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3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包括微气泡介入型防阻塞过滤组件、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和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生产废液回收技术领域,含有氧化石墨的水洗废液进入过滤桶后,大量氧化石墨会沉淀在过滤板上,从竖向出液管中流出微气泡混合液体会将氧化石墨携带至液面上方,可以避免大量的氧化石墨堵塞过滤板,在氧化石墨被微气泡吸附裹挟至液面之上后,通过废液排放管将废液排出,最上方的氧化石墨可以再次落在过滤板上,这样既实现了氧化石墨的快速过滤,又可以避免过滤板的阻塞,提高过滤效果,而且作为中介物的微气泡与氧化石墨接触后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不会破坏氧化石墨本身性质。化石墨本身性质。化石墨本身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生产废液回收
,具体是指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利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需要通过氧化剂将天然石墨氧化,制得氧化石墨,然后将反应物进行水洗和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粉体;通过物理剥离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粉体进行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最后通过化学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石墨烯。在氧化石墨的水洗过程中,水洗液会带走大量的氧化石墨,水洗后的废液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收集,经过简单的无害化处理后就进行排放,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废液中残存的氧化石墨还会污染环境,所以急需要一种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解决了石墨烯生产过程中废液回收的各种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包括微气泡介入型防阻塞过滤组件,微气泡介入型防阻塞过滤组件包括防阻塞过滤装置和微气泡输送装置,微气泡输送装置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的一侧;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上,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包括顶部下沉装置和全方位吸收输送装置,全方位吸收输送装置设于顶部下沉装置的中间;以及,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的一侧,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包括双向涡流循环烘干装置和余热循环式收集装置,余热循环式收集装置设于双向涡流循环烘干装置的斜下方。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阻塞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过滤板、废液排放管、排液阀、管道固定块、外置弧形管、连通管、第一环形管、第二环形管、第三环形管和竖向出液管,过滤板设于过滤桶内,管道固定块设于过滤桶的外部桶壁上,外置弧形管穿过管道固定块,外置弧形管的两端分别与连通管连接,第一环形管、第二环形管和第三环形管设于过滤板的下方,连通管与第一环形管、第二环形管和第三环形管保持连接,竖向出液管阵列布置设于第一环形管、第二环形管和第三环形管上,废液排放管设于过滤桶的底部筒壁上,排液阀设于废液排放管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微气泡输送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储存罐、出气阀、供气管、储水桶、输水泵、输水管、发泡筒、气液混合室、文丘里通道、缓流室、气液混合体输送管和控制阀,高压气体储存罐设于过滤桶的一侧,出气阀设于高压气体储存罐上,供气管的一端与出气阀连接,供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液混合室连接,发泡筒设于储水桶上,储水桶设于高压气体储存罐的一侧,输水泵设于储水桶的桶壁上,输水泵的一端与储水桶连接,输水泵的另一端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与气液混合室连接,气液混合室设于发泡筒内,文丘里
通道的一端与气液混合室连接,文丘里通道的另一端与缓流室连接,气液混合体输送管的一端与缓流室连接,气液混合体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连通管连接,控制阀设于气液混合体输送管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顶部下沉装置包括固定套环、导向柱、传动丝杆、顶部扇形板、下沉驱动电机、导向滑块、传动滑块、丝杆螺母和L型吊臂,固定套环设于过滤桶的外部桶壁上,导向柱的底端与固定套环保持固定连接,导向柱的顶端与顶部扇形板保持固定连接,传动丝杆的底端与固定套环保持转动连接,传动丝杆的顶端与顶部扇形板保持转动连接,下沉驱动电机设于顶部扇形板的顶壁上,传动丝杆与下沉驱动电机保持转动连接,丝杆螺母设于传动滑块上,传动丝杆穿过丝杆螺母,导向柱穿过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柱之间保持滑动连接,导向滑块与传动滑块的高度保持一致,L型吊臂设于导向滑块和传动滑块的侧壁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全方位吸收输送装置包括吊挂圆板、输送软管、负压吸附管和吸附气罩,吊挂圆板设于L型吊臂的底端,负压吸附管的一端穿过吊挂圆板,负压吸附管的另一端与输送软管连接,吸附气罩与负压吸附管连接,吸附气罩设于吊挂圆板的下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双向涡流循环烘干装置包括输送气泵、干燥桶、烘干风机、热风管、正向热风输送管、逆向热风输送管、正向出风管、逆向出风管、底部支腿和收集管,干燥桶设于过滤桶的一侧,输送气泵设于干燥桶的顶壁上,输送气泵的一端与输送软管连接,输送气泵的另一端与干燥桶的顶壁连接,烘干风机设于干燥桶的顶壁上,正向热风输送管和逆向热风输送管等间距间隔布置,正向热风输送管和逆向热风输送管环绕于干燥桶布置,热风管的一端与烘干风机连接,热风管与正向热风输送管和逆向热风输送管保持连接,正向出风管阵列布置设于正向热风输送管的内侧,逆向出风管阵列布置设于逆向热风输送管的内侧,正向出风管和逆向出风管伸入干燥桶的内部,底部支腿设于干燥桶的底部,收集管与干燥桶的底部漏斗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余热循环式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拦截滤网、回收管一、回收管一、回收管二、除湿器、回收管三和收集抽板,收集箱设于干燥桶的斜下方,收集箱与收集管连接,收集抽板滑动连接设于收集箱内,收集抽板可以从收集箱内抽出,拦截滤网设于收集抽板的上方,回收风机设于收集箱的顶壁上,回收管一的一端与收集箱连接,回收管一的另一端与回收风机连接,回收风机与除湿器之间通过回收管二连接,回收管三的一端与除湿器连接,回收管三的另一端与干燥桶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通管设有两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导向柱设有两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正向热风输送管和逆向热风输送管设有两组。
[0014]优选地,储水桶上设有中央控制器,辅助实现过滤和烘干等功能。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含有氧化石墨的水洗废液进入过滤桶后,大量氧化石墨会沉淀在过滤板上,从竖向出液管中流出微气泡混合液体会将氧化石墨携带至液面上方,可以避免大量的氧化石墨堵塞过滤板,在氧化石墨被微气泡吸附裹挟至液面之上后,通过废液排放管将废液排出,最上方的氧化石墨可以再次落在过滤板上,这样既实现了氧化石墨的快速过滤,又可以避
免过滤板的阻塞,提高过滤效果,而且作为中介物的微气泡与氧化石墨接触后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不会破坏氧化石墨本身性质。
[0017](2)过滤后的氧化石墨会被吸附气罩吸收,随后经过输送软管进入到干燥桶中,由于正向出风管和逆向出风管本身呈间隔布置,而且内部烘干风流的风向相反,会导致干燥桶中形成间隔布置的正向涡流和逆向涡流,氧化石墨在接触到这两股风流后,氧化石墨粉末的离散度大大提高,极大增强了氧化石墨与烘干风流的接触面积,提高氧化石墨的干燥效率。
[0018](3)回收风机可以将从干燥桶内流出的烘干风流重新输送进干燥桶中,不仅可以提高烘干风流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气泡介入型防阻塞过滤组件(1),所述微气泡介入型防阻塞过滤组件(1)包括防阻塞过滤装置(11)和微气泡输送装置(12),所述微气泡输送装置(12)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11)的一侧;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2),所述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2)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11)上,所述顶部下沉式全方位转运组件(2)包括顶部下沉装置(21)和全方位吸收输送装置(22),所述全方位吸收输送装置(22)设于顶部下沉装置(21)的中间;以及,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3),所述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3)设于防阻塞过滤装置(11)的一侧,所述双向涡流循环烘干收集组件(3)包括双向涡流循环烘干装置(31)和余热循环式收集装置(32),所述余热循环式收集装置(32)设于双向涡流循环烘干装置(31)的斜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阻塞过滤装置(11)包括过滤桶(110)、过滤板(111)、废液排放管(112)、排液阀(113)、管道固定块(114)、外置弧形管(115)、连通管(116)、第一环形管(117)、第二环形管(118)、第三环形管(119)和竖向出液管(1110),所述过滤板(111)设于过滤桶(110)内,所述管道固定块(114)设于过滤桶(110)的外部桶壁上,所述外置弧形管(115)穿过管道固定块(114),所述外置弧形管(115)的两端分别与连通管(116)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管(117)、第二环形管(118)和第三环形管(119)设于过滤板(111)的下方,所述连通管(116)与第一环形管(117)、第二环形管(118)和第三环形管(119)保持连接,所述竖向出液管(1110)阵列布置设于第一环形管(117)、第二环形管(118)和第三环形管(119)上,所述废液排放管(112)设于过滤桶(110)的底部筒壁上,所述排液阀(113)设于废液排放管(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输送装置(12)包括高压气体储存罐(120)、出气阀(121)、供气管(122)、储水桶(123)、输水泵(124)、输水管(125)、发泡筒(126)、气液混合室(127)、文丘里通道(128)、缓流室(129)、气液混合体输送管(1210)和控制阀(1211),所述高压气体储存罐(120)设于过滤桶(110)的一侧,所述出气阀(121)设于高压气体储存罐(120)上,所述供气管(122)的一端与出气阀(121)连接,所述供气管(122)的另一端与气液混合室(127)连接,所述发泡筒(126)设于储水桶(123)上,所述储水桶(123)设于高压气体储存罐(120)的一侧,所述输水泵(124)设于储水桶(123)的桶壁上,所述输水泵(124)的一端与储水桶(123)连接,所述输水泵(124)的另一端与输水管(125)连接,所述输水管(125)与气液混合室(127)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室(127)设于发泡筒(126)内,所述文丘里通道(128)的一端与气液混合室(127)连接,所述文丘里通道(128)的另一端与缓流室(129)连接,所述气液混合体输送管(1210)的一端与缓流室(129)连接,所述气液混合体输送管(1210)的另一端与连通管(116)连接,所述控制阀(1211)设于气液混合体输送管(12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气泡介入型石墨烯生产用废液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下沉装置(21)包括固定套环(210)、导向柱(211)、传动丝杆(212)、顶部扇形板(213)、下沉驱动电机(214)、导向滑块(215)、传动滑块(216)、丝杆螺母(217)和L型吊臂(218),所述固定套环(210)设于过滤桶(110)的外部桶壁上,所述导向柱(211)的底端与固定套环(210)保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211)的顶端与顶部扇形板(213)保持固定连接,所
述传动丝杆(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溪胡晗赵煊杨鎏徐云慧侯亚合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