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勃姆石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48311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勃姆石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氧化铝细粉焙烧成具有微裂纹的γ相氧化铝;2)获得含有所述γ相氧化铝和水的浆液,在所述浆液中,水和γ相氧化铝的质量比为(5~10):1;将所述浆液置于温度为150~240℃、压力为0.50~3.30Mpa的反应环境中,保温1~5小时,即得纳米级勃姆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协同调控γ相氧化铝和水的质量比、以及获得的浆液在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中的反应条件,用以在水热逆反应的时候勃姆石晶格能从γ相氧化铝的微裂纹处生长,制备得到的纳米级勃姆石具有平均粒度小、粒度分布窄、形貌均一、纯度高的特点。纯度高的特点。纯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级勃姆石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勃姆石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勃姆石(AlOOH)是γ

氧化铝的一种前驱体,以其独特的化学、光学、力学性质在陶瓷材料、复合材料、表面防护层材料、光学材料、催化剂及载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及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勃姆石具有密度低、硬度小、吸附水少、层状结构等自身优势,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优质隔离膜涂覆材料;随着电池轻量化的进程加速,对超细纳米级勃姆石的需求会逐步加大。
[0003]现有的纳米级勃姆石制备多采用六水氯化铝、九水硝酸铝等铝盐水解,但水解过程中阴离子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同时其副产物盐类会污染环境,还需要对副产物进行特殊处理;而采用有机醇铝法,则存在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等问题。
[0004]目前,可以实现规模化、批量产业化的方式是以氢氧化铝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勃姆石,但直接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的勃姆石的粒度偏大,平均粒度D50在0.8~15um左右,制备不出D50在0.5um以下的超细勃姆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勃姆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氧化铝细粉焙烧成具有微裂纹的γ相氧化铝;2)获得含有所述γ相氧化铝和水的浆液,在所述浆液中,水和γ相氧化铝的质量比为(5~10):1;将所述浆液置于温度为150~240℃、压力为0.50~3.30Mpa的反应环境中,保温1~5小时,即得纳米级勃姆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铝细粉的平均粒径为20~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500~800℃,焙烧时间为0.5~1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铝细粉由铝酸钠溶液通过碳分法制备得到;所述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浓度为70~160g/L,所述铝酸钠溶液的苛性化系数ak为1.3~1.6,所述铝酸钠溶液碳分前的初始温度为15~30℃,且其碳分后的终止温度为60~80℃,分解率为80~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水和所述γ相氧化铝按照质量比为(5~10):1混合,然后湿磨成γ相氧化铝平均粒径为1.0~5.0μm的浆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中的γ相氧化铝平均粒径为1.0~1.5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王武平邵长波李桂梅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恒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