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0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处理筒、过滤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处理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处理筒和第三处理筒,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机构、滤吸机构和净化机构。该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同时对水进行磁化和震荡双重处理,并通过分流弯管提升泵入第三处理筒内水流的流速,利用高速水流带动第三处理筒内水旋转,进而使得水流能够充分与永磁体接触,防止位于内侧的水流不能与永磁体接触而降低切割效率,提升了处理效果,旋转的水流通过第三处理筒的速率得到提升,提升了处理效果,旋转的水流通过第三处理筒的速率得到提升,为制备质量提供多重保障。备质量提供多重保障。备质量提供多重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多由过滤和切割部件组成,部分装置在过滤阶段缺少对杂质的清理措施,例如公开号为CN111423049A的专利技术专利,过滤的杂质不便清理,易堵塞管道,且切割时不够均匀,整体管道过细,水处理速率较慢,使用场景和范围有限,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能够解决处理不均匀和速率过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处理筒、过滤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处理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处理筒和第三处理筒;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机构、滤吸机构和净化机构,离心机构和滤吸机构设于第一处理筒的内侧,净化机构设于第二处理筒的内侧,第一处理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环,支环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筒,转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片,第一处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连接孔,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的一端位于推动片和第一处理筒之间;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处理机构和搅动机构,处理机构和搅动机构均位于第三处理筒的内侧。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筒、第二处理筒和第三处理筒的底部开口处分别螺纹安装有第一底盖、第二底盖和第三底盖,第二处理筒和第一底盖螺纹连接,第三处理筒和第二底盖螺纹连接,第一处理筒、第一底盖、离心机构和滤吸机构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杂质进行清理,对滤吸机构进行更换。
[0006]优选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支环、转筒、推动片、分流斗、连接弯管、收集舱和斜孔,第一处理筒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流斗,连接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分流斗的内部,第一处理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舱,第一处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斜孔,第一处理筒通过斜孔与收集舱的内部相通。
[0007]优选的,所述滤吸机构包括烧结活性炭、PP棉、颗粒活性炭和陶瓷颗粒,支环和第一处理筒的内侧底部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烧结活性炭、PP棉、颗粒活性炭和陶瓷颗粒,烧结活性炭、PP棉、颗粒活性炭和陶瓷颗粒均与第一处理筒的内壁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RO膜和排废管,第二处理筒的内侧设置有RO膜,RO膜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第二处理筒的顶部开口和第二底盖的底部开口贴合,第二处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排废口,排废口内固定连接有排废管。
[0009]优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格栅、永磁体和超声波发生器本体,第三处理筒的内部
活动套设有格栅,格栅与第三处理筒的内壁相贴合,格栅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永磁体,第三处理筒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本体,超声波发生器本体的外壁和第三底盖的内侧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超声波发生器本体位于格栅的内侧,同时对水进行磁化和震荡双重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固定环、套管、搅动片、排水斗和分流弯管,第三处理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套管,套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八组搅动片,超声波发生器本体位于套管的内侧且互不接触,第三处理筒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水斗,第三处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开孔,开孔内固定安装有分流弯管,分流弯管的一端穿过第三处理筒延伸至排水斗的内部,分流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处理筒的内部,分流弯管的另一端位于搅动片和第三处理筒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舱的外壁上开设有排出口,排出口内固定安装有排出管,排除管的一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第三处理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护管,分流弯管穿过防护管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净水过滤处理设备,通过转筒、推动片、连接弯管、收集舱和斜孔的配合使用,利用连接弯管增大泵入第一处理筒内水流的流速,再利用高速水流推动推动片转动,推动片对第一处理筒内水流进行搅动,水流中的杂质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斜孔进入收集舱内,倾斜结构设计的斜孔使得进入的杂质不便排出,达到阻隔效果,同时被搅动的水流能够更快地通过滤吸机构,加之净化机构的设置,使得该沐浴器在保证过滤净化质量的同时提升水处理的速率,加快装置的处理速度,提升管道的过水量,避免使用者使用时出现水量过小的情况,提升实际使用体验,同时拓宽了该沐浴器的使用场景和范围,第一处理筒、第一底盖、离心机构和滤吸机构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杂质进行清理,对滤吸机构进行更换。
[0013](2)、该净水过滤处理设备,通过格栅、永磁体、超声波发生器本体、搅动片和分流弯管的配合使用,同时对水进行磁化和震荡双重处理,并通过分流弯管提升泵入第三处理筒内水流的流速,利用高速水流带动第三处理筒内水旋转,进而使得水流能够充分与永磁体接触,防止位于内侧的水流不能与永磁体接触而降低切割效率,提升了处理效果,旋转的水流通过第三处理筒的速率得到提升,为制备质量提供多重保障,结构新颖,操作维护方便,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处理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筒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处理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处理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第一处理筒1、第二处理筒2、第三处理筒3、第一底盖4、第二底盖5、第三
底盖6、离心机构7、支环701、转筒702、推动片703、分流斗704、连接弯管705、收集舱706、斜孔707、滤吸机构8、烧结活性炭801、PP棉802、颗粒活性炭803、陶瓷颗粒804、净化机构9、RO膜901、排废管902、处理机构10、格栅1001、永磁体1002、超声波发生器本体1003、搅动机构11、固定环1101、套管1102、搅动片1103、排水斗1104、分流弯管1105、防护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处理筒1、过滤组件和切割组件,第一处理筒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处理筒2和第三处理筒3,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机构7、滤吸机构8和净化机构9,离心机构7和滤吸机构8设于第一处理筒1的内侧,净化机构9设于第二处理筒2的内侧,第一处理筒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环701,支环701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筒702,转筒70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片703,第一处理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连接孔,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弯管705,连接弯管705的一端位于推动片703和第一处理筒1之间,切割组件包括处理机构10和搅动机构11,处理机构10和搅动机构11均位于第三处理筒3的内侧,第一处理筒1、第一底盖4、离心机构7和滤吸机构8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杂质进行清理,对滤吸机构8进行更换。
[0017]进一步的,第一处理筒1、第二处理筒2和第三处理筒3的底部开口处分别螺纹安装有第一底盖4、第二底盖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筒(1),下方设置有第二处理筒(2)和第三处理筒(3);过滤组件,包括离心机构(7)、滤吸机构(8)和净化机构(9),离心机构(7)和滤吸机构(8)设于第一处理筒(1)的内侧,净化机构(9)设于第二处理筒(2)的内侧,第一处理筒(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环(701),支环(701)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筒(702),转筒(70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片(703),第一处理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连接孔,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弯管(705),连接弯管(705)的一端位于推动片(703)和第一处理筒(1)之间;切割组件,包括处理机构(10)和搅动机构(11),处理机构(10)和搅动机构(11)均位于第三处理筒(3)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筒(1)、第二处理筒(2)和第三处理筒(3)的底部开口处分别螺纹安装有第一底盖(4)、第二底盖(5)和第三底盖(6),第二处理筒(2)和第一底盖(4)螺纹连接,第三处理筒(3)和第二底盖(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7)包括支环(701)、转筒(702)、推动片(703)、分流斗(704)、连接弯管(705)、收集舱(706)和斜孔(707),第一处理筒(1)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流斗(704),连接弯管(705)的另一端延伸至分流斗(704)的内部,第一处理筒(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舱(706),第一处理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斜孔(707),第一处理筒(1)通过斜孔(707)与收集舱(706)的内部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水过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吸机构(8)包括烧结活性炭(801)、PP棉(802)、颗粒活性炭(803)和陶瓷颗粒(804),支环(701)和第一处理筒(1)的内侧底部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烧结活性炭(801)、PP棉(802)、颗粒活性炭(803)和陶瓷颗粒(804),烧结活性炭(801)、PP棉(802)、颗粒活性炭(803)和陶瓷颗粒(804)均与第一处理筒(1)的内壁贴合。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