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7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电炒锅,包括有锅体、把手以及手柄;该把手设置于锅体的前侧面上,该手柄设置于锅体的后侧面上并向后延伸;该把手为可折叠把手,折叠状态下,把手将锅体竖立支撑起来。通过将把手采用可折叠把手,当把手打开时,可配合手柄,使得使用者可双手提起电炒锅,当把手折叠后,把手可将锅体竖立支撑起来摆放在台面上,无需平放在台面上,可有效减少占据台面的空间,同时还可避免锅体内藏水,为使用带来便利。为使用带来便利。为使用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电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电炒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炒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都市人的厨房中。它既可以用来炒菜,亦可进行煎、炸操作,煲汤、炖肉的功夫也不错,虽然比明火炒菜少了一些情趣,但方便、清洁及可以自由调节温度等诸多优点仍使之大有取代传统炒锅之势。家庭电炒锅的规格有600W、700W、900W、1000W、1200W等几种,分为自动和普通型两种。
[0003]目前,市面上的电炒锅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电炉式、连体式和分体式。
[0004]电炉式电炒锅的炉体似普通的电炉,但它与锅底接触的部分加工成了凹面,电炉丝直接镶嵌于炉体的凹槽之中,炉体上面的锅,既可以使用普通的锅也可以用铝锅。这种电炒锅由于电炉丝直接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当炉丝与锅体相碰时,炒锅易带电,安全性能不好。此外,这种炉体的电炒锅的热量容易散失,效率也低。但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0005]连体式电炒锅的锅与炉体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这种电炒锅的热效率比电炉式有所改善。但是这种电炒锅由于用材与结构上的原因,安全性能仍不是很好,而且洗涤必须十分小心,不能将水弄至炉体里面,炉体也不能受较强的震动。否则,将损坏炉体的绝缘和加热器,这种电炒锅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0006]分体式电炒锅的锅与炉体可以分离,炉体的加热部件直接浇铸于合金铝之中,炉体的面与炒锅锅底的面完全吻合,专用锅常有不锈钢和精铸铝件合金两种。这种电炒锅安全、可靠,完全避免了上述两种电炒锅的不足,只是价格略贵一些。
[0007]上述电炒锅其锅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一般都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手柄,以便使用者双手将电炒锅提起,然而,现有技术中,电炒锅的把手均为不可折叠的结构,电炒锅整体只能以平放的方式摆放在台面上,占据了台面上较大的空间,并且电炒锅的锅腔朝上,容易导致电炒锅内藏水,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电炒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炒锅,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炒锅只能以平放的方式摆放导致占据台面上较大空间并导致藏水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多功能电炒锅,包括有锅体、把手以及手柄;该把手设置于锅体的前侧面上,该手柄设置于锅体的后侧面上并向后延伸;该把手为可折叠把手,折叠状态下,把手将锅体竖立支撑起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把手包括有固定座和主体件;该固定座固定于锅体的前侧面上,该主体件呈U形,主体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的两端铰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前侧面向前凸设有定位凸部,该固定座的后侧面
凹设有定位凹腔,该定位凸部嵌于定位凹腔中定位。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凹设有嵌入位,每一嵌入位的底面均开设有轴孔,该主体件的两端均延伸出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嵌于嵌入位中活动,每一嵌入部的内侧面均向内延伸出有轴部,该轴部嵌入轴孔中铰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入位的底面凸设有定位凸包,对应的,该嵌入部的内侧面凹设有定位凹槽,折叠状态下,该定位凸包卡于定位凹槽中定位。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锅盖,该锅盖可取放地设置于锅体上并盖住锅体之锅腔的开口。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蒸笼,该蒸笼可取放地设置于锅体上并盖住锅体之锅腔的开口,该锅盖可取放地盖于蒸笼的顶部。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8]通过将把手采用可折叠把手,当把手打开时,可配合手柄,使得使用者可双手提起电炒锅,当把手折叠后,把手可将锅体竖立支撑起来摆放在台面上,无需平放在台面上,可有效减少占据台面的空间,同时还可避免锅体内藏水,为使用带来便利。
[00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直立放置状态的侧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直立放置状态的截面图。
[0025]附图标识说明:
[0026]10、锅体
ꢀꢀꢀꢀꢀꢀꢀꢀꢀꢀꢀꢀꢀꢀꢀꢀꢀꢀꢀꢀꢀꢀꢀꢀꢀꢀꢀꢀꢀ
11、定位凸部
[0027]12、固定孔
ꢀꢀꢀꢀꢀꢀꢀꢀꢀꢀꢀꢀꢀꢀꢀꢀꢀꢀꢀꢀꢀꢀꢀꢀꢀꢀꢀ
13、锅腔
[0028]20、把手
ꢀꢀꢀꢀꢀꢀꢀꢀꢀꢀꢀꢀꢀꢀꢀꢀꢀꢀꢀꢀꢀꢀꢀꢀꢀꢀꢀꢀꢀ
21、固定座
[0029]22、主体件
ꢀꢀꢀꢀꢀꢀꢀꢀꢀꢀꢀꢀꢀꢀꢀꢀꢀꢀꢀꢀꢀꢀꢀꢀꢀꢀꢀ
201、定位凹腔
[0030]202、嵌入位
ꢀꢀꢀꢀꢀꢀꢀꢀꢀꢀꢀꢀꢀꢀꢀꢀꢀꢀꢀꢀꢀꢀꢀꢀꢀꢀ
203、轴孔
[0031]204、嵌入部
ꢀꢀꢀꢀꢀꢀꢀꢀꢀꢀꢀꢀꢀꢀꢀꢀꢀꢀꢀꢀꢀꢀꢀꢀꢀꢀ
205、轴部
[0032]206、定位凸包
ꢀꢀꢀꢀꢀꢀꢀꢀꢀꢀꢀꢀꢀꢀꢀꢀꢀꢀꢀꢀꢀꢀꢀꢀ
207、定位凹槽
[0033]30、手柄
ꢀꢀꢀꢀꢀꢀꢀꢀꢀꢀꢀꢀꢀꢀꢀꢀꢀꢀꢀꢀꢀꢀꢀꢀꢀꢀꢀꢀꢀ
40、锅盖
[0034]50、蒸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锅体10、把手20、手柄30、锅盖40以及蒸笼50。
[0036]该锅体10的前侧面向前凸设有定位凸部11,定位凸部11的前侧面为竖直平面,定
位凸部11上开设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为左右设置的两个,锅体10具有锅腔13,平放时,锅腔13的开口朝上。
[0037]该把手20设置于锅体10的前侧面上,该把手20为可折叠把手,折叠状态下,把手20将锅体10竖立支撑起来。具体而言,所述把手20包括有固定座21和主体件22;该固定座21固定于锅体10的前侧面上,该主体件22呈U形,主体件2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21的两端铰接;该固定座21的后侧面凹设有定位凹腔201,该定位凸部11嵌于定位凹腔201中定位,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孔12后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1的两侧凹设有嵌入位202,每一嵌入位202的底面均开设有轴孔203,该主体件22的两端均延伸出有嵌入部204,该嵌入部204嵌于嵌入位202中活动,每一嵌入部204的内侧面均向内延伸出有轴部205,该轴部205嵌入轴孔203中铰接。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炒锅,包括有锅体、把手以及手柄;该把手设置于锅体的前侧面上,该手柄设置于锅体的后侧面上并向后延伸;其特征在于:该把手为可折叠把手,折叠状态下,把手将锅体竖立支撑起来;所述把手包括有固定座和主体件;该固定座固定于锅体的前侧面上,该主体件呈U形,主体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的两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前侧面向前凸设有定位凸部,该固定座的后侧面凹设有定位凹腔,该定位凸部嵌于定位凹腔中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凹设有嵌入位,每一嵌入位的底面均开设有轴孔,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延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水晶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