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43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试剂管,包括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连接的管盖;其中,所述管体包括圆柱体部分与锥形体部分,所述锥形体部分的壁厚δ满足:δ<0.22mm;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件,以使所述管盖密封所述管体。由于管盖与管体上设置了可相互嵌合的凹槽与凸环,凸环与管盖内壁贴合形成二次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避免管体内溶液泄露的情况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剂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试剂管。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通常PCR 反应需要在试剂管(PCR管)中进行。
[0003]现有的PCR管一般包括有管体,保存时,利用管盖插接在管体的管口内部实现密封,但是现有的PCR管的管体整体都是由一种硬质材料制成,材料弹性性能差,密封效果不好,为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试剂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CR管密封不可靠的技术问题,不仅密封性高,且便于管内液体流出。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管,包括管体以及管盖;其中,所述管体包括圆柱体部分与锥形体部分,所述锥形体部分至少斜壁的部分壁厚δ满足:δ<0.22mm;所述圆柱体部分的最大外径小于9mm;所述管体的管口与管底的深度小于30mm。
[0007]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接触区域设置有密封部件,以使所述管盖密封所述管体。
[0008]本实施例中,管体由圆柱体部分与锥形体部分组成,并通过限制锥形体部分的壁厚提高传热效果,进而提高PCR反应的温控效果,在管盖与管体连接处设置密封件,可实现管盖与管体之间的密封,进而提高管体的密封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锥形体部分至少斜壁的部分壁厚δ满足:δ<0.16mm。
[0010]优选地,所述圆柱体部的主体壁厚大于0.5mm。
[0011]优选地,所述圆柱体部的主体壁厚大于0.4mm。
[0012]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凸环以及与所述凸环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上,所述凸环设置于所述管盖外壁上;
[0013]或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管盖内壁上,所述凸环设置于所述管体外壁上。
[0014]本实施例中,通过凸环与凹槽的嵌合实现管盖与管体的密封,不仅密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0015]优选地,所述凸环至少设置有两个。
[0016]本实施例中,凸环设置多个,管盖与管体盖合时,凸环与凹槽嵌合,其余凸环与管体内壁或管盖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形成二次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0017]优选地,所述管体内壁至少设置有一个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从管体底部延伸至圆柱体部分处。
[0018]本实施例中,在管体内壁设置加强梁,不仅可增加注塑时塑胶的流动性,保证注塑
成型稳定,同时也是增加其外壁的结构强度,便于保证其外壁与加热座的贴合与传热。
[0019]优选地,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通过两根截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的连接条连接,且所述连接条的间距大于2mm。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通过两根连接条连接,从而使得管体与管盖更加精确地匹配好模具公差,保证一对一地密封配合。
[0021]优选地,所述管盖与所述连接条平行的相对方向上还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条的间距,所述帽檐的厚度小于0.4mm;所述管体管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帽檐的包埋坑。
[0022]本实施例中,在管体管口处设置收纳帽檐的包埋坑,使得管盖无法撬开,避免病毒污染并传播到操作者及其环境中。
[0023]优选地,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管口平面相接部分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管口外径。
[0024]优选地,所述管体管口上表面设置有包绕所述管盖与管口相接最大外边缘的挡边,所述挡边遮挡所述盖体与管口接触的缝隙;所述挡边的高度大于 0.4mm。
[0025]本实施例中,在管口上表面边缘设置挡边,通过挡边遮挡盖体与管口接触的缝隙,防止管盖被翘起。
[0026]优选地,所述管体管口内壁上还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深度大于所述凹槽深度,当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连接时,所述通气槽可将所述管体内部与外部连通。
[0027]本实施例中,管体管口内壁上设置有通气槽,在管口盖合前保持管体内部与空气连通,可适应不同检测场景需要。
[0028]优选地,所述管盖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平面,密封圈平面的宽度大于0.7mm。
[0029]本实施例中,管盖顶部设置有开口,使用铝箔对密封圈平面密封,刺破铝箔后管体倒立时流出溶液,使用方便。
[0030]优选地,所述管盖顶部设置有可刺破的密封膜。
[0031]本实施例中,在管盖的顶部设置密封膜,便于刺破密封膜后管体倒立流出溶液,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试剂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管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试剂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试剂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试剂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试剂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试剂管的管盖与管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试剂管的剖视图;
[004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试剂管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试剂管,解决现有技术中PCR管使用过程中存在密封达不到实验或检测要求的问题,在PCR反应中作为试剂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004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密封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44]通过在管体、管盖上设置可相互嵌合的凹槽、若干凸环,凸环直径略大于凹槽内径,凸环嵌合于凹槽内,形成密封,同时其它凸环与试管内壁贴合,形成二次密封,可大大提高PCR管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情况发生。
[004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6]实施例一
[0047]如图1所示,一种试剂管,包括管体10、管盖20;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接触区域设置有密封部件,以使所述管盖密封所述管体,其中,所述管盖20 内壁上设置有凹槽40,所述管体10顶部管口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槽 40相配合的凸环30。
[0048]具体地,凸环30设置两个,包括凸环一31、凸环二32,凸环一31与凹槽40配合,起到预固定作用,同时当凸环二32与凹槽40嵌合时,凸环一31 与管盖20内壁贴合,形成二次密封,大大提高密封效果。
[00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管盖20顶部设置有有可刺破的密封膜21,具体的,密封膜的厚度设计为易被刺破,当尖锐物作用在密封膜上时,管盖20上的密封膜处易被刺破,此实施例中,在管盖的顶部设置密封膜,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管盖;其中,所述管体包括圆柱体部分与锥形体部分,所述锥形体部分至少斜壁的部分壁厚δ满足:δ<0.22mm;所述圆柱体部分的最大外径小于9mm;所述管体的管口与管底的深度小于30mm。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接触区域设置密封部件,使所述管盖密封所述管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部分至少斜壁的部分壁厚δ满足:δ<0.1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部份的主体壁厚大于0.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部分的主体壁厚大于0.3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凸环以及与所述凸环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壁上,所述凸环设置于所述管盖外壁上;或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管盖内壁上,所述凸环设置于所述管体外壁上。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至少设置有两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壁至少设置有一个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从管体底部延伸至圆柱体部分处。8.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嘉浩王先锋钱敏华周中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