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1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7
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包括智能直流互联装置,通过智能控制和标准化功率分配,实现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实现台区间功率共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智能控制方法及标准化功率分配装置,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以及用户负荷差异较大、用能不平衡的临近台区内,通过智能直流互联系统,实现多台区之间的功率互济和能源互补,保证两个台区配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保证两个台区配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保证两个台区配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稳步推进低碳排放的大环境下,光伏发电不断推进,且发展迅猛,尤其是用户光伏发电。目前,部分农村配电台区多采用小容量多点分布,每个行政村布置多台200(400)千伏安变压器,每台变压器平均负荷30千瓦,而光伏接入容量达到100千瓦,光伏满发时极易造成台区反向功率,甚至引起反向重过载。导致配变反向重过载,大大增加线损;同时,影响产生谐波电压,进而会引起配网电压发生畸变,使配网的电能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具有避免配变反向过载,避免配网电压发生畸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光伏满发时极易造成台区反向功率,甚至引起反向重过载导致的线损和畸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包括:
[0006]智能直流互联装置,通过智能控制和标准化功率分配,实现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实现台区间功率共济。
[0007]其中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包括交直流双向变流器;
[0008]在两台区负荷都较轻时或者都较重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处于待机状态;
[0009]在一台区负荷较重,另一台区负荷较轻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引导潮流实现台区间功率分配转移、充放储能装置,以缓解负荷较重台区电网系统压力。
[0010]其中,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还包括直流互联母线舱;
[0011]所述直流互联母线舱依照智能控制及标准化功率分配方法,对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
[0012]其中,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还包括储能装置;
[0013]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大于用电负荷时,存储多余能量;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小于用电负荷时,释放存储能量。
[0014]其中,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还包括能源管理控制系统;
[0015]所述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
[0016]根据监测的各项数值,再基于设置的运行控制参数阈值,实时判断台变负载率是否越限,是否存在电能质量问题。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0018]步骤一,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
[0019]步骤二,根据监测的各项数值,再基于设置的运行控制参数阈值,实时判断台变负载率是否存在电能质量问题;
[0020]若存在电能质量问题,则EMS根据控制算法按需实时修改日前计划出力值,并经PLC下达给PCS,PCS根据指令改变运行工作模式,调整各相输出的有功、无功值,直至台变负载率在合理空间、电能质量问题得以治理;
[0021]若不存在以上问题,则判断是否在日前削峰填谷运行计划时段内;
[0022]若在该时段内,则EMS下达执行指令,PCS按照指令执行出力计划;
[0023]若不在该时段内,则PCS保持待机状态;
[0024]步骤三,完成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实现台区间功率共济。
[0025]在步骤二中,当负载率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发出有功/无功功率,降低台变负载率,且在该模式下系统还可以响应上级调度,参与配电网局域调峰。
[0026]在步骤二中,所述电能质量包括台变负载率是否越限、三相不平衡、功率因素偏低以及电压越限。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控制方法及标准化功率分配装置,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以及用户负荷差异较大、用能不平衡的临近台区内,通过智能直流互联系统,实现多台区之间的功率互济和能源互补,保证两个台区配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0]图1为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的布局结构图;
[0031]图2为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包括:
[0035]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通过智能控制和标准化功率分配,实现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实现台区间功率共济。
[0036]其中,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包括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
[0037]在两台区负荷都较轻时或者都较重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处于待机状态;
[0038]在一台区负荷较重,另一台区负荷较轻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引导潮流实现台区间功率分配转移、充放储能装置,以缓解负荷较重台区电网系统压力。
[0039]还包括直流互联母线舱12;
[0040]所述直流互联母线舱12依照智能控制及标准化功率分配方法,对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
[0041]还包括储能装置13;
[0042]所述储能装置13用于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大于用电负荷时,存储多余能量;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小于用电负荷时,释放存储能量。
[0043]此外,配电台区储能系统运行控制兼顾计划指令和实时动态需求,实现储能装置“一专多能”的应用控制。系统启动运行后,默认进入日前计划运行模式,并实时监测储能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
[0044]还包括能源管理控制系统14;
[0045]所述能源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
[0046]根据监测的各项数值,再基于设置的运行控制参数阈值,实时判断台变负载率是否越限,是否存在电能质量问题。
[0047]本方案,通过智能控制方法及标准化功率分配装置,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以及用户负荷差异较大、用能不平衡的临近台区内,通过智能直流互联系统,实现多台区之间的功率互济和能源互补,保证两个台区配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
[0048]请参阅图2:
[004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0050]步骤S101,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
[0051]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通过智能控制和标准化功率分配,实现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实现台区间功率共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包括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在两台区负荷都较轻时或者都较重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处于待机状态;在一台区负荷较重,另一台区负荷较轻时,所述交直流双向变流器(11)引导潮流实现台区间功率分配转移、充放储能装置,以缓解负荷较重台区电网系统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还包括直流互联母线舱(12);所述直流互联母线舱(12)依照智能控制及标准化功率分配方法,对配电台区间快速直流互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还包括储能装置(13);所述储能装置(13)用于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大于用电负荷时,存储多余能量;在台区光伏发电容量小于用电负荷时,释放存储能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直流互联配网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直流互联装置(1)还包括能源管理控制系统(14);所述能源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实时监测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并网点负载馈线的电压、电流值;根据监测的各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祥袁宁孟鹏杨德青卞振华王增君张世彪许雪地王瑶瑶王琦刘峰焦波刘洪亮于洋张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