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9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操作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插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底端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该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通过设置转动柱、第一从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和安装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带动安装架进行转动,最后由安装架带动操作台本体进行旋转,从而改变操作台本体的朝向,无需人工挪动操作台本体,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设置阻尼弹簧,以达到对操作台本体进行减震的目的。操作台本体进行减震的目的。操作台本体进行减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操作台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和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和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操作台:
[0004]在使用时,操作台的朝向是固定的,当改变操作台的朝向时,需要搬动整个操作台进行转动,由于操作台自身的重量较重,不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并且,操作台上的显示屏上容易附着大量灰尘,需要工作人员另寻擦拭布进行清理,容易浪费大量时间,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存在改变操作台的朝向时,需要搬动整个操作台进行转动,由于操作台自身的重量较重,不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并且,操作台上的显示屏上容易附着大量灰尘,需要工作人员另寻擦拭布进行清理,容易浪费大量时间,不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插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底端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所述固定盒的内底壁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转动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与固定盒的内底壁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内螺纹套杆,所述内螺纹套杆的底端与安装架的内底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内螺纹套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与安装架的内底侧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内螺纹套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架的内左侧和内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操作台本体的底部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所
述安装架的内左侧上端和内右侧上端均固定有挡板;
[0011]所述操作台本体的前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前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插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固定有拉柱,所述插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插柱,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插柱的一端与弧形槽的内侧插接,所述移动板的后侧上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后侧粘接有海绵层。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四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上的螺栓与安装架的内底侧固定,可以通过电机座顶部四端的螺栓,以便于对第二驱动电机进行拆卸。
[001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端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粘接有防滑垫,可以通过支撑柱底部的防滑垫,以达到对综合操作台进行防滑的目的。
[0014]优选的,所述插柱与弧形槽插接的一端呈半圆状,所述弧形槽与插柱相适配,可以通过插柱与弧形槽之间的配合,可将安装板固定在插孔的内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呈T形状,所述滑块与滑轨相适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盒的顶部边缘处活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的顶部与安装架的底部相接触,可以通过多个滚珠,以减小安装架底部与固定盒顶部之间的摩擦力。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安装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
[0020](1)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转动柱、第一从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和安装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带动安装架进行转动,最后由安装架带动操作台本体进行旋转,从而改变操作台本体的朝向,无需人工挪动操作台本体,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设置阻尼弹簧,以达到对操作台本体进行减震的目的。
[0021](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滑轨、移动板、插孔、安装板、拉柱、安装槽、挤压弹簧、插柱、弧形槽、滑块和海绵层,滑轨与滑块的配合,可对移动板进行导向,推动移动板,通过海绵层可对显示屏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安装槽、挤压弹簧、插柱和弧形槽之间的配合,可将安装板固定在移动板前侧插孔的内侧,同时也便于安装板的拆卸和对海绵层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的移动板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的移动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的移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操作台本体;2、底板;3、凹槽;4、固定盒;5、阻尼弹簧;6、转动柱;7、第一从动齿轮;8、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主动齿轮;10、安装架;11、升降机构;111、内螺纹套杆;112、第二从动齿轮;113、第二驱动电机;114、第二主动齿轮;115、螺纹柱;12、升降板;13、挡
板;14、支撑柱;15、防滑垫;16、显示屏;17、操作面板;18、滑轨;19、移动板;20、插孔;21、安装板;22、拉柱;23、安装槽;24、挤压弹簧;25、插柱;26、弧形槽;27、滑块;28、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1和底板2,底板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侧插接有固定盒4,固定盒4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5,阻尼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侧插接有固定盒(4),所述固定盒(4)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5),所述阻尼弹簧(5)的底端与凹槽(3)的内底壁固定,所述固定盒(4)的内底壁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6),所述转动柱(6)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7),所述转动柱(6)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底部与固定盒(4)的内底壁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主动齿轮(9),所述第一主动齿轮(9)和第一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柱(6)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的内侧设置有升降机构(11),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内螺纹套杆(111),所述内螺纹套杆(111)的底端与安装架(10)的内底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杆(11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112),所述内螺纹套杆(1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3)的底部与安装架(10)的内底侧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114),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14)和第二从动齿轮(112)啮合连接,所述内螺纹套杆(11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15),所述螺纹柱(115)的顶部固定有升降板(12),所述升降板(12)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架(10)的内左侧和内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底部与升降板(12)的顶部固定,所述安装架(10)的内左侧上端和内右侧上端均固定有挡板(13);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前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显示屏(16)和操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筑营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