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冬香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50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包括有补压箱、恒压箱、连接箱,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电动机底板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上部与第二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第二锥齿轮的上侧面与第三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的顶端伸入到入流管的内部,第三传动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叶轮,入流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入流管的右端与流经箱的左侧面的上部接触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机械化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恒压供水、机械化管道连接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供水设备是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按用途分为消防、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四类。无负压供水设备可直接与供水管网链接,确保供水管网不产生负压,可以将水增压,满足用户用水需要的设备。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造的住宅楼、住宅小区、办公楼、宾馆、饭店、酒店等。无负压供水设备比建造水塔节约投资70%,比建造高位水箱节约投资60%,大大节约土建投资。
[0003]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往往不具备机械化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恒压供水、机械化管道连接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机械化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恒压供水、机械化管道连接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包括有补压箱、恒压箱、连接箱,所述的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电动机底板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上部与第二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的上侧面与第三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的顶端伸入到入流管的内部,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叶轮,所述的入流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入流管的右端与流经箱的左侧面的上部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下部与第三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锥齿轮的下侧面与第四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传动轴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的内部,所述的第四传动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叶轮,所述的补压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补压管的右端与流经箱的左侧面的下部接触连通。
[0006]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右部外周与传动带的上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的下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的右部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左端伸入到出流管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固定有第三叶轮,所述的出流管的顶端与流经箱的下侧面的右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出流管的底端从补压箱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恒压箱的内部。
[0007]所述的流经箱的内部左侧面与调节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调节板的前侧面固定
有调节柱,所述的流经箱的前侧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的调节柱的前端从条形槽伸出。
[0008]所述的恒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侧位板,所述的侧位板的顶面与电动缸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缸底板的右侧面与电动缸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缸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所述的动作杆的右端伸入到补偿箱的内部,所述的补偿箱的顶面的左、右部分别与下通管、上通管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动作杆的右端固定有压板,所述的补偿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的中部设置有中通孔,所述的活塞的右侧面的上、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的下通管、上通管顶端分别与控压管的下侧面连通,所述的控压管的右端伸入到连接箱的内部。
[0009]所述的恒压箱的内部上侧面固定有感控箱,所述的感控箱的内部设置有力敏电阻,所述的力敏电阻的左、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固定电阻、第一开关、第一电源,所述的力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电动缸控制器并联连接,所述的力敏电阻的下侧面与感压柱的顶端接触,所述的感压柱的底端伸入到控压管的内部,所述的控压管的上侧面的左部与出流管的底端接触连通。
[0010]所述的连接箱的上侧面设置有上位槽,所述的连接箱的内部设置有前位半环,所述的前位半环的中部后侧面与供流管的左部前侧面接触,所述的供流管的右端从连接箱的右侧面伸出,所述的供流管的左部后侧面与后位半环的中部前侧面接触,所述的前位半环、后位半环的顶部通过上位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前位半环、后位半环的底部通过下位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位半环的顶面固定有左上限制板、右上限制板,所述的左上限制板、右上限制板之间设置有橡胶球,所述的橡胶球的顶部与操作摆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摆杆的顶端从连接箱的上侧面伸出,所述的操作摆杆的左侧面固定有方形片,所述的方形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的固定转轴的后端与连接箱的内部后侧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的连接箱的内部后侧面固定有上位固定块、下位固定块,所述的上位固定块、下位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横向位移杆,所述的横向位移杆的左端与右下限制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右下限制板的顶端与后位半环的下侧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位半环的下侧面的左部固定有左下限制板,所述的后位半环的下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回位弹簧,所述的第三回位弹簧的底端固定有纵向位移杆,所述的纵向位移杆的中部的前侧面与操作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横杆的中部外周与圆形套的内周接触,所述的操作横杆的右端固定有端块,所述的圆形套的下部外周与操作纵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纵杆的底端从连接箱的下侧面伸出,所述的连接箱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所述的纵向位移杆的底端位于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之间。
[0012]所述的电动机、电动缸、活塞、力敏电阻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所提出的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电动机、电动缸、活塞、力敏电阻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在未来供水
的推广应用;
[0015]2.所提出的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创新性的实现了机械化的补压功能,使用者可以灵活调节补压的水流流量,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
定有电动机底板,电动机底板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上部与第二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第二锥齿轮的上侧面与第三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的顶端伸入到入流管的内部,第三传动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叶轮,入流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入流管的右端与流经箱的左侧面的上部接触连通,第一锥齿轮的下部与第三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第三锥齿轮的下侧面与第四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第四传动轴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的内部,第四传动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叶轮,补压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补压管的右端与流经箱的左侧面的下部接触连通,第一锥齿轮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右部外周与传动带的上部内周接触,传动带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补压箱(1)、恒压箱(2)、连接箱(3),所述的补压箱(1)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8),所述的电动机底板(8)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机(9),所述的电动机(9)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10),所述的输出轴(10)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的第一锥齿轮(11)的上部与第二锥齿轮(16)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16)的上侧面与第三传动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轴(17)的顶端伸入到入流管(4)的内部,所述的第三传动轴(17)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叶轮(18),所述的入流管(4)的左端从补压箱(1)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入流管(4)的右端与流经箱(6)的左侧面的上部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锥齿轮(11)的下部与第三锥齿轮(19)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锥齿轮(19)的下侧面与第四传动轴(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传动轴(20)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5)的内部,所述的第四传动轴(20)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叶轮(21),所述的补压管(5)的左端从补压箱(1)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补压管(5)的右端与流经箱(6)的左侧面的下部接触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齿轮(11)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传动轴(12),所述的第一传动轴(12)的右部外周与传动带(13)的上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13)的下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14)的右部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轴(14)的左端伸入到出流管(7)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动轴(14)的左端固定有第三叶轮(15),所述的出流管(7)的顶端与流经箱(6)的下侧面的右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出流管(7)的底端从补压箱(1)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恒压箱(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经箱(6)的内部左侧面与调节板(22)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调节板(22)的前侧面固定有调节柱(23),所述的流经箱(6)的前侧面设置有条形槽(24),所述的调节柱(23)的前端从条形槽(24)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压箱(2)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侧位板(32),所述的侧位板(32)的顶面与电动缸底板(3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缸底板(31)的右侧面与电动缸(3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缸(30)的右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29),所述的动作杆(29)的右端伸入到补偿箱(28)的内部,所述的补偿箱(28)的顶面的左、右部分别与下通管(26)、上通管(27)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动作杆(29)的右端固定有压板(33),所述的补偿箱(2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34),所述的活塞(34)的中部设置有中通孔(35),所述的活塞(34)的右侧面的上、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回位弹簧(36)、第二回位弹簧(37),所述的下通管(26)、上通管(27)顶端分别与控压管(25)的下侧面连通,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香
申请(专利权)人:杨冬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