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0003]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会产生余热,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例如烧水用锅炉在工作时排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可以使用余热回收结构进行热量收集再利用,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不能将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具备构造简单,烟气热量传递快,余热回收效果好,对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锅炉本体(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3),所述锅炉本体(2)右侧的上方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锅炉本体(2)的底部连通有燃烧进气管(5),所述燃烧进气管(5)的底部连通有鼓风机(6),所述锅炉本体(2)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7),所述排烟管(7)的右侧连通有横管(8),所述横管(8)远离排烟管(7)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箱(3)的内部并连通有U形管(9),所述U形管(9)的底部贯穿至蓄水箱(3)的底部并连通有输烟管(10),所述输烟管(10)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箱(11),所述过滤箱(1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1)左侧的上方连通有送烟管(12),所述送烟管(12)远离过滤箱(11)的一端与鼓风机(6)输入端的上方连通,所述蓄水箱(3)左侧的下方连通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水管(14),所述输水管(14)的顶部与进水管(4)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8)内壁的顶部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孙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