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24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该天线包括:介质板和同轴线缆;设置在介质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贴片天线;设置在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贴片天线;第一贴片天线与第二贴片天线在结构上中心对称;其中,第一贴片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组件;与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辐射振子,以及与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三辐射振子;其中,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二辐射振子为第一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第三辐射振子为第二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同轴线缆与第一馈电组件电性导通。件电性导通。件电性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终端设备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

Fi)双频天线作为终端设备的必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路由器设备中,例如,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和无线信号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其中,CPE常用于室内或近距离通信网络转接,AP常用于小范围内给多个终端设备提供Wi

Fi接入,CPE和AP可以将宽带、蜂窝信号转换成Wi

Fi信号供终端设备使用。Wi

Fi信号包括2.4GHz信号(2.4GHz

2.5GHz)和5GHz信号(5.15GHz

5.85GHz),良好的Wi

Fi信号覆盖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网络体验,小巧的Wi

Fi双频天线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现有技术中的Wi

Fi双频天线通常需要设置多个阵元,组阵后的天线中的辐射单元、馈电单元与波长正相关。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2.4GHz信号和5GHz信号的覆盖范围,天线的整体尺寸由2.4GHz频段的中心频点在空气中的波长决定,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点小于第二频段的中心频点,天线的整体长度由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点在空气中的波长决定,减小了天线的尺寸。并且,第二频段为低频段,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第二频段也能有较好的覆盖范围。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介质板和同轴线缆;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贴片天线;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贴片天线;所述第一贴片天线与所述第二贴片天线在结构上中心对称;其中,所述第一贴片天线包括:一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辐射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三辐射振子;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和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为第一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所述第三辐射振子为第二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电性导通。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模组,所述射频前端模组包括:功率放大器,以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天线;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天线连接,以使所述射频前端模组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或发送信号。
[000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设备,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射频前端模组和通讯设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该天线包括:介质板和同轴线缆;设置在介质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贴片天线;设
置在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贴片天线;第一贴片天线与第二贴片天线在结构上中心对称;其中,第一贴片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组件;与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辐射振子,以及与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三辐射振子;其中,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二辐射振子为第一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第三辐射振子为第二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同轴线缆与第一馈电组件电性导通。由于第一贴片天线和第二贴片天线在结构上中心对称,实现了第一频段的双阵元设计和第二频段的单阵元设计,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点小于第二频段的中心频点,第二频段单阵元的设计,使得第三辐射振子可以布置在第二辐射振子的周围,使得天线的整体长度由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点在空气中的波长决定,减小了天线的尺寸。并且,第二频段为低频段,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通信距离与通信频率呈负相关,因此,第二频段在单阵元的设计下也能有较好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0010]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双面覆铜PCB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双面覆铜PCB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

Fi天线介质板上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

Fi天线介质板下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可选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可选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正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17]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背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天线回波损耗曲线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4GHz频段方向图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Hz频段方向图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21]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的正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22]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的背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的可选的示意图;
[0024]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的正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25]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的背面的可选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回波损耗曲线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中6E频段方向图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中2.4GHz频段方向图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频天线中5GHz频段方向图的示例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技术范围。
[0031]为便于理解本方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关
技术进行说明。
[0032]在通信
,传输距离是Wi

Fi通信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对于AP设备而言,它决定了Wi

Fi的覆盖范围。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如公式(1)所示。
[0033]P
r
(dBm)=P
t
(dBm)

C
t
(dB)+G
t
(d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介质板和同轴线缆;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贴片天线;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贴片天线;所述第一贴片天线与所述第二贴片天线在结构上中心对称;其中,所述第一贴片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辐射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三辐射振子;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和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为第一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所述第三辐射振子为第二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电性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片天线包括:第二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二馈电组件的第三端连接的第四辐射振子,以及与所述第二馈电组件的第四端连接的第五辐射振子和第六辐射振子;其中,所述第四辐射振子和所述第五辐射振子为第一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所述第六辐射振子为第二频段对应的辐射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和所述第五辐射振子构成第一个第一频段阵元,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和所述第四辐射振子构成第二个第一频段阵元;所述第三辐射振子和所述第六辐射振子构成第二频段阵元。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包括:在结构上沿所述第一馈电组件所在的轴线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臂;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分别与呈对称关系的第一公共段的两个端点对接,所述第一公共段的中点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朝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包括:在结构上沿所述第一馈电组件所在的轴线对称的两个第二辐射臂;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分别与呈对称关系的第二公共段的两个端点对接,所述第二公共段的中点与所述第一馈电组件的第二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辐射振子包括:在结构上沿所述第一馈电组件所在的轴线对称的两个第三辐射臂;所述第三辐射臂分布在所述第二辐射臂和所述第一馈电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三辐射臂与所述第二公共段对接,且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臂还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面上;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延长段的固定端通过所述介质板上的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延长段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包括:一体连通的第一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一延长段包括:一体连通的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
所述第一竖直段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二公共段对接;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第一垂直段和所述第一馈电组件所在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竖直段的末端通过所述介质板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段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垂直段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包括:一体连通的第三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所述第一延长段包括:一体连通的第二垂直段、第四水平段和第三垂直段;所述第三竖直段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二公共段对接;所述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二垂直段、第三垂直段和所述第一馈电组件所在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三竖直段的末端通过所述介质板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垂直段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垂直段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竖直段与所述第三垂直段在所述介质板的第二面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昌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