多条信号线中选择一条最佳信号线,对提供给定 向耦合器的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的接收信号执行增益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泽淳山浦智也下茂纪雄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