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34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导电滑环、定子支撑结构、转子支撑结构和导电排组,所述导电排组包括转子导电排组和定子导电排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转子可相对定子连续转动,转子与定子通过液态金属实现滑动电能传输,将集电环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机,有效解决风力发电机偏航电缆扭转不便问题并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可靠性。转不便问题并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可靠性。转不便问题并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
,具体是指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进步及设备售价不断降低,风力发电机逐步朝着提高单台发电功率为代表的大型化方向发展。为更好的实现风能捕捉,风力发电机通常会设置偏航机构,偏航机构可带动风力发电机叶片、轮毂、发电机、机舱以塔筒中心轴为轴心旋转,使风力发电机叶片朝向迎风方向,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0003]为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具备偏航能力的同时电能可经发电机、机舱、塔筒传输至塔底配电设备的功能,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发电机组引出电缆可在风力发电机偏航状态下随机舱扭转,大型风力发电机传输电能功率大,发电机引出电缆较粗,电缆扭转不便,容易造成电缆下滑、磨损、电缆集束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
[0005]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导电滑环、定子支撑结构、转子支撑结构和导电排组,
[0006]所述导电滑环包括环形的固定体和连接在固定体上的环形的旋转体,所述固定体和旋转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旋转体在固定体上绕轴线旋转,若干所述导电滑环沿竖向方向间隔排列构成导电滑环组;
[0007]所述定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定子立柱,所述定子立柱顶端连接有定子顶板,底端连接有底板,所述定子立柱与导电滑环组的每个固定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排;
[0008]所述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转子立柱,所述转子立柱顶部设有转子顶板,底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子立柱与导电滑环组的每个旋转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排,所述轴承连接于底板;
[0009]所述导电排组包括转子导电排组和定子导电排组,所述转子导电排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电排,每个所述第一导电排包括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导电排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旋转体,所述第一导电排第二连接部设有转子接线端,所述转子接线端与外部电缆连接;
[0010]所述定子导电排组包括若干第二导电排,每个所述第二导电排包括第二导电排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导电排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排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固定体底面,所述第二导电排第二连接部设置定子接线端,所述定子接线端与外部电缆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选用滑动轴承或滚珠轴承,所述轴承还位于集电环上部,连接
所述定子顶板及所述转子立柱顶部;或布置两组轴承,一组位于集电环上部,连接所述定子顶板及所述转子立柱顶部,一组位于集电环下部,连接所述底板及所述转子立柱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体与旋转体间布置至少一个密封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还设有测温设备及加热设备和散热设备。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排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设备的拨叉盘。
[0015]本技术优点: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转子可相对定子连续转动,转子与定子通过液态金属实现滑动电能传输,将集电环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机,有效解决风力发电机偏航电缆扭转不便问题并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的导电滑环截面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定子支撑结构及定子导电排阻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导电滑环及转子导电排阻示意图。
[0021]如图所示:100、导电滑环;101、固定体;102、旋转体;103、液态金属;104、导电滑环组;105、密封圈;106、安装槽;107、安装凸起;200、定子立柱;201、定子顶板;202、底板;203、第一连接排; 300、转子立柱;301、转子顶板;302、轴承;303、第二连接排;401、转子导电排组;402、定子导电排组;403、第一导电排;404、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5、第一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6、转子接线端; 407、第二导电排;408、第二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9、第二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10、定子接线端;500、机壳;600、测温设备;601、加热设备;602、散热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包括机壳500,所述机壳500内安装有导电滑环100、定子支撑结构、转子支撑结构和导电排组,
[0024]所述导电滑环100包括环形的固定体101和连接在固定体101上的环形的旋转体102,所述固定体101 和旋转体10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液态金属103,所述旋转体102在固定体101上绕轴线旋转,旋转方向如图1所示的顶部环形箭头方向转动,若干所述导电滑环沿竖向方向间隔排列构成导电滑环组104;
[0025]所述定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定子立柱200,轴线方向如附图1中竖向向上箭头所示,所述定子立柱200顶端连接有定子顶板201,底端连接有底板202,所述定子立柱200与导电滑环组的每个固定体10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排203;
[0026]所述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转子立柱300,轴线方向如附图1中竖向向上箭头所示,所述转子立柱300顶部设有转子顶板301,底端连接有轴承302,所述转子立柱300与导电滑环组104的每个旋转体10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排303,所述轴承302连接于底板202;
[0027]所述导电排组包括转子导电排组401和定子导电排组402,所述转子导电排组401包括若干第一导电排403,每个所述第一导电排403包括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4和第一
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5,所述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4连接于旋转体102,所述第一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5设有转子接线端406,所述转子接线端406与外部电缆连接,构成导电通道;
[0028]所述定子导电排组包括若干第二导电排407,若干第二导电排407沿如图1所示环形箭头所示方向间隔排列构成所述的转子导电排阻402,每个所述第二导电排407包括第二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8及第二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9,所述第二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8连接于固定体101底面,所述第二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9设置定子接线端410,所述定子接线端410与外部电缆连接,实现电能传输。
[0029]所述轴承302选用滑动轴承或滚珠轴承,所述轴承302还位于集电环上部,连接所述定子顶板201及所述转子立柱300顶部;或布置两组轴承302,一组位于集电环上部,连接所述定子顶板201及所述转子立柱300顶部,一组位于集电环下部,连接所述底板202及所述转子立柱300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集电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500),所述机壳(500)内安装有导电滑环(100)、定子支撑结构、转子支撑结构和导电排组,所述导电滑环(100)包括环形的固定体(101)和连接在固定体(101)上的环形的旋转体(102),所述固定体(101)和旋转体(10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液态金属(103),所述旋转体(102)在固定体(101)上绕轴线旋转,若干所述导电滑环沿竖向方向间隔排列构成导电滑环组(104);所述定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定子立柱(200),所述定子立柱(200)顶端连接有定子顶板(201),底端连接有底板(202),所述定子立柱(200)与导电滑环组的每个固定体(10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排(203);所述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环轴线方向的间隔排列的若干转子立柱(300),所述转子立柱(300)顶部设有转子顶板(301),底端连接有轴承(302),所述转子立柱(300)与导电滑环组(104)的每个旋转体(10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排(303),所述轴承(302)连接于底板(202);所述导电排组包括转子导电排组(401)和定子导电排组(402),所述转子导电排组(401)包括若干第一导电排(403),每个所述第一导电排(403)包括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4)和第一导电排第二连接部(405),所述第一导电排第一连接部(404)连接于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勇马乐刘庆鹏何玉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领航智控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